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家庭复原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魏海霞
    4459-4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儿家庭复原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HPS患儿家属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FRAS)评估其家庭复原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PS患儿家属家庭复原力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FRAS总分为(109.53±8.64)分,其中赋予逆境意义(5.63±1.36)分,维持积极态度(15.11±4.50)分,使用社会资源(18.54±4.81)分,家庭沟通和问题解决(70.25±8.75)分.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调查对象FR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SSRS评分、GSES评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是FRAS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HPS患儿家属家庭复原力较差,主要与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SSRS评分、GSES评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有关,建议临床根据上述因素制定干预措施,缓解负面情绪,提高家庭复原力.

    噬血细胞综合征家庭复原力应对方式影响因素

    A型肉毒毒素、果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效果

    卓志媛吴媛媛杨茂省
    4463-4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A型肉毒毒素、果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痤疮瘢痕的效果及对面部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6例)及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强脉冲激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A型肉毒毒素及果酸换肤.记录两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效果[研究者总体评估(IGA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两组痤疮瘢痕情况[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美观效果,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疼痛、红斑、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ECCA评分、灰度差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激光可改善痤疮瘢痕患者面部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A型肉毒毒素果酸换肤强脉冲光痤疮瘢痕美观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人体成分测量指标的相关性

    李伟芳叶红丽李素军李天艺...
    4466-4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人体成分测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无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且临床资料完整的305例T2DM患者,其中男207例,女9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检验检查结果,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A组(180~300 μmol·L-1)和B组(≥300μmol·L-1),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空腹C肽、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性别分层比较人体成分指标显示在男性和女性中,血尿酸水平和绝大多数身体成分指标呈正相关(P<0.05);男性两组间体重指数(BMI)、全身含水量(TBW)、蛋白、矿物质、身体总水分与蛋白质质量之和(SLM)、去脂体重(FFM)、骨骼肌肌肉量(SMM)、基础代谢率(BMR)、肥胖度、身体细胞量(BCM)、骨矿物质含量(BMC)、去脂体重指数(FFMI)、骨骼肌指数(SMI)、内脏脂肪指数(V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均高于A组;女性两组间BMI、体脂肪量(BFM)、体脂率(PBF)、inbody评分、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肥胖度、臂围(AC)、手臂肌肉周长(AMC)、脂肪质量指数(F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nbody评分高于B组,余指标均为B组高于A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MI(OR=9.435,95%CI:2.629~33.867)和 VFL(OR=2.527,95%CI:1.097~5.819)是男性 T2DM 患者血尿酸偏高的危险因素,BMI(OR=0.816,95%CI:0.678~0.981)和 BCM(OR=0.847,95%CI:0.721~0.995)则是保护因素;BFM(OR=1.084,95%CI:1.014~1.158)是女性T2DM患者血尿酸偏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较高的SMI、VFL和女性较高的BFM会增加T2DM血尿酸升高发生风险,男性较高的BMI和BCM则减少T2DM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

    2型糖尿病血尿酸人体成分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骨关节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宋燕华周子博闫亚芳
    4471-4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骨关节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3例疑似骨关节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传统培养法、mNGS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传统培养法、mNGS检测骨关节感染的检测结果和检测灵敏度;比较传统培养法、mNGS检测方法鉴定病原菌类型的结果;比较骨关节感染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和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 63例疑似骨关节感染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确诊阳性41例、阴性22例;传统培养法培养出真阳性25例、真阴性19例;采用mNGS检测出真阳性34例,真阴性20例.mNGS检测灵敏度[82.93%(34/41)]高于传统培养法[60.98%(25/41)](P<0.05).传统培养法培养出43株病原菌,mNGS检测出51株病原菌,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布氏杆菌、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基于mNGS结果的靶向治疗方案治疗后WBC、ESR、CRP水平低于经验性治疗方案(P<0.05).结论 mNGS检测应用于骨关节感染病原学诊断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鉴定感染病原菌类型,有利于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

    骨关节感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病原学

    调强适形放疗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亢崇照王晓宏李丹丹朱小娟...
    4475-4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均接受同步放化疗,给予对照组同步适形放疗,给予观察组IMRT同步治疗,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的近期疗效,不同时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专用量表(QLQ-OES24)评分,治疗前及治疗4周期后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的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47.50%)(P<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QLQ-OES24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外周血CD3+、CD4+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4个周期后的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MRT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可提升近期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改善生活质量.

