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论坛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论坛杂志
医药论坛杂志

乔国祥

月刊

1672-3422

yylt@371.net

0371-65937776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医药论坛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周期短、发表快”特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捉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脑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泽帅赵世龙刘秋红
    1345-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脑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142例,根据是否发生脓毒症所致脑功能障碍(sepsis induced brain dysfunction,SIBD)分为SIBD组77例与非SIBD组6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指标,采用logsitic回归分析SIB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SIBD组脓毒症休克、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比例以及ICU住院时间、SOFA评分、APACHEII评分高于非SIBD组(P<0。05);SIBD组血红蛋白低于非SIBD组,尿素氮、血肌酐、凝血酶原国际比值、降钙素原、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高于非SIBD组(P<0。05);SOFA评分(OR=1。583,95%CI:1。234~5。281)、GCS 评分(OR=2。181,95%CI:2。358~9。731)、S100β 蛋白(OR=1。324,95%CI:1。253~4。732)水平是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发生SIB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OFA评分、GCS评分、S100β蛋白水平是预测SIBD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上述指标的动态监测,可能是预防SIBD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肺部感染脓毒症脑功能障碍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基于logistic回归的肺结核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李燕燕花威
    1349-1353,1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影响肺结核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河南省胸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名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出现肺部真菌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24)和非感染组(n=56),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肺结核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肺结核病患的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0。00%,共分离培养出78株真菌,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42。65%),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20。59%)和光滑假丝酵母菌(17。6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超过5年、复治肺结核、侵入性操作史、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痰涂片镜检呈阳性、合并糖尿病和COPD等基础疾病,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等因素均是影响肺结核病患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是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真菌类型,合并COPD、糖尿病、复治肺结核、病程较长、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偏低、痰涂片镜检呈阳性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原因均会明显增加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需引起临床重视。

    logistic回归分析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

    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标本诊断结合液基细胞块技术应用

    李印赵乐王玉坤
    1354-1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块(liquid-based cytology cell block,LCB)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of thyroid nodules under ultrasound-guided,UG-TFNA)标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74例,其中术后确诊甲状腺恶性肿瘤52例(占总例数的70。27%)(包括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46例,占88。46%),所有患者均经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液基细胞涂片(liquid-based cytology cell smears,LCS)检查并制备液基细胞块石错切片诊断,疑难病例辅助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分析单纯LCS与液基细胞块联合液基细胞学(LCB and LCS,LCSCB)二者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卡方检验。结果 单纯LCS总报告异常细胞病例62例(83。78%),获肯定性恶性诊断38例(51。35%)(包括PTC36例),倾向恶性诊断16例(21。62%)。LCSCB总报告异常细胞病例57例(77。03%),获肯定性恶性诊断49例(66。22%)(包括PTC44例),恶性倾向性诊断5例(6。76%)。在甲状腺癌明确诊断率方面,LCSCB优于单纯LC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液基细胞块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液基细胞块联合液基细胞学涂片并辅以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于液基细胞学涂片和细胞块微组织学中甲状腺癌形态学不典型的病例的确诊极为有益。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液基细胞学细胞块

    光动力疗法和手术法治疗口腔白斑的疗效分析

    李庆福吴琼王买全
    1361-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光动力疗法和手术法治疗口腔白斑的临床疗效和预后,以期为口腔科医生确定临床诊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且活检确诊为重度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患者9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受试组(n=45)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n=45)为传统手术切除方法,随访至术后6个月,以有效率、复发率和患者满意度作为判定疗效标准。结果 受试组的有效率(66。7%)和痊愈率(4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 vs。P=0。001);受试组的患者满意度(88。9%)高于对照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白斑综合疗效优于传统的手术疗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口腔白斑光动力疗法手术切除疗效分析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李艳鑫何慧肖长波张亚飞...
    1365-1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经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a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6例AAD患者,统计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并将其分为谵妄组与无谵妄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AAD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186例AAD患者术后发生谵妄72例,占38。71%;谵妄组有脑卒中史、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占比高于无谵妄组(x2=5。866、8。014、9。065、10。407,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史(OR=7。000)、电解质紊乱(OR=4。360)、急性肾衰竭(OR=3。606)、纤维蛋白原<2 g/L(OR=3。728)是AAD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AAD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史、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纤维蛋白原降低有关,临床应关注存在上述因素的患者,早期实施相关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危险因素对策

