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显微镜下经外环口下行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

    李杰沈雁冰刘太阳
    1618-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经外环口下行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对精液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且随访至2021年12月的362例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接受显微镜下经外环口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对照组(接受显微镜下经腹股沟管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各181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疗效、精液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3.25±12.32)min]短于对照组[(49.78±14.02)min](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13%)及术后3个月精子密度[(33.14±7.05)×109 mL-1]、(a+b)级精子百分率[(59.92±8.32)%]、精子存活率[(33.45±5.96)%]高于对照组[85.64%、(26.04±5.12)×109 mL-1、(50.04±7.09)%、(26.14±4.02)%](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0%)、复发率(1.66%)低于对照组(6.08%、13.26%)(P<0.05).结论 显微镜下经外环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VC效果显著.

    显微镜腹股沟外环精索静脉曲张

    川崎病患儿血清CaN、NFATc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侯颖莹
    1621-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反应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院时患儿的血清CaN、NFATc1水平,同时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IVIG治疗反应情况分为IVIG治疗敏感组与IVIG治疗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CaN、NFATc1水平及一般资料,采用点二列相关性检验血清CaN、NFATc1水平与IVIG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性检验二者对IVIG治疗反应的影响.结果 100例患儿中有20例为IVIG治疗无反应,占比为20%(20/100).IVIG治疗无反应组患儿入院时血清CaN、NFATc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IVIG治疗敏感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CaN、NFATc1水平与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存在正相关关系(r>0,P<0.05).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检验显示高水平血清CaN、血清NFATc1是导致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发生风险较高,且与血清CaN、血清NFATc1存在关系,二者的高水平表达是导致IVIG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

    川崎病免疫球蛋白治疗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1相关性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术后玻璃体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朱文魁徐培珊
    1625-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术(MIV)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分析MIV术后玻璃体再出血(PVH)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诊治的286例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临床资料.按MIV术后是否发生PVH分为PVH组和非PVH组,分析MIV术后PVH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8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6.36±12.74)min,电凝止血次数为(1.26±0.21)次,术中无出血情况,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最佳校正视力(BCVA)、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PVH、前房积血、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率为11.54%、0.67%、2.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DM)病程、合并高血压及玻璃体内填充消毒空气是PDR患者MIV术后发生PVH的危险因素,年龄、术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MIV治疗PDR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降低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少;年龄、DM病程、合并高血压、玻璃体内填充消毒空气和术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是PDR患者MIV术后PVH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并及早干预.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再出血危险因素

    2019-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梅毒感染现状调查

    孙花荣陈妍闫玉霞唐书丽...
    1629-1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2019-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梅毒感染现状,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郑州市二七区2019-2021年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统计疾病类型、性别、地区、年龄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梅毒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 20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25/10万,仅有2019年1例因隐性梅毒病死,年均病死率为0.04/10万.所有梅毒病例中,2019年375 例(31.22%),年发病率为 46.76/10 万;2020年410 例(34.14%),年发病率为 48.93/10 万;2021年416 例(34.64%),年发病率为49.06/10万,发病数和发病率逐年上升.男624例,占比51.96%;女577例,占比48.04%,男女性别比为1.08∶1(x2=0.611,P=0.737);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胎传梅毒及隐性梅毒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数位于前5位的地区为长江路办事处(146例,12.16%)、京广路办事处(140例,11.66%)、福华街办事处(137例,11.41%)、大学路办事处(134例,11.16%)、淮河路办事处(126例,10.49%),共683例(56.87%);上述地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86/10万、5.61/10万、5.51/10万、5.41/10万、5.05/10万.年龄分布以20~29岁(189例,15.74%)、30~39 岁(177 例,14.74%)、50~59 岁(174 例,14.49%)为主,共 540 例(44.96%).人群分布以家务及待业(500 例,41.63%)、离退人员(285 例,23.73%)、农民(114 例,9.49%)、商业服务(105 例,8.74%)、工人(71 例,5.91%)为主,共1 075例(89.51%).结论 2019-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梅毒感染人数逐年增加,本区应根据年龄、人群、地区分布等特点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加强监测,降低梅毒发病率.