    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生活质量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P14Arf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肿瘤恶性程度及术后复发的关系

    雷艳杰赵舒杨卜晓红宋艳芳...
    4479-4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P14Arf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肿瘤恶性程度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取10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脑胶质瘤组织标本(脑胶质瘤组)以及30例因颅脑损伤行内减压术患者的正常脑组织(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VCAM-1和P14Arf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各级别之间的表达差异.根据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脑胶质瘤组织血管VCAM-1和P14Arf蛋白表达,分析各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脑胶质瘤组中胶质瘤家族史、汽柴油接触史、射线或电磁场接触史、金属铅接触史、农药接触史、VCAM-1和P14Arf蛋白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吸烟及饮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VCAM-1高表达率逐渐上升,P14Arf蛋白高表达率逐渐下降,Ⅲ、Ⅳ级别脑胶质瘤患者VCAM-1和P14Arf蛋白高表达水平与Ⅰ、Ⅱ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级、Ⅱ级患者间VCAM-1和P14Arf蛋白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Karnofsky评分患者VCAM-1和P14Arf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VCAM-1高表达率及P14Arf蛋白低表达率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 VCAM-1和P14Arf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情进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治的参考指标.

    脑胶质瘤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P14Arf蛋白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与其高危因素

    段丽娟曹莎莎杨博彭慧斌...
    4483-4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与其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经胸腔镜手术治疗37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109例)和非感染组(264例),统计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109例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25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60.00%),主要感染致病菌种类为铜绿假单胞菌(19.20%)、鲍曼不动杆菌(15.20%);革兰阳性菌44株(35.20%),主要感染致病菌种类为表皮葡萄球菌(13.60%)、金黄色葡萄球菌(11.20%);真菌6株(4.80%),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念珠菌分别为5株(4.00%)、1株(0.80%).感染组年龄≥60岁、有糖尿病、有吸烟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200 mL、术后胸腔引流总量≥600 mL、机械通气时间≥12 h、切口明显疼痛、胸腔引流时间≥5 d、住院时间≥20 d占比高于非感染组(P<0.05).年龄≥60岁(OR=4.063,95%CI:1.492~11.062)、有糖尿病(OR=2.504,95%CI:1.132~5.539)、有吸烟史(OR=1.968,95%CI:1.055~3.670)、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450,95%CI:1.205~4.980)、手术时间≥ 3 h(OR=2.394,95%CI:1.220~4.698)、术后胸腔引流总量≥600 mL(OR=3.575,95%CI:1.678~7.618)、机械通气时间≥ 12 h(OR=3.059,95%CI:1.330~7.036)、住院时间≥20 d(OR=2.452,95%CI:1.066~5.641)均为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主要感染致病菌种类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念珠菌,其高危因素涉及年龄、合并症、围手术期指标及吸烟史等众多方面.

    肺癌肺部感染临床特点致病菌高危因素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指标连续监测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朱君娜刘璐米兰
    4488-4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指标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以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在完成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接受为期6个月随访,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定义患者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入院动态检查患者凝血指标,检测时点分别为入院时(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3天(T3)、术后第7天(T4),检测项目包括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使用重复测量检验不同时点凝血指标变化,并检验凝血指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入组120例患者随访期间失访3例,1例退出研究,剩余116例为实际研究对象,116例患者预后不良率为54.31%;两组TT、PT、APTT自T2时点缩短,FIB、D-D自T2时点开始升高,不同时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T1时点FIB、D-D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其他时点FIB、D-D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次日检测血浆FIB、D-D预测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96、0.873.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在不同时间动态变化,血浆FIB、D-D表达量在重型颅脑损伤后持续增高,凝血时间也随之缩短,术后次日检测血浆FIB、D-D能够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重型颅脑损伤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功能

    差异化体位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的疗效

    杜克刚李斌陆伟
    4491-4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差异化体位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信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90例肾结石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根据体位差异分组,对照组(45例)取俯卧位,观察组(45例)取半截石斜侧卧位.对比两组手术效果、肾功能、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7.78%)较对照组(77.78%)高(x2=8.389,P=0.004).(2)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手术总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20.00%)低(x2=1.353,P=0.245).结论 相较于俯卧位,取半截石斜侧卧位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可更好地清除肾结石患者体内结石,改善肾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肾结石体位经皮肾镜碎石术疗效肾功能

    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NIHSS评分、侧支循环评分探究rt-PA静脉溶栓联合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刘海涛侯国勇宋帅召
    4494-4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侧支循环评分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0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单一组(45例)、联合组(45例).单一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联合神经介入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侧支循环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脑血管外周阻力(Rv)、脉搏速度(Wv)]、血清学指标[S100钙结合蛋白A12/钙粒蛋白C(S100A1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APK/ERK激酶(MEK)、ERK1-β、ERK2-β]水平.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高于单一组(P<0.05);溶栓后,联合组Rv、Wv及NIHSS评分低于单一组,ADL评分、侧支循环评分高于单一组(P<0.05);溶栓后,联合组血清S100A12、HMGB1、hs-CRP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溶栓后,联合组MEK、ERK1-β、ERK2-β蛋白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溶栓联合神经介入治疗CIS的效果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侧支循环能力,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可能与调节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神经介入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