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刘德富

双月刊

1003-4684

hgxb@mail.hbut.edu.cn

027-59750305 59750307

430068

武昌南湖李家墩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6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属综全性科技期刊,主要登载校内各学科有创见的学术论文。所涉学科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美术)、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社会科学、以及相应的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外语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IM轻量化技术的公装工程协同管理研究

    王露郭志坚孙贤斌刘涛...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方众多,协调配合工作量大,为解决过程中信息、数据源不统一、进度实时跟踪难等问题,以BIM轻量化技术为支撑,提出了一种用于公装工程多维协同合作的方法,并结合前端技术设计了用于公装工程数字化模型管理的展示网页.以广州某酒店公装工程为例,验证了 BIM轻量化技术下的协同管理模式可以打破项目各方受限于专业软件进行信息交互的壁垒,同时利用Web端网页的可视化可以直观的展现酒店公装工程项目的装饰效果以及各专业间的协作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项目高效协同的管理目标.

    BIM技术轻量化公装工程协同管理

    论《红楼梦》修辞格英译的语言制约

    肖家燕蔡珂韩琦朱露晴...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评析《红楼梦》霍译文和杨戴译文关于析字、谐音、藏词、委婉等九种修辞格的英译文和翻译方法,说明霍译文、杨戴译文都侧重于语义转换,且以直译、意译法,以及直译、意译混合法为主.研究结果一方面揭示了语言因素是制约二者翻译方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表明,《红楼梦》的英译研究需要文化、语言学等多元化视角,以阐释文学翻译的多种现象.

    比较研究英译《红楼梦》修辞格语言制约

    机电类文摘机助翻译的错误剖析

    余金菊杨佑文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基于CAT的摘要英译质量,对机电类论文英文摘要的机器译文进行了错误剖析,描述了机器译文在词汇错译、句法错译、以及篇章错译三大方面的典型错误形式.其错误原因主要与摘要中源语言句型复杂、专业术语较多以及中英文语言、文化差异有关.为了减少和避免上述错误,译者对译前、译后编辑以及对中英文语言、文化差异的掌握必不可少.

    摘要机电计算机辅助翻译错误剖析

    纽马克翻译理论视阈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研究

    胡朦朦黄广芳
    76-7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以纽马克翻译理论为指导,以《咬文嚼字》公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为语料,探究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研究发现,利用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有助于探究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

    纽马克翻译理论网络流行语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上帝之城》中"社会正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易雪飞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来解读《上帝之城》中教诲功能.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审美只是为文学的教诲功能服务的,"教诲"才是文学的本质属性.《上帝之城》被广泛认为是中世纪政治理论的起源.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分析发现:关于社会正义、财富的分配,奥古斯丁通过该作品对于世人的教诲至今对西方社会生活的影响仍然巨大.

    文学伦理学批评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社会正义

    基于GQFD的手持工具人机工程设计研究

    程文婷李慧Andreas Papenfuss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手持工具的用户使用体验,提出一种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质量功能展开(GQFD)与人机工程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手持工具的产品研发中.首先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观察用户行为并获取用户需求,并依据手持工具的人机工程设计原则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对应的设计要素;再运用GQFD构建设计质量屋,对用户需求与设计要素的相关关系度进行量化评价,分析设计要素重要度,从而明确重点设计目标;最后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重点设计目标进行分析设计,得到最终的设计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德国Prym公司的手工钳改良设计项目,设计结果不仅满足了用户使用需求,而且提升了用户体验,为手持工具类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手持工具质量功能展开人机工程灰色关联分析用户需求

    基于小学科学课程的STEAM教具创新设计

    朱震东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小学科学课程的STEAM教具创新设计方法,以提升儿童在科学学习中的兴趣和学习质量.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了 STEAM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课程的关系,并确定了 STEAM教具设计的重要性;接着采用德尔菲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相结合的方法,对儿童在科学课学习中的用户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构建STEAM教具体验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获得了各个变量的影响权重值排序,并根据影响权重值制定了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儿童拼装显微镜,提升了教具的可玩性、互动性和美观度.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德尔菲方法和SEM相结合,提高了用户需求获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STEAM教具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德尔菲法结构方程模型STEAM教具功能分析系统技术

    老年人健康监测产品接受性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

    黎文姬石元伍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探究影响老年人接受和使用健康监测产品的接受性因素,提出优化设计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构建老年人健康监测产品接受性评价体系,以某家用心电监测产品为例,选取老年用户组成评价小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老年用户对于该产品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评价结果为良好,而感知安全性和感知愉悦性评价结果为一般,尤其是在产品容错性和用户体验相关指标的评分较低.在设计时应更加关注老年人实际操作体验,提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引导性和容错性,帮助老年人更好地接受和使用健康监测产品.

    技术接受模型接受性评价健康监测产品产品设计

    基于符号学隐喻的趣味产品设计

    罗子纯余森林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隐喻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探讨隐喻设计与趣味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相关文献,梳理符号学隐喻及隐喻设计的相关理论,总结隐喻设计的思维路径和实施流程.再针对该流程的各不同环节分别研究如何增添趣味,即根据各个环节的特点,通过列举例证的方式归纳出一系列增添趣味的方法,针对性地提升隐喻设计的创意性和趣味性.最后以设计实践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根据隐喻设计流程,针对表达主题、来源与目标、符号的转换三个环节,施以不同的趣味表意方式,可以有效增添隐喻产品设计的趣味性,使产品表现形式多元化,从而提升产品与用户的良性互动关系.

    符号学隐喻设计产品设计趣味

    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马丹朱玉琳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北省59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依据湖北省2012-2021年统计年鉴和质量年度报告,从近年来湖北省产业结构变化态势和专业结构现状角度出发,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研究方法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以及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研究发现湖北高职院校专业覆盖面广,但也存在专业布点集中、专业设置同质化明显等问题.立足湖北实际,提出科学制定湖北省高职教育规划、健全专业设置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等建议,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保障.

    专业设置产业结构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