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袁长津

月刊

1672-951X

hnzyydb@163.com

0731-84828502,84365506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中医药导报/Journal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法规、报道中医药学术、科技成果情报、信息、动态、决策为办刊宗旨,面向广大医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骨骼肌线粒体动力学探讨健脾清化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陈媛金燊懿郭秋月陆灏...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小鼠(DIO)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骨骼肌线粒体动力学讨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组,n=6)和模型对照组(n=24),NOR组小鼠予正常饲料喂养。MOD组小鼠利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C57BL/6J肥胖模型。将18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组)、健脾清化方组(JPQH组)、二甲双胍组(MET组),每组6只,分别予生理盐水、健脾清化方(1。3g/mL)、二甲双胍(30mg/mL)进行干预。干预6周后,称量小鼠体质量,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耐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小鼠骨骼肌有丝分裂融合蛋白1(Mfn1)mRNA、有丝分裂融合蛋白2(Mfn2)mRNA、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mRNA、动力相关蛋白1(Drp1)mRNA、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Mfn1、Mfn2、Opa1、Fis1、Drp1、肌球蛋白重链(MY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干预1周后,JPQH组小鼠体质量低于MOD组(P<0。05);干预2、3、4、5、6周后,JPQH组小鼠体质量与MO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3、4、5、6周后,MET组小鼠体质量低于MOD组(P<0。05);干预1周后,MET组小鼠体质量与MO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PQH组小鼠FINS水平低于MOD组(P<0。05),与M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ITT试验中,JPQH组小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低于MOD组(P<0。05);JPQH组小鼠0 min血糖水平高于MET组(P<0。05);JPQH组小鼠30、60、90、120 min血糖水平与M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PQH组曲线下面积AUC低于MOD组(P<0。05),与M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GTT试验中,JPQH组小鼠0min血糖水平与MO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PQH组小鼠30、60、90、120 min血糖水平均低于MOD组(P<0。05),与M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PQH组曲线下AUC低于MOD组(P<0。05),与M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PQH组小鼠Mfn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MOD组(P<0。05),高于MET组(P<0。05);JPQH组小鼠Mfn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MOD组、MET组(P<0。05);JPQH组小鼠Opa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MOD组(P<0。05),高于MET组(P<0。05);JPQH组小鼠Fis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MOD组(P<0。05),低于MET组(P<0。05);JPQH组小鼠Drp1 mRNA相对表达量与MO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PQH组小鼠Mfn1、Mfn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MOD组、MET组(P<0。05);JPQH组小鼠Opa1、Fis1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MOD组、MET组(P<0。05);JPQH组小鼠Drp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MO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PQH组小鼠MYH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MOD组(P<0。05),与M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可以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质量,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健脾清化方可能通过影响骨骼肌线粒体动力学进而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以稳定血糖。

    肥胖2型糖尿病健脾清化方骨骼肌线粒体动力学胰岛素敏感性血糖小鼠

    苍附导痰汤对肥胖型PCOS大鼠内分泌激素及miRNA-16和PDCD-4表达的影响

    潘爱珍朱敏易伟民武志娟...
    9-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苍附导痰汤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内分泌激素及微小RNA(miRNA)-16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大鼠灌胃格华止(0。43 g/kg),低剂量组大鼠灌胃低剂量苍附导痰汤(1。42g/kg),高剂量组大鼠灌胃高剂量苍附导痰汤(5。68 g/kg),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持续给药14 d。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内分泌激素水平,miRNA-16和PDCD-4 mRNA表达,以及PDCD-4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2均水平低于正常组,而血清T、FSH和LH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2水平均高于模型组,而血清T、FSH和LH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卵巢miRNA-16表达均低于正常组,而PDCD-4 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卵巢miRNA-16表达均高于模型组,而PDCD-4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卵巢PDCD-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卵巢PDCD-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苍附导痰汤可调节肥胖型PCOS大鼠内分泌激素水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NA-16表达及下调PDCD-4表达有关。

    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型苍附导痰汤内分泌激素微小RNA-16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大鼠

    降脂脉安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张雷彭惠平朱萍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降脂脉安方(JZMA)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3只大鼠中随机取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为造模组。对照组大鼠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大鼠予高脂饲料喂养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取40只NAFL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易善复组(0。12 g/kg)、降脂脉安方低剂量组(4。95 g/kg)、降脂脉安方中剂量组(9。90 g/kg)、降脂脉安方高剂量组(19。80 g/kg),每组8只。末次给药后,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形态学及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肝组织TG、CHO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游离脂肪酸(FFA)、C反应蛋白(CR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 肝组织 SREBP-1c mRNA、FASN mRNA、SIRT1 mRNA、PTGS2/COX-2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p-AMPK、FASN、SIRT1、PTGS2/COX-2及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降脂脉安方中、高剂量组能减轻NAFL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降低血清TG、CHOL、AST、ALT水平,降低肝组织TNF-α、IL-6、CRP水平。降脂脉安方中、高剂量组能提高NAFLD大鼠肝脏p-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REBP-1c、FASN及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降脂脉安方对NAFLD大鼠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高脂血症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具有改善作用,且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调控肝脏脂质代谢及抑制NF-κB活性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缓解NAFLD进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降脂脉安方脂质代谢炎症大鼠

