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间质性肺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继发真菌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价值

    左园园张梦丽
    1203-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间质性肺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102例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继发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和未感染组(7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间质性肺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继发真菌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血清白蛋白、侵入操作、合并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30 g·L-1、侵入操作、合并糖尿病是影响间质性肺炎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血清白蛋白、侵入操作、合并糖尿病建立模型,预测间质性肺炎患者继发真菌感染敏感度为63.54%,特异度为91.27%,曲线下面积为0.841.结论 血清白蛋白≤30 g·L 1、侵入操作、合并糖尿病为影响间质性肺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继发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因素为基础构建的预测模型对真菌感染预测效能较佳,可为临床预防及控制真菌感染提供客观依据.

    间质性肺炎糖皮质激素继发真菌感染风险预测

    拉考沙胺联合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合并癫痫患者的效果

    郑婷婷谢娜袁萍李玉生...
    1207-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拉考沙胺联合高压氧对病毒性脑炎(VE)合并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VE合并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参照组接受高压氧治疗,试验组接受拉考沙胺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T细胞正常表达和分泌刺激因子(RANTES)、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83%)高于参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惊厥消失、脑膜刺激征消失、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血清NSE、S100β、MBP水平降低,BDN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1 β、RANTES、Eotaxin水平降低,其中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考沙胺联合高压氧对VE合并癫痫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病毒性脑炎拉考沙胺高压氧癫痫神经功能

    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和血清炎症免疫八项结果回顾性分析

    刘夏楠吕亚平高玉华王雪玢...
    121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清炎症免疫八项[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补体C3(C3)、补体C4(C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E(IgE)]在IgG4-RD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IgG4-R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数据,以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6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炎症免疫八项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52例IgG4-RD患者中,胰腺-胆囊-肝脏为最常见的累及部位,其次为眼、泪腺、唾液腺.40例(76.9%)患者表现为≥2个器官受累,12例(23.1%)患者表现为单一器官受累.血清 CRP、ESR、C3、C4、IgG、IgE 异常占比分别为 44.9%、67.4%、47.5%、32.5%、62.5%、83.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G4-RD组血清CRP、ESR、IgG、IgE水平升高(P<0.001),C3、C4水平降低(P<0.001);两组IgA、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IgE与IgG4水平呈正相关(r=0.433,P=0.034),与C4水平呈负相关(r=-0.457,P=0.028).结论 IgG4-RD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累及多个器官.血清炎症免疫八项检测对IgG4-RD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IgE或与IgG4-R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特征血清IgG4免疫球蛋白E补体C3补体C4

    负压伤口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

    吴万庆陈天然傅聿铭罗昭锋...
    1216-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伤口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70例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负压治疗组.通过t检验、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疼痛评分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差异.结果 常规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高于负压治疗组G=2.189,P=0.032),负压治疗组肉芽生长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t=2.338,P=0.019),负压治疗组切口水肿消退时间(t=3.077,P=0.003)及二期处理时间(t=6.006,P<0.001)均短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负压伤口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引起的疼痛,缩短切口水肿的消退时间,促进切口肉芽组织生长,加快腹部切口愈合.

    负压伤口疗法切口愈合不良肉芽组织

    血清IL-8、ESM-1、VA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刘传于卫民王嵘李丽娟...
    1219-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内皮特异性分子-1(ESM-1)、血管黏附蛋白-1(VAP-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病情程度相关性及其对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3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稳定期42例(设为SCOPD组)、COPD急性加重期111例(设为AECOPD组),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IL-8、ESM-1、VAP-1水平.对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IL-8、ESM-1、VAP-1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肺功能、生化指标、病情程度相关性.评价血清各指标对SCOPD、AE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 AECOPD组、SCOPD组血清IL-8、ESM-1、VAP-1 水平高于对照组,且 AECOPD 组高于 SCOPD 组(P<0.05);IL-8、ESM-1、VAP-1 与生化指标、COPD评估测试表(CAT)、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P<0.05);血清各指标联合诊断SCOPD与AECOPD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指标诊断(P<0.05).结论 血清IL-8、ESM-1、VAP-1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COPD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能作为疾病诊断、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细胞介素-8内皮特异性分子-1血管黏附蛋白-1诊断价值

