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袁长津

月刊

1672-951X

hnzyydb@163.com

0731-84828502,84365506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中医药导报/Journal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法规、报道中医药学术、科技成果情报、信息、动态、决策为办刊宗旨,面向广大医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响应面优化法制备"腾药"乳膏及其镇痛作用研究

    潘旭王洁煊曲舒显潘琦...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将"腾药"熥剂制备为"腾药"乳膏,并对比研究"腾药"熥剂和"腾药"乳膏的镇痛作用,为"腾药"熥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出"腾药"乳膏基质的最佳处方工艺,以乳膏的外观均匀性、离心稳定性、涂布延展性、耐寒稳定性、耐热稳定性5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腾药"乳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模型、热板法对比研究"腾药"熥剂和"腾药"乳膏的镇痛作用。结果:最佳"腾药"乳膏处方为载药量0。29 g,硬脂酸用量0。91 g,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0。50 g。"腾药"乳膏与"腾药"熥剂在醋酸扭体法中疼痛抑制率分别为28。77%、28。74%;甲醛致痛模型实验中"腾药"乳膏第Ⅰ相、第Ⅱ相小鼠平均累计舔足时间分别为28。83 s、36。00s;"腾药"熥剂第Ⅰ相、第Ⅱ相小鼠平均累计舔足时间分别为30。17 s、38。25 s;热板法实验中"腾药"乳膏痛阈提高百分率为90。54%,"腾药"熥剂痛阈提高百分率为69。87%。结论:"腾药"乳膏制备工艺可行,其镇痛效果与"腾药"熥剂相当。

    腾药乳膏熥剂响应面法镇痛作用

    QAMS多组分定量联合PCA、OPLS-DA及GRA分析法评价白花蛇舌草的质量

    蔡淑珍王晓虹王志刚孟向尚...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一测多评(HPLC-QAMS)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白花蛇舌草质量。方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5。0 µm,250。0 mm×4。6 mm),0。2%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芦丁为参照物,建立其与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2-羟基-3-甲基蒽醌、1,2-二羟基-3-甲基蒽醌、槲皮素、山柰酚、齐墩果酸、熊果酸、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校正因子耐用性考察。同时采用ESM和QAMS法测定收集到的16批白花蛇舌草中该13种成分的含量,再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化学计量学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13种成分方法学验证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2-羟基-3-甲基蒽醌、1,2-二羟基-3-甲基蒽醌、槲皮素、山柰酚、齐墩果酸、熊果酸、豆甾醇、β-谷甾醇与芦丁的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 0。948 9、0。703 3、0。782 4、1。135 9、0。584 5、0。800 5、0。893 3、1。068 3、0。740 6、0。864 0、0。674 5、0。542 4。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计量学方法显示16批白花蛇舌草聚为3类,呈现一定的产区差异。芦丁、车叶草苷酸、京尼平苷和齐墩果酸是影响白花蛇舌草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GRA法分析结果显示7个省中浙江和江西地区所得白花蛇舌草质量最优。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结合化学计量学及GRA方法可用于白花蛇舌草质量的综合评价。

    白花蛇舌草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质量控制

    基于自上而下构建方法的壮医医生报告结局概念框架

    周刊付宇蕾李汶玲林雪婷...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生报告结局(CROs),是医生对患者健康状态疗效评价的报告,是从医生的角度考察干预措施有效性、安全性和医生自身的满意度。根据壮医相关文献,借鉴西医患者报告结局(PROs)和中医CROs的研究方法,以"自上而下"的方法,壮医CROs作为核心,将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和医生满意度各领域与壮医特色指标相结合初步构成逻辑完备的框架,为建立有壮医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壮医疗效评价的客观化和现代化。

    医生报告结局壮医自上而下概念框架疗效评价

    傣医药在戒毒治疗中的运用

    李翔杨祎琳瞿发柱黄光辉...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片类药物成瘾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在傣医学中主要与毒品吸食后导致脏腑功能受损,四塔、五蕴功能失调有关;针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性疾病的治疗,傣医以先解后治,身心合一为治疗特色,综合运用内外治法,包括傣医解药疗法、睡药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口功疗法、整体疗法等,整体调节四塔与五蕴的功能与平衡,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独特优势。通过对傣医药在戒毒治疗方面的优势及疗效特点分析,探讨傣医药疗法在戒毒治疗中的合理定位,以期使傣医药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帮助吸毒者解除对毒品的身心依赖,为戒毒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治疗方法。

