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患者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比较

    赵飞飞李军仕王卫萍张亚莉...
    2429-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采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阿芬太尼经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资料,纳入阿芬太尼组;采集同期于医院使用舒芬太尼经非插管全麻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资料,纳入舒芬太尼组.患者病历资料、手术资料等资料均保存完整,完成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整理患者资料,记录并对比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前、切皮时、清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围手术期指标(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阿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组麻醉前、切皮时、清醒时的MAP、HR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麻醉前,切皮时的MAP、HR下降,相较于切皮时,清醒时的MAP、HR上升(P<0.05).阿芬太尼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在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的效果相当,但是相较之下,阿芬太尼起效快,且患者术后能在短时间内苏醒并恢复自主呼吸,且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性更高.

    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阿芬太尼舒芬太尼血流动力学安全性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

    夏瑞单艳华李建成罗淞元...
    2433-2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鞘内注射不同剂量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效果.方法 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60例TBM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小剂量组给予鞘内注射100 mg异烟肼联合5 mg地塞米松,大剂量组给予鞘内注射200 mg异烟肼联合5 mg地塞米松,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脊液指标(细胞计数、蛋白质、氯化物、葡萄糖)及炎症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大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3个月时,大剂量组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质水平低于小剂量组,氯化物、葡萄糖水平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3个月时,大剂量组血清IL-8、TNF-α水平均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M患者采用鞘内注射大剂量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可提高效果,改善脑脊液指标及炎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作用效果

    王寅淼
    2436-2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对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2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联合组(4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接受替雷利珠单抗与仑伐替尼,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GPT、GOT、ALB、GLB以及其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PT、GOT、GPT/GOT、ALB、GLB、ALB/G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PT、GOT、GPT/GOT、ALB、ALB/GLB均升高,GLB降低,但联合组GPT、GOT和GLB低于对照组,GPT/GOT、ALB和ALB/GLB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发现,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联合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替雷利珠单抗和仑伐替尼联合用药能够减轻对肝功能的损伤,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仑伐替尼替雷利珠肝细胞癌谷丙转氨酶白蛋白

    葛根汤随症加减联合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任小青陈晓玲李伯群
    2440-2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汤随症加减联合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CSR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治疗联合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和观察组(38例,常规治疗、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联合葛根汤随症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椎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汤随症加减联合腺苷钴胺穴位注射可提高CSR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颈椎功能,降低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神经根型颈椎病腺苷钴胺葛根汤疗效

    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气滞血瘀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钱玉红刘凌齐
    2443-2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气滞血瘀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8例宫颈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接受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比对照组(70.59%)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水平均升高,对照组CD3+、CD4+水平均降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8+水平降低,对照组CD8+水平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Ⅰ~Ⅳ级胃肠道反应、肝肾异常、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可靠.

    膈下逐瘀汤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宫颈癌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

    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联合临床参数评估直肠癌分期

    阮君刘小玲张晓琦
    2447-2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多期动态增强提取纹理参数构建无侵袭性模型评估直肠癌分期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的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分期严格按照AJCC第8版进行分期,并分为早期组(Ⅰ~Ⅱ)和晚期组(Ⅲ~Ⅳ).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信息,所有患者均在获取病理资料前进行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扫描,并计算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ep、Ve、Vp)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影像提取影像组学参数、ADC、血管渗透性参数以及临床信息构建联合模型进行直肠癌的分期预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5例患者,训练组81例,测试组34例,以训练组患者的影像组学特征信息进行特征降纬,取惩罚系数log=0.061 7时对应的特征个数进行影像组学模型构建,训练组Ⅰ~Ⅱ患者影像组学模型平均值为-0.4(-0.7~0),Ⅲ~Ⅳ组患者的影像组学模型的平均值为0.6(0.1~1.3);测试组Ⅰ~Ⅱ患者影像组学模型平均值为-0.1(-0.5~0.2),Ⅲ~Ⅳ组患者的影像组学模型的平均值为1.2(0.5~1.4);训练组和测试组中,Ⅰ~Ⅱ患者的影像组学模型低于Ⅲ~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针对Ⅰ~Ⅱ与Ⅲ~Ⅳ的非影像组学参数进行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后,Ve的OR值为0,ADC的OR值为0.04,联合两者进行临床模型构建.训练组中联合模型AUC为0.921,测试组中AUC为0.811.结论 联合临床信息、ADC、血管渗透性参数与影像组学参数构建的联合模型可以协助临床上无侵袭性预测直肠癌患者分期信息.

    直肠癌血管渗透性参数影像组学参数模型预测

    叙事疗法结合医疗游戏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王颖苏华孙洁
    2452-2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叙事疗法结合医疗游戏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9-12月诊治的10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2例)在此基础上接受叙事疗法结合医疗游戏干预.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住院情况、治疗依从性及干预前后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F)、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心理情况[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结果 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PEF、VC、MVV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DSRSC评分、SCARED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94.33%)高于对照组(80.77%)(P<0.05).结论 叙事疗法结合医疗游戏干预可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减轻其不良情绪,提升其依从性.

    小儿肺炎叙事疗法医疗游戏心理依从性

    多点反馈护理模式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底筛查中的应用

    万素华聂晓东
    2456-2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点反馈护理模式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眼底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多点反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ROP筛查结果、早产儿家属疾病认知度、遵医行为、眼部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结果 两组ROP筛查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变分期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家属疾病认知度、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点反馈护理模式可提高早产儿家属疾病认知度、遵医行为,有助于ROP早期眼底筛查,整体护理质量较高,值得推荐.

    多点反馈护理模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质量

    家庭参与模式对高龄初产妇配偶照护能力的影响

    贾壹博王兰英徐晖张贤...
    2459-2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照护模式对高龄初产妇配偶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一病区和产科二病区住院的100名高龄初产妇配偶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区为单位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该研究共进行6周,从入院时开始到产褥期结束.对照组高龄初产妇的配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家庭参与式照护模式.比较两组配偶高龄初产妇和婴儿照护知识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分.结果 干预前,高龄初产妇照护知识和婴儿照护知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配偶照护知识调查问卷中产妇照护知识、婴儿照护知识得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高龄孕妇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高龄初产妇配偶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高龄初产妇配偶的干预,其满意度提升,且干预组配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照护模式应用于高龄初产妇配偶,能够提高高龄初产妇配偶的高龄初产妇和婴儿照护知识水平,提高高龄初产妇配偶的自我效能感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家庭参与式照护模式高龄初产妇照护知识配偶自我效能感护理满意度

    循证理念支持下多维可视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及成功率的影响

    李文勤韩晓霞赵文君张秋君...
    2463-2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理念支持下多维可视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初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行护理时间不同,将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予以剖宫产术后常规干预的60例产妇纳为对照组,将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予以循证理念支持下多维可视化健康教育干预的60例产妇纳为循证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产妇喂养认知度、术后24 h以内喂养成功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喂养意愿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循证组医院自制母乳喂养知识问卷总分、术后24 h以内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母乳喂养动机量表下各维度评分、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护理满意度量表下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理念支持下多维可视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升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与喂养成功率,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提高产妇喂养意愿和护理满意度.

    循证理念多维可视化健康教育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