    高龄孕晚期初产妇分娩恐惧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李西茜李莉孙雪义冯小会...
    1224-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龄孕晚期初产妇分娩恐惧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孕前保健方案减轻产妇分娩恐惧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律产检且分娩的82例高龄孕晚期初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分娩恐惧分为分娩恐惧组和非分娩恐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82例高龄孕晚期初产妇中分娩恐惧发生率为78.05%(64/82),其中41例轻度分娩恐惧,19例中度,4例重度.分娩恐惧组不孕症史产妇比率高于非分娩恐惧组,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参加产前培训产妇比率低于非分娩恐惧组(P<0.05).分娩恐惧量表(CAQ)与分娩自我效能感量表(CBSEI-C32)、简体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CM)、分娩准备度量表(CR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不孕症史是高龄孕晚期初产妇分娩恐惧独立危险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参加产前培训及CBSEI-C32、MOS-SSS-CM、CRS 评分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logistic 回归模型为:Logit(P)=11.756+3.870X1-0.468X2-0.351 X3-0.228X4-0.173X5-0.293X6,其中X1为不孕症史,X2为家庭人均月收入,X3为参加产前培训,X4为CBSEI-C32评分,X5为MOS-SSS-CM评分,X6为CRS评分.该模型预测分娩恐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2,敏感度为85.11%,特异度89.07%.结论 高龄孕晚期初产妇分娩恐惧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包括不孕症史、家庭人均月收入、参加产前培训及CBSE1-C32、MOS-SSS-CM、CRS评分等,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logistic预测模型在预测分娩恐惧发生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高龄初产妇分娩恐惧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阶梯性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苗杨雷伟张金良宫宏宇...
    1228-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阶梯性镇痛方案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妇科腹腔镜术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妇科腹腔镜术的2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镇痛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阶梯性镇痛方案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120例)和对照组(传统术后镇痛方案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160例).比较两组术后12~48 h的疼痛数字评分(NRS)、5点口头评分法(VRS-5)、Ramasay镇静评分,以及胃肠道反应.结果 NRS、VRS-5评分的时间因素、组间因素、时间因素与组间因素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8 h研究组的NRS、VRS-5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Ramasay镇静评分的时间因素、组间因素、时间因素与组间因素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8 h研究组的Rama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梯性镇痛方案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应激反应以及胃肠道反应.

    阶梯性镇痛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妇科腹腔镜术疼痛应激反应胃肠道反应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

    王培玲
    1231-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重点探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C/TG)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采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后,且术后1 a随访期间复发的50例患者资料,纳入复发组;采集同期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后但术后随访1 a未复发的50例患者资料,纳入未复发组.全部患者资料完整(包括人口学资料、病历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资料等).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与临床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血脂指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TG]检测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重点分析各主要指标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效能.结果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术前TC、TG水平低于未复发组,TC/TG比值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前TC、TG、TC/TG比值预测术后复发风险均有一定效能,AUC均>0.70,其中TC/TG预测的AUC为0.905,预测价值最高,当cut-off取4.780,敏感度、特异度更高.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TC、TG、TC/TG比值均可用于预测术后复发风险,但TC/TG比值对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最高,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复发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值预测

    Th1/Th2细胞因子与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治疗预后的关系

    肖雷蒋亚新许家亮李海春...
    1235-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与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拟行腹腔镜手术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后1周检测患者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Th1、Th2细胞频数,计算Th1/Th2比值.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 a随访,统计预后情况,观察不同预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并使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其与预后结局的关系.结果 术后1周,患者IFN-γ、TNF-α、IL-4、IL-10、Th1细胞频数、Th2细胞频数、Th1/Th1均较术前降低(P<0.05).1 a随访期间,92例患者23例复发、转移或病死,纳入预后不良组.两组术前IFN-γ、IL-10、Th1细胞频数、Th2细胞频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术前、术后1周的TNF-α、Th1/Th2高于预后不良组,IL-4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预后与术前、术后IL-4呈正相关关系(r>0,P<0.05),与术前、术后TNF-α、Th1/Th2呈负相关关系(r<0,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降低,且这种异常低表达与患者手术预后呈负相关.

    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Th1细胞因子Th2细胞因子预后

    利多卡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对小儿鼾症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崔明王永贞陈丹丹郝丽...
    1239-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对小儿鼾症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小儿鼾症手术的11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研究组接受利多卡因联合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3、5 d的儿童特殊疼痛行为反应评分量表(FLACC)评分、康复效果,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的通气功能和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3、5 d研究组FLAC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更低(P<0.05).研究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P<0.05).术后,两组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较术前均升高(P<0.05),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LSa02与对照组比较,更高(P<0.05),研究组AHI、ODI与对照组比较,更低(P<0.05).术后,两组儿童睡眠问卷(PSQ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更低(P<0.0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64%)比较,研究组(3.39%%)更低(P<0.05).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应用于小儿鼾症手术患儿,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康复效果,改善通气功能,提高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小儿鼾症利多卡因布地奈德雾化疼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