    乳腺康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及镇痛实验研究

    蔡铭瑶王翼陈甜敖燕飞...
    19-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乳腺康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及镇痛作用。方法:运用雌孕激素序贯造模法制备乳腺增生模型鼠,经病理证实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逍遥丸组(0。93 g/kg)及乳腺康胶囊高、中、低剂量组(0。8 g/kg,0。4 g/kg,0。2 g/kg)。给药组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45 d后,测量大鼠第1、2对乳头的直径和高度,运用ELISA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E2)、催乳素(PRL)、孕激素(P)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乳腺病理组织变化。采用冰醋酸扭体致痛模型,观察空白组、阿司匹林组及乳腺康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实验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第1次扭体反应的时间(潜伏期)、镇痛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E2含量增多、P含量降低、E2/P比例降低、PRL含量升高(P<0。01),大鼠第1、2对乳头高度和直径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逍遥丸组、乳腺康胶囊各剂量组E2含量降低、P含量升高、E2/P比例降低、PRL含量降低,其中逍遥丸组、乳腺康胶囊高、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第1、2对乳头高度和直径显著缩小(P<0。01);乳腺康胶囊各剂量组大鼠的乳腺组织增生情况均有改善,导管上皮细胞排列整齐,腺泡数量明显减少,腺小叶体积明显变小。与空白组比较,阿司匹林组、乳腺康胶囊各剂量组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潜伏时间显著延长(P<0。01),镇痛率均高于空白组。乳腺康胶囊各剂量组镇痛率分别为59。55%、57。57%、53。35%。结论:乳腺康胶囊具有良好的抗乳腺增生作用及镇痛作用。

    乳腺康胶囊雌二醇孕酮泌乳素镇痛实验大鼠小鼠

    异鼠李素介导miR-454-3p/PIK3R1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冯希霞迈宇鹤穆宏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异鼠李素(ISO)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在该过程中对miR-454-3p/PIK3R1轴的调控机制。方法:MTT法检测ISO对TSCC1细胞的毒性,随后将TSCC1细胞分为OSCC组、ISO组、ISO+miR-NC组、ISO+miR-454-3p mimic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454-3p和PIK3R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IK3R1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454-3p与PIK3R1的靶向关系;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小鼠分为模型组、ISO组、ISO组+agomir-NC组,ISO组+miR-454-3p agomir组,每组5只,干预15 d后检测各组小鼠的肿瘤质量和体积;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iR-454-3p和PIK3R1的mRNA水平。结果:体外实验发现,与OSCC组比较,ISO组和ISO+miR-NC组细胞存活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miR-454-3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PIK3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miR-454-3p mimic回补实验逆转了ISO对OSCC的抑癌作用及PIK3R1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miR-454-3p与PIK3R1之间存在靶向关系;体内实验发现,与模型组比较,ISO组小鼠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均减小(P<0。05),miR-454-3p表达水平、PIK3R1 mRNA表达水平以及miR-454-3p agomir的回补实验结果均与体外实验保持一致。结论:ISO能够通过调节miR-454-3p/PIK3R1轴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异鼠李素口腔鳞状细胞癌miR-454-3p/PIK3R1轴增殖迁移侵袭小鼠

    参苓白术散对克罗恩病大鼠肠道炎症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程扬宾东华尹园缘邹巍莹...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缓解克罗恩病(CD)大鼠结肠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21 g/kg)、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5。88 g/kg)、参苓白术散中剂量组(11。76 g/kg)、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23。59 g/kg),每组9只。采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进行CD造模,造模成功后药物干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结肠表面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肠黏膜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CMDI评分高于空白组(P<0。01);美沙拉嗪组及参苓白术散中、高剂量组大鼠CMDI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1)。空白组大鼠黏膜组织损伤情况不明显,结构组织完整,未见明显充血水肿现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黏膜上皮细胞大量坏死脱落,杯状细胞明显减少,单管状的腺体被破坏且排序紊乱,各层出现大量炎症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现象,同时出现淋巴组织增生及淋巴滤泡;美沙拉嗪组与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黏膜损伤恢复在不同程度上优于模型组,结肠组织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坏死现象不显著,炎症细胞浸润状况较少,腺体破坏情况较轻微,正常结构尚未完全丧失;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可见少量血管扩张出血,有少许炎症反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高于空白组(P<0。01);美沙拉嗪组及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能缓解CD大鼠肠道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克罗恩病参苓白术散PI3K/Akt信号通路炎症反应大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扶正祛瘀药对治疗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作用机制

