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枣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验案一则

    刘欣妍刘慧林陈鹏王群...
    1152-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案患者高龄,饮食不节后出现急性上腹痛,伴发热、停止排气排便,血清淀粉酶增高,现代医学诊断为"急性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在现代医学规范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脉证表现,曾予大柴胡汤、大承气汤加减清热通腑、内泻热结,但均未能有效改善麻痹性肠梗阻,并出现少尿无尿、喘憋气短、炎症指标持续攀高的情况,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予加强利尿、优化抗感染方案、运用中西医内外多种治法促进肛门排气排便,患者病情依旧无明显好转.依据中医标本缓急理论,结合病情进行动态施治,早期考虑为水瘀浊毒之邪顽抗盘踞于三焦,以十枣汤原方峻下逐水、荡涤三焦水瘀浊毒以治其标,配合红参浓煎固护正气、祛邪外出.十枣汤药后,患者排出大量宿便及水湿,小便通、胸腹畅快,诸症缓解.后期脾肾虚象显露,以茯苓四逆汤加减温阳伐饮,燮理三焦以培其本.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急性胰腺炎及麻痹性肠梗阻已治愈,胃肠功能恢复,取得了满意疗效.

    急性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十枣汤关格三焦峻下医案茯苓四逆汤

    益气活血托毒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脾肾气虚、湿热瘀滞证57例

    唐益文高瞻王雄周艳艳...
    1156-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托毒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脾肾气虚、湿热瘀滞证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 例Ⅲ型前列腺炎脾肾气虚、湿热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 例和观察组60 例.对照组56 例(脱落4 例)患者进行现代医学常规治疗.观察组 57 例(脱落 3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益气活血托毒方治疗.两组在治疗4 周后统计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量表总评分及单项评分、中医症状主次症积分;使用尿流率检测仪评估患者平均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改善状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液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水平;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前列腺液白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气活血托毒方联合常规现代医学治疗Ⅲ型前列腺炎脾肾气虚、湿热瘀滞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益气活血托毒方Ⅲ型前列腺炎常规西医治疗脾肾气虚湿热瘀滞

    温阳利水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的影响

    范照亮宋海玖王思博杨威涛...
    1161-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温阳利水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对患者心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影响.方法 2021 年1月至2023 年1 月承德市中医院内一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患者 304 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纳入对照组与联合组,各 152 例.对照组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行标准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阳利水方治疗,均治疗 4 周.比较两组治疗 4 周后疗效,治疗前、治疗4 周后心功能、RAAS、心脏重建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 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 周后两组左室短轴缩短率、6 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均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联合组更高(P<0.05).治疗4 周后两组血清肾素活性、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 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联合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 温阳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可调节RAAS,抑制心脏重建,进而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温阳利水方心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脏重建安全性

    延楝活络汤联合改良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疼痛阈值的影响

    李婧曹洋张艳珍
    1165-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延楝活络汤联合改良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talgia,PHN)的疗效及对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 将 130 例PHN患者分为 2 组,每组 65 例.对照组61 例(脱落4 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 60 例(脱落 5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延楝活络汤联合改良艾灸治疗.比较两组4 周的中医疗效.记录患者神经痛症状(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的改善情况,其中运用数字疼痛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测疼痛程度.测定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前列腺素E2、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水平.检测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水平,计算Treg/Th17.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阈值的变化.运用世卫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经 4 周的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痛症状(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神经痛症状(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的减轻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前列腺素E2、神经肽 Y 比治疗前低(P<0.05),β-内啡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比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的前列腺素E2、神经肽Y比对照组低(P<0.05),β-内啡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 Th17 比治疗前低(P<0.05),Treg、Treg/Th17比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h17 比对照组低(P<0.05),Treg、Treg/Th17 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后的疼痛阈值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WHOQOL-BREF各项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WHOQOL-BREF各项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延楝活络汤联合改良艾灸可有效提高PHN的疗效,显著降低神经痛症状,调节Treg/Th17 平衡,调节疼痛相关递质的分泌,提高患者疼痛阈值,改善生活质量.

    延楝活络汤改良艾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痛症状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疼痛相关递质疼痛阈值生活质量

    少阳经针刺联合桃乌通经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史桂荣李婷周杰
    1170-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少阳经针刺联合桃乌通经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80 例PDPN患者随机分为2 组,各40 例.对照组38 例(脱落2 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8 例(脱落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少阳经针刺联合桃乌通经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 周的临床疗效.使用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多伦多评分(Toronto clinical score,TCSS)评估患者周围神经痛症状.测定患者胫后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运用感觉神经定量测定仪(美国NEUROMETER CPT型)测定患者胫后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的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检测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水平.结果 治疗4 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的NRS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的NRS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患者TCSS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TCSS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4 周后,两组的胫后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均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组的胫后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的胫后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的CPT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的胫后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的CPT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4 周后,两组的 PGE2、IL-1β、TNF-α 均比治疗前水平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 PGE2、IL-1β、TNF-α比对照组水平低(P<0.05).结论 少阳经针刺联合桃乌通经方可提高PDPN的疗效,进一步降低神经痛症状和疼痛程度,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炎症反应.