    戒毒成瘾性疾病傣医药阿片类药物

    头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张晏宁石娜刘凯朱崇田...
    86-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头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同型半胱氨酸(Hey)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rTM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S)评分及血清NSE、Hcy、BDNF、NGF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MBI评分、FMAS评分、FAC分级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FMAS评分、FAC分级均高于对照组(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NSE、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血清BDNF、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联合rTMS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NSE、Hcy水平和提高血清BDNF、NGF水平有关。

    脑梗死头针重复经颅磁刺激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同型半胱氨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基于医联体模式的揿针联合小儿推拿治疗青少年儿童近视的临床研究

    庄克清朱梓敬宋翔董灿...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医联体模式下揿针、小儿推拿、揿针联合小儿推拿3种不同方法治疗青少年儿童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5例青少年近视患儿随机分为揿针组(35例)、小儿推拿组(35例)及联合组(35例),揿针组予穴位埋植揿针,小儿推拿组采用小儿推拿揉法、指推法、擦法治疗,联合组予小儿推拿治疗后予揿针穴位埋植。观察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裸眼视力、近视屈光度等指标,并评价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揿针组脱落1例,其余两组无脱落。揿针组总有效率为70。59%(24/34),小儿推拿组总有效率为74。29%(26/3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联合组总体疗效优于揿针组、小儿推拿组(P<0。05);揿针组与小儿推拿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双侧裸眼视力、双侧近视屈光度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联合组双侧裸眼视力、双侧近视屈光度改善较揿针组、小儿推拿组更佳(P<0。05);揿针组、小儿推拿组治疗后双侧裸眼视力、双侧近视、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3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青少年近视患儿裸眼视力、近视屈光度,揿针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方法相较于单一揿针或小儿推拿疗法疗效更优。

    青少年儿童近视揿针小儿推拿医联体临床研究

    耳穴浅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肝气郁结型失眠症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杨晓琳杨庆镗梁小凤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耳穴浅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肝气郁结型失眠症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62例肝气郁结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组和综合组,各31例。rTMS组予以低频rTMS治疗治疗,综合组在低频rTMS治疗基础上同时予耳穴浅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评估PSG睡眠状况,并评定PSQI、HAMD 17、HAMA量表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rTMS组的76。67%(23/30)(P<0。05)。两组患者PSG睡眠状况、PSQI、HAMD 17、HAMA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综合组优于rTMS组(P<0。05)。结论:耳穴浅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改善肝气郁结型失眠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

    失眠症肝气郁结型耳穴浅针rTMS临床研究

    苓桂术甘汤联合针刺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朱俊娅覃莎娜刘璇刘小古...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联合针刺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促排卵后OHSS脾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充血容量、抗凝、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苓桂术甘汤治疗14 d,治疗组患者采用苓桂术甘汤联合针刺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卵巢直径、体质量、腹围、中医证候积分、血细胞比容(HCT)、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D-二聚体、血肌酐(Scr)变化,以及穿刺引流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引流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卵巢直径、体质量、腹围、中医证候积分、HCT、ALB、ALT、D-二聚体、Sc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卵巢直径、体质量、腹围、中医证候积分、HCT、ALB、ALT、D-二聚体、Sc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针刺治疗促排卵后OHSS脾肾阳虚证可促使临床症状改善,保护肝肾功能,改善低蛋白血症和血液高凝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苓桂术甘汤针刺

    和田地区宫颈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郭晓林姜德
    103-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宫颈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宫颈癌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宫颈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通过比较不同特征患者之间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寻求可能影响宫颈癌中医证型的因素。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宫颈癌患者共186例,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从高到低为肝肾阴虚证81例(43。55%)、肝经湿热证64例(34。41%)、肝郁气滞证25例(13。44%)和脾肾阳虚证16例(8。60%);年龄、入院症状项数、西医临床分期、妊娠及流产次数不同的宫颈癌患者之间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和田地区186例宫颈癌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区域性的宫颈癌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和田地区宫颈癌的中医辨证论治和早期干预提供思路。

    宫颈癌中医证型和田地区调查

    穴位按摩联合赋能教育在肠造口患儿家庭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李师孙瑛刘琴袁选花...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赋能教育在肠造口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肠造口患儿及其主要照护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共30对肠造口患儿及照护者。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赋能教育,比较两组患儿主要照护人的自我效能感、照护能力及患儿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照护人自我效能感及护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患儿主要照护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庭护理过程中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5/30),低于对照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赋能教育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儿主要照护人的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进而确保患儿的家庭护理效果与安全性。

    肠造口中医穴位按摩赋能教育家庭护理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