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

    夏瑞单艳华王东李小霞...
    1050-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FOB)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S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S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无菌吸痰组(55例)和联合灌洗组(4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痰液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ICU住院时间、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灌洗组总有效率高于无菌吸痰组(P<0.05).联合灌洗组痰液引流量、首次撤机成功率高于无菌吸痰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无菌吸痰组(P<0.05).联合灌洗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WBC)水平低于无菌吸痰组(P<0.05).联合灌洗组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高于无菌吸痰组,PaCO2水平低于无菌吸痰组.撤机后联合灌洗组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高于无菌吸痰组(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B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SP效果确切,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和肺功能,安全性可.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重症肺炎疗效

    慢性牙周炎患者入院时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刘婷婷
    1053-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CP)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瘦素(LEP)的表达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CP患者为研究组,并依据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8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14例),另选取同期至医院体检的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疾病严重程度CP患者间的血清ADPN、LEP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组血清LEP水平高于对照组,AD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患者LEP、既往吸烟史占比依次降低,ADPN水平依次升高(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EP与C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P<0.05);血清ADPN、既往吸烟史与C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血清ADPN、LEP在CP患者中呈异常表达,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提升,ADPN水平下降,LEP水平升高.

    慢性牙周炎脂联素瘦素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反复抽吸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效果

    姚晨阳
    1057-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反复抽吸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甲状腺囊肿患者,经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接受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反复抽吸硬化治疗,观察组(37例)接受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反复抽吸硬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点囊肿体积、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5.68%)(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时囊肿体积小于术前,且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81%)与对照组(16.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1.62%)(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反复抽吸硬化治疗治疗甲状腺囊肿效果较好,可以缩小囊肿体积,且安全性更高.

    甲状腺囊肿超声聚桂醇反复抽吸硬化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同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

    陈大勇郭宏志李权吴金海...
    1060-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同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接收的122例高龄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随机分为ERCP+LC组、LCBDE+LC组,各6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淀粉酶(AMS)]、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 ERCP+LC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短于LCBDE+LC组,术中总失血量少于LCBDE+LC组(P<0.05).ERCP+LC组结石清除率(98.36%)高于 LCBDE+LC 组(86.89%)(P<0.05);术后 1 d,ERCP+LC 组血清 CRP、IL-6 水平低于 LCBDE+LC 组(P<0.05);术后 1 d,ERCP+LC 组血清 TBIL、AMS、AST、ALT 水平均低于 LCBDE+LC 组(P<0.05);ERCP+LC 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LCBDE+L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联合同期ERCP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手术创伤较小,炎症反应较轻,可有效保护患者肝功能,促进高龄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高龄

    针刺疗法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的影响

    刘铁柱魏艳霞
    1064-1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3例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康复方案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51例)和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组(52例).早期康复训练组接受早期综合康复训练,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组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针刺疗法.康复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三维步态参数(步速、步频、左右步长差、患肢摆动相)、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C反应蛋白(CRP)]、跌倒效能[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结果 康复治疗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早期康复训练组的72.55%(P<0.05);康复治疗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组步速、步频、患肢摆动相高于早期康复训练组,左右步长差低于早期康复训练组(P<0.05);康复治疗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组血清NSE、GFAP、CRP水平低于早期康复训练组(P<0.05);康复治疗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组MFES、BBS、MBI评分高于早期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 针刺疗法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康复治疗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三维步态、跌倒效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

    脑外伤运动障碍针刺疗法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表面肌电图三维步态

    耳穴压豆联合饮食控制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效果

    李春丽刘晓辉
    1067-1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联合饮食控制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平行对照法随机分组,接受常规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接受耳穴压豆联合饮食控制疗法的患者纳入试验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认知程度、生活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认知程度评分、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老年患者实行耳穴压豆联合饮食控制疗法,能够辅助患者维持稳定的血压水平,提升生活质量,正确认知自身疾病,利于预后.

    高血压降压效果饮食控制疗法耳穴压豆

    术前能谱CT多参数成像对晚期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王海波段宏伟左自军丁琦峰...
    1071-1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患者术前采用能谱CT多参数成像检查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6月在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诊断为晚期肺癌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能谱CT多参数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能谱CT多参数成像参数预测晚期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60例晚期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患者19例,非淋巴结转移患者4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λHU)、淋巴结λHU/原发病灶λHU、淋巴结标准化碘密度(NIC)、淋巴结NIC/原发病灶NIC、淋巴结Neff-Z/原发病灶Neff-Z参数低于非淋巴结转移患者,原发病灶λHU、原发病灶NIC参数高于非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淋巴结λHU/原发病灶λHU、淋巴结NIC/原发病灶NIC、淋巴结Neff-Z/原发病灶Neff-Z参数评估晚期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术前应用能谱CT多参数成像有助于诊断晚期肺癌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且晚期肺癌患者术前采用能谱CT多参数成像检查对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能谱CT多参数成像晚期肺癌淋巴结转移

    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影响因素及风险模型构建

    刘志超窦现凤赵海灵
    1074-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影响因素,并构建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的355例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全因死亡分为病例组(80例)和对照组(275例),采用最近邻匹配法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条件:性别、腹膜透析时间、原发疾病)按照1∶3比例从对照组筛选出240例与病例组构成原始数据集,后将原始数据集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224例)和验证集(96例),统计训练集患者临床资料、预后营养指数(PNI)、蛋白生化指标,Cox回归方程筛选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行内部验证,并在验证集中行外部验证.结果 355例腹膜透析患者中有22.54%患者全因死亡,77.46%患者存活;训练集中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PNI评分、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尿酸(U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显示,年龄、PNI评分、ALB、Hb、UA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含PNI、蛋白生化指标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预测能力和临床附加收益.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影响因素为年龄、PNI评分、ALB、Hb、UA,基于年龄、PNI评分、ALB、Hb、UA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和临床适用性.

    预后营养指数蛋白生化指标腹膜透析全因死亡风险模型

    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高危情境识别在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暴露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魏燕张艺洋李会勤胡岩...
    1078-1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高危情境识别在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暴露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重症医学科护士 70名,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职业暴露预防及管理,试验组护士则接受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高危情境识别的职业暴露预防及管理.比较两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率及教学体验度.结果 试验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职业暴露类型、发生时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掌握率、教学体验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Belk情境理论开展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高危情境识别,可提升其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相关知识掌握率,从而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Belk情境理论高危情境识别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暴露

    智能机器人消毒与传统人工消毒在ICU终末消毒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赵敬裴永菊张红梅王曦...
    1082-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智能机器人与传统人工消毒在ICU终末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3-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病区分别采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和传统人工消毒的方法进行终末消毒,比较两种消毒方式对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的合格率、消毒后检出菌落数及终末消毒时间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物表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气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观察组物表菌落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空气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两组终末消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消毒机器人能提高ICU物体表面的终末消毒效果,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消毒机器人人工消毒重症监护病房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