    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

    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清除术预后的关系

    郭士琨刘永生李想
    1633-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骨桥蛋白(OPN)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清除术预后的关系,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采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神经内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记录研究所需实验室指标结果数据,包括术前及术后血清ALP、OPN水平,统计术后1个月患者预后情况,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前血清ALP、OPN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14例,占比21.54%.术前及术后,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ALP、OPN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术前血清ALP、OPN与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LP、OPN预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联合预测的AUC>0.80,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清除术前ALP、OPN越高,预后不良的可能性越大,术前ALP、OPN可以作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有效预测指标.

    脑出血基底节区微创血肿清除术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预后

    术前眼球生物学参数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

    贾飞
    1636-1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眼球生物学参数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3例接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成3个月随访,根据患者术后屈光状态分为屈光误差组(37例,术后等效球镜度-术前预留屈光度<-0.50 D或>0.50 D)和无屈光误差组(26例,-0.50 D≤术后等效球镜度-术前预留屈光度≤0.50 D).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眼球生物学检查,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术前眼球生物学参数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结果 屈光误差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酗酒史、高血压与无屈光误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误差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类型、术前持续高眼压与无屈光误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误差组术前玻璃体腔长度(VCL)、眼轴长度(AL)、前房厚度(ACD)参数均高于无屈光误差组,晶状体厚度(LT)低于无屈光误差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LT参数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保护因素(OR<1,P<0.05),术前VCL、AL、ACD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术前VCL、AL、ACD参数较高,LT参数较低可增加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屈光误差发生风险,临床可术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屈光误差的发生.

    眼球生物学参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屈光状态

    不同手术切口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氧化应激的影响

    王文明侯明Kapeishi
    1640-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切口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赞比亚Ndola教学医院、赞比亚恩都拉铜带大学教学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治疗的6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切口分为对照组(40例,术中接受传统S形切口操作)、观察组[25例,术中行改良耳前-耳后发际切口(又称改良V形切口)].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区面神经损伤情况、血清疼痛介质、氧化应激指标、手术瘢痕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House-Brack-mann分级法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比对照组高,血清前列腺素E2、P物质、β-内啡肽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第1个月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S形切口操作相比,实施改良V形操作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面部神经损伤程度,降低术后疼痛及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改善手术瘢痕情况.

    腮腺良性肿瘤疼痛介质氧化应激神经损伤瘢痕并发症

    医务人员双向转诊现状及下转影响因素分析

    李保芬陈帅印张艳红李自娟...
    1644-1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安阳市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制度的了解、态度、行为(KAP)现状,同时调查分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下转意愿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解决下转难问题,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及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3-8月抽取安阳市五县四区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1 141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KAP理论和正交试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现场调查方式收集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探索因子分析、非参数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双向转诊知信行维度得分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别为知识维度16(12,20)分,态度维度34(30,38)分,行为维度30(26,36)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知、信、行3个维度呈正相关关系.对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的下转调查问卷显示,KAP总分和下级医疗质量的提高、患者有医保、院内纠纷风险高、上下信息共享充分、转诊标准的明确、考核机制对下转的鼓励、月收入的提高都能提高医务人员将病情允许的患者下转的意愿(P<0.05).相较于无职称人员,职称越高下转意愿越低,医生的下转意愿低于其他岗位,博士生的下转意愿高于本科生;50岁以上的医务人员比40岁及以下的下转意愿更高(P<0.05).结论 医务人员双向转诊的认知和执行仍有提升空间,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下转意愿与其KAP总分、岗位、受教育程度、职称、月收入、所在年龄段、患者有否医保、患者院内风险高低、转诊标准是否明确、下级医疗质量高低、信息共享程度和下转激励机制有关.

    双向转诊医务人员知信行影响因素正交试验设计

    基于SECI模型的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郝璀璨张增梅王宇孙立群...
    1650-1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SECI模型的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士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80例参加手术室业务培训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接受基于SECI模型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手术室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核心能力及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护士胜任力量表评分、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评分、护士对教学实施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 基于SECI模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培训,可提高手术室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护士岗位胜任力、核心能力,护士对SECI模型的教学模式实施也更为满意.

    手术室SECI模型岗位胜任力核心能力

    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韩林俐王卫光陈江芸李腾...
    1653-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病区实习的22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神经外科一病区、神经外科二病区实习的学生分为观察组(112名),接受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三病区、神经外科五病区实习的学生为对照组(112名),接受传统教学法.在入科后、出科前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和能力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教学后,观察组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沟通技能正性态度得分、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沟通技能负性态度得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法相比,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沟通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带教质量.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神经外科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