    微波消融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谭永胜石宝琪张伟王梁...
    1369-1371,1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微波消融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和介入诊疗科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时间段内的直肠癌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患者,依据患者相关检查符合微波消融及全身化疗条件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每组随机抽样14例样本,共28例。参照组患者由肿瘤内科实施化疗手段治疗,联合组则由肿瘤内科全身静脉化疗2个周期后肿瘤无缩小或进展+微波消融术联合干预治疗,观察患者预后效果。结果 在术后病情控制疗效方面,联合组与参照组几率为78。57%、50%,联合组病情控制更稳定,数据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联合组:白细胞减少2例,腹泻、恶心、呕吐1例总发生率14。29%(3/14);参照组:白细胞减少1例,腹泻、恶心、呕吐1例,总发生率21。43%(2/1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全身化疗后进展采取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方案,有效缓解临床体征,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价值极高。

    微波消融术全身化疗结直肠癌根治肝转移安全性有效性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在胃癌预后中的价值以及与肿瘤免疫的相关性

    白艳彭梦乐陈佩郑晓永...
    1372-1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B)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它和肿瘤免疫的相关性,为胃癌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在公共数据库中下载胃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集、突变数据和相关临床信息进行后续分析。本研究首先比较了 PDGFRB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和预后情况。同时,还探究了 PDGFRB和免疫检查点、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load,TMB)以及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些特征构建了列线图。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索PDGFRB高低表达组显著富集的通路,并用TIDE算法评价PDGFRB高低表达组对免疫治疗的反应。结果 PDGFRB在胃癌患者中高表达,并且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DGFRB高表达组具有较低的TMB,较高的免疫评分和基质评分,以及较高的免疫检查点表达量。产生IgA的肠道免疫网络等信号通路在PDGFRB高表达组显著富集。PDGFRB高表达组可能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更好。结论 PDGFRB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来预测胃癌的预后情况并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胃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预后肿瘤免疫

    糖尿病神经病变不同神经纤维损伤的机制研究

    袁方圆王慧丽岳媛媛莫莉...
    1379-1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周围神经病变不同神经纤维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定量感觉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无周围神经病变组(60例)、粗有髓鞘神经纤维病变组(粗髓组,60例)、细有髓鞘神经纤维病变组(细髓组,59例)和无髓鞘神经纤维病变组(无髓组,59例)。获取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病史、血压、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及血生化检测值;测定各组患者hs-CRP水平和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并分析其上述指标与不同种类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然后基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 hs-CRP分别为:粗髓组(5。76±5。21)mg/L,细髓组(4。07±3。77)mg/L,无髓组(3。83±3。49)mg/L,无神经病变组(2。75±2。34)mg/L;粗髓组 hs-CRP明显高于细髓组、无髓组、无神经病变组(P<0。05)。各组电流感觉阈值(CPT)分别为:粗髓组20。16±6。64,细髓组16。78±4。66,无髓组(17。02±4。61,无神经病变组9。19±1。85),神经病变组患者明显高于无神经病变组(P<0。05);神经病变各组间CPT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双因素相关性分析提示,粗髓组hs-CRP与CPT具有正相关性(r值=0。885,P<0。01)。各组 SDS、SAS 分别为:粗髓组(32。8±9。4),(31。2±9。9);细髓组(43。8±8。2),(42。2±8。6);无髓组(50。6±10。8),(50。6±10。8);无神经病变组(52。3±11。5),(51。0±11。6)。结论 hs-CRP 可能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粗有髓鞘神经纤维病变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提示粗有髓鞘神经纤维损伤的可能与血管损害有关。

    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同神经纤维损伤超敏C反应蛋白感觉定量检测

    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疗效观察

    王杰刘伟王霞李燕燕...
    1384-1388,1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脂质代谢、炎症状态、肾纤维化指标及骨代谢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种病症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3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1例)、研究组(5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研究组采用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脂质代谢情况、炎症情况、肾纤维化情况、骨代谢情况。结果 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Ⅳ 型胶原(collage typeⅥ,Ⅵ-Col)、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N 端肽(class Ⅲ procollagen N peptide,P Ⅲ P)、血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骨保护素(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OPG)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缓解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炎症状态、肾纤维化进程和骨代谢异常,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较单纯血液透析更好。

    血液灌注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脂质代谢炎症状态

    全麻术后患者非计划转入ICU的临床特征及结局分析

    丁卫卫张璐瑶张会张伟...
    1389-1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全麻术后从不同场所非计划转入ICU的临床特征和结局。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术后因不良事件非计划转入ICU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由麻醉后监护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直接转入ICU或由PACU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后又转入ICU,分为PACU组和病房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是否输血、PACU停留时间、转入ICU的主要不良事件、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死亡率。主要结局为住院死亡率,次要结局为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 转入PACU患者共122 546例,其中689例(0。56%)因不良事件术后非计划转入ICU,445例(0。36%)由PACU转入,244例(0。20%)由普通病房转入。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病房组均显著长于PACU组(P<0。05),两组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手术后非计划转入ICU率较低,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病房组均长于PACU组。

    不良事件PACU非计划转入ICU麻醉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