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黄从新

双月刊

1671-8852

mjwhu@whu.edu.cn

027-68755966

430072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武汉大学主办的以刊载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前瞻性论文为主、面向广大医学及相关学科科研工作者、介绍医学科研动态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接受校内外优秀医学论文,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分析胎膜早破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黄蒨徐竟琪徐荣田瑞雪...
    1349-1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倾向性匹配(PSM)的方法探讨胎膜早破(PROM)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在重庆市某妇幼医院分娩且有活产结局的5 656例单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通过倾向性匹配对基线特征进行1∶1匹配,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的差异.匹配前后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胎膜早破与新生儿不良结局之间的关联.结果:倾向性匹配后,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各纳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 531例,匹配后两组间协变量均衡(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早产[调整后的比值比(AOR)(95%CI):4.855(3.563~6.741),P<0.001]、低出生体质量儿[AOR(95%CI):2.648(1.862~3.831),P<0.001]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AOR(95%CI):2.073(1.576~2.745),P<0.001]的发生风险,但降低了巨大儿[AOR(95%CI):0.568(0.393~0.813),P<0.05]的发生风险.结论:发生胎膜早破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如早产、低出生体质量、高胆红素血症等.

    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倾向性匹配新生儿结局孕妇

    肺超声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在早产儿合并NRDS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评估价值

    杨依师体军潘非非梅欢欢...
    1358-1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肺超声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评估早产儿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进行X线、肺超声和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早产儿NRDS为研究对象,根据胸片检查可将患儿分为轻度组(Ⅰ~Ⅱ级,n=52)和重度组(Ⅲ~Ⅳ级,n=30),对所有患儿进行肺超声检查,计算肺超声评分,并测定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碱剩余(BE)].早产儿NRDS病情程度的因素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肺超声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患儿病情的诊断价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患儿母亲妊娠期并发症、胎膜早破、宫内细菌感染差异显著(P<0.05);轻度组肺超声评分为(28.64±5.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45±4.16)分(P<0.05);重度组pH值、PO2、BE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PCO2 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窒息、胎膜早破、宫内细菌感染、肺超声评分、pH值、PO2、PCO2、BE是早产儿NRDS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肺超声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联合诊断价值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肺超声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评估早产儿NRDS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价值,以其联合诊断价值最高.

    肺超声检查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对脑瘫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官霞李海峰王欣刚
    1364-1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对脑瘫患儿肺功能的改善程度.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2022年4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n=39)和常规呼吸训练组(n=37),常规呼吸训练组患儿行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测量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率(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指标,记录患儿最长发声时间(MPT)、平均肌力指数、最大肌力指数、平均吸气峰流速、最大吸气峰流速水平.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VC%、FVC%、FEV1%、FEV1/FVC、MVV%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C%、FVC%、FEV1%、MVV%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常规呼吸训练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MPT、平均肌力指数、最大肌力指数、平均吸气峰流速、最大吸气峰流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改善患儿的音量,增强其呼吸肌力及核心稳定性,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脑性瘫痪肺功能呼吸训练体外膈肌起搏器

    米卡芬净与卡泊芬净分别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疗效、安全性和药物经济学评价

    张佳瑞周景润曹裕孟王玲...
    1370-1373,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米卡芬净与卡泊芬净分别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疗效、安全性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3年4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不同从中筛选出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组(卡泊芬净组)123例、米卡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组(米卡芬净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药物经济学.结果:米卡芬净组和卡泊芬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37%和71.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卡芬净组和卡泊芬净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8.52%和14.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卡芬净组日用药金额中位数为384.0元,卡泊芬净组为912.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米卡芬净与卡泊芬净分别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用于治疗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两者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二者在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的情况下,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米卡芬净更具优势.