    杨璇李冬华任慧罗文婷...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扶正祛瘀药对——黄芪-党参-三棱-莪术治疗子宫平滑肌肉瘤(uLMS)的作用机制,以期为uLMS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药物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OMIM、PharmGkb、DrugBank数据库收集疾病相关靶点,取两者靶点交集得到扶正祛瘀药对治疗uLMS的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使用Cytoscape软件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核心基因。运用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核心基因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CCK-8实验、TUNEL、流式细胞术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扶正祛瘀药对治疗uLMS的有效成分35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作用于疾病的靶点为110个,拓扑分析得到12个核心基因,涉及TP53、AKT1、JUN、MYC等。GO富集分析共涉及生物过程2 162条,细胞组分42个,分子功能152条。KEGG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65条与uLMS相关通路。扶正祛瘀药对可能通过细胞凋亡、氧化反应、脂多糖应答等生物学过程治疗uLMS,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核心靶点与配体化合物能够展现出较好的亲和力。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扶正祛瘀药对能降低uLMS细胞活力,促进uLMS细胞凋亡,抑制uLMS细胞中AKT1 mRNA、TP53 mRNA表达。结论:扶正祛瘀药对可以通过抑制uLMS细胞的活力、促进凋亡来发挥抗uLMS作用,其机制与TP53、AKT1等核心靶点有关。

    子宫平滑肌肉瘤扶正祛瘀药对网络药理学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中药附子对P-糖蛋白活性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及与地高辛的相互作用

    徐婷李诗慧向俊陈辉清...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附子对Caco-2细胞中P-糖蛋白(P-gp)外排活性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研究附子合并用药对地高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测定附子对罗丹明123(Rh123)的外排、摄取及Caco-2细胞内ATP水平的影响,研究附子对P-gp外排活性和功能的影响;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考察附子对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Caco-2细胞模型吸收转运实验及分子对接,阐明附子合并用药对地高辛在细胞内转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附子对P-gp的作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可能与作用时间有关;附子可通过调节ATP水平从而影响P-gp的外排功能。附子长时间作用(72 h)可能会促进地高辛的外排。附子可以提高Caco-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与Occludin蛋白的表达量,可能通过抑制细胞旁路途径减弱地高辛的吸收。结论:附子与地高辛合并用药时,可能通过减少吸收及促进外排来影响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附子地高辛P-糖蛋白紧密连接蛋白Caco-2细胞

    清脑降压片多组分定量控制及综合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马丹凤李静张传香李志平...
    50-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清脑降压片一测多评测定方法,同时测定其中11种成分含量,并构建其OPLS-DA、EM-TOPSIS法综合质量评价模型。方法:以Agilent Extend C18柱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同时测定18批清脑降压片中β-蜕皮甾酮、异钩藤碱、钩藤碱、黄芩苷、汉黄苓苷、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橙黄决明素、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其整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1种成分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良好(RSD<2。0%)。以汉黄芩苷为参照物,β-蜕皮甾酮、异钩藤碱、钩藤碱、黄芩苷、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橙黄决明素、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648 9、0。925 7、1。434 6、1。299 1、0。751 6、0。836 9、1。129 5、1。573 0、0。788 5 和 1。256 9;ESM 法与 QAMS 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结果显示不同批次清脑降压片质量存在差异;OPLS-DA筛选出黄芩苷、汉黄芩苷、丹酚酸B、红镰霉素-6-0-β-龙胆二糖苷和β-蜕皮甾酮等5种引起清脑降压片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清脑降压片的质量控制和整体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清脑降压片一测多评法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质量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补肾健骨口服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

    吴勇梅卿丽婷谢鲜丽梁志敏...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补肾健骨口服液中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等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him-pack GIST C18(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4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的线性质量范围分别是0。036 970~0。735 800 μg、0。205 400~4。108 000 μg、0。014 130~0。282 600 μg、0。004 853~0。097 060 μg;线性方程分别是 Y=2 513。700X-18。223(r=0。998 7),Y=2 165。500X+40。317(r=0。999 8),Y=2 480。400X+0。768(r=0。999 8),Y=3 845。800X+0。778(r=0。999 9)。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为补肾健骨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依据。

    补肾健骨口服液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