    少阳经针刺桃乌通经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痛症状疼痛程度神经传导速度炎症反应

    逐瘀通下汤联合针灸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肠轴的调节作用

    汝苗孙春霞沈秋梦刘慧蕾...
    1175-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逐瘀通下汤联合针灸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肠轴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2021 年4 月~2023 年3 月入院的91 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5 例和观察组 46 例.对照组余42 例(共3 例脱落)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余 43 例(共 3 例脱落)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逐瘀通下汤联合针灸治疗.统计两组患者8 周的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运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来评估患者意识状态.使用修正创伤评分(pediatric trauma score,RTS)评估患者受伤程度.运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FIM)来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来评估患者的认知状态.测定患者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的水平.对比患者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C)、内毒素(endotoxin,ET)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为76.19%(32/42),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GCS、RTS比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RTS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FIM、MoCA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FIM、MoCA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PSV、RI、Vm的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SV、RI、Vm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AO、D-LAC、ET均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DAO、D-LAC、E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逐瘀通下汤联合针灸能够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功能状态,提高认知功能,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水平,可能与调节脑肠轴有关.

    逐瘀通下汤针灸创伤性脑损伤意识状态功能状态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脑肠轴

    胆夏通络方联合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赵士军刘世雄司国春董庆普...
    1179-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胆夏通络方联合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早期介入治疗的87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 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剩41 例(共脱落3 例)患者介入术后口服氯吡格雷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剩 41例(共脱落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胆夏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运用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对比两组的风痰瘀阻证的中医症候积分.使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使用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测定患者脑中部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外周血管阻力(PeSVR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SVR)、最小血流量(minimum blood flow,Qmin)的水平.检测两组血清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4 周的总有效率为 95.12%,高于对照组的 78.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主症、次症、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 MoCA、FMA 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FM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m、Qmin比治疗前大(P<0.05),SVR比治疗前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m、Qmin比对照组高(P<0.05),SVR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NSE、HCY、MBP水平比治疗前低(P<0.05),NGF水平比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SE、HCY、MBP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NGF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胆夏通络方联合针刺可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介入术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脑部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神经生长.

    胆夏通络方针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血流动力学神经损伤神经生长

    黄连解毒通路方联合通督补肾法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钱博文孟宪稳刘春艳罗娟...
    1184-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通路方联合通督补肾法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00 例AD患者分为 2 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剩47 例(脱落3 例),采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研究组剩 47 例(脱落 3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黄连解毒通路方联合通督补肾法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2 个月的疗效.运用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定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ADAS-Cog)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使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behavioral pathological assessment scale,AD-BEHAVE)评估患者的行为状态.使用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质量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quality of life,AD-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检测两组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 protein,Aβ)1-42、白介素(interleukin,IL)-1α、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S100β的水平.评估两组患者额叶、顶叶、枕叶的血流灌注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MSE比治疗前高、ADAS-Cog比治疗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MMSE比对照组高、ADAS-Cog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后AD-BEHAVE比治疗前低、AD-QOL比治疗前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D-BEHAVE比对照组低、AD-QOL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 Aβ1-42、IL-1α、HCY、S100B 比治疗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 Aβ1-42、IL-1α、HCY、S100β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额叶、顶叶、枕叶的CBF比治疗前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连解毒通路方联合通督补肾法针灸可提高AD的中医疗效,进一步提高认知功能和行为状态,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脑部血流灌注量,可能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有关.

    黄连解毒通路方通督补肾法针灸阿尔茨海默症中医疗效认知功能行为状态血流灌注量神经功能

    内热针联合推拿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刘国伟李娜白文博
    1188-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热针联合推拿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 80 例肩胛提肌损伤的患者分为2 组,每组40 例.对照组剩38 例(脱落2 例)进行封闭治疗.治疗组剩38 例(脱落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内热针联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2 周的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NPQ)的水平.检测两组上提和下旋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测定患者肩胛提肌起点、肩胛提肌止点的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的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 2 周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的评分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症、次症的评分比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 VAS、NPQ 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NPQ比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上提、下旋的ROM比治疗前大(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提、下旋的ROM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肩胛提肌起点、肩胛提肌止点的SR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肩胛提肌起点、肩胛提肌止点的SR比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 PGE2、β-EP 比治疗前大,IL-1β 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PGE2、β-EP比对照组升高(P<0.05),IL-1β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内热针联合推拿可提高肩胛提肌损伤的疗效,进一步减轻中医症状和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肩关节活动度,降低肌肉硬度,与调节疼痛介质有关.

    内热针推拿肩胛提肌损伤中医症状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肩关节活动度肌肉硬度疼痛介质

    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郝思佳王顺程笑菡付娅静...
    1193-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慢性疾病,针灸可有效减轻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归纳发现针刺可下调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水平,上调乙酰胆碱受体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强乙酰胆碱受体功能,保证神经肌肉信号传递正常,改善疲劳性骨骼肌无力;针刺可调节CD4+、CD8+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减少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改善免疫功能紊乱;针刺可下调白细胞介素促炎症因子、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水平,诱导免疫耐受或延迟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针刺可通过调节补体分子3 水平,减少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调节补体系统免疫功能、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症状.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多途径、多层面、多靶点的特点.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针刺作为单独治疗手段在重症肌无力中的疗效,多加关注艾灸干预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同时更深入地研究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为今后探索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和思路.

    针刺重症肌无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自身抗体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