    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耶氏肺孢子菌肺炎药物经济学

    武汉市武昌区11 826例适龄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HP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李莹卢媛张燕刘婷婷...
    1374-1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统计武汉市武昌区2022年11 826例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分析本地区适龄妇女HPV感染的流行学特征及其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市武昌区2022年1月1日至8月7日接受免费宫颈癌筛查的11 826名适龄妇女作为对象,同时进行人工智能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初筛阳性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SPSS 27.0对HPV感染亚型检出率、不同年龄HPV感染亚型分布、不同亚型HPV感染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程度的关系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武昌区11 826名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HPV感染率为10.37%(1 226/11 826),15种HPV亚型中,感染检出率最高的前3位分别是HPV52(3.26%)、HPV58(1.46%)、HPV16(1.21%).武昌地区HPV检出率最高的年龄段为55~59岁,其次为30~34岁,感染HPV亚型前3位分别是52、58、16型.根据筛查程序共有487名妇女进行了阴道镜及子宫颈病理学检查,其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59人,HPV亚型感染率前3位分别是HPV16(45.76%)、HPV52(23.73%)、HPV58(15.25%).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多重HPV感染发生率7.75%(10/129),是单一HPV感染发生率 4.47%(49/1 097)的 1.73倍.结论:武昌区适龄妇女HPV感染率 10.37%,亚型检出率前 3位分别是HPV52、58、16 型,HPV感染发生的高峰年龄段为 55~59 岁及 30~34 岁,上述年龄段HPV感染的主要亚型为HPV52、58、16型,这3种亚型在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的检出率也最高,与既往国外报道的HPV18亚型是最常见致癌亚型略有不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多重HPV感染发生率是单一HPV感染发生率的1.73倍.

    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宫颈癌癌前病变

    二黄新伤软膏及芪藤软坚散结合康复训练对轻中度肩袖损伤患者疼痛症状、关节功能及等速肌力测试的影响

    王佳韩林希
    1380-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二黄新伤软膏+芪藤软坚散结合康复训练对轻中度肩袖损伤患者疼痛症状、关节功能及等速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骨科医院和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6例轻中度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3组,A组:35例,芪藤软坚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B组:35例,二黄新伤软膏结合康复训练治疗;C组:二黄新伤软膏+芪藤软坚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三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静息状态及治疗后活动状态下疼痛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肩部肿胀、刺痛不移、活动阻碍)、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CMS)]及等速肌力测试结果(60 °外旋峰力矩值、60 °内旋峰力矩值、60 °前屈峰力矩值、60 °后伸力矩值).结果:治疗后静息及活动状态下三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C组降低幅度大于A组、B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肩部肿胀、刺痛不移、活动阻碍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C组降低幅度大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60 °外旋峰力矩值、60 °内旋峰力矩值、60 °前屈峰力矩值、60 °后伸力矩值显著高于治疗前,且C组升高幅度大于A组、B组(P<0.05).结论:二黄新伤软膏+芪藤软坚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轻中度肩袖损伤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二黄新伤软膏芪藤软坚散轻中度肩袖损伤疼痛肩关节功能

    维生素D联合高剂量干扰素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

    黄威章子旭余海静
    1386-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维生素D联合高剂量干扰素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20年 5月—2023年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高剂量干扰素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充维生素D.比较两组皮疹、发热、抖动消退时间及疱疹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神经功能,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皮疹、发热、抖动消退时间及疱疹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73.33%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维生素D联合高剂量干扰素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肝功能,保护其神经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重症手足口病维生素D高剂量干扰素临床症状肝功能神经功能

    超声声学溶栓疗法在冠状动脉血栓栓塞治疗中的创新性应用及研究进展

    江智欣姜楠王治文郭瑞强...
    1391-1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不断升高,急性心肌梗死是其最严重的发病形式.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尽早开通冠脉循环,恢复心肌血供.微循环栓塞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尽早开通微循环对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质量至关重要.超声声学溶栓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包括微循环栓塞在内的血管内血栓栓塞,且在获得良好溶栓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望实现如冠状动脉微血管血栓的清除作用及终末循环功能的恢复,对于冠状动脉血栓栓塞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就超声声学溶栓疗法在冠状动脉血栓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探索、治疗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超声微血栓微泡冠心病溶栓治疗

    DNA甲基化与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周思齐温海燕
    1396-1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关节.骨关节炎致病机制复杂且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素可通过表观遗传修饰参与骨关节炎的发病和进展.DNA甲基化是一种稳定的CpG岛表观遗传改变,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单基因和全基因组甲基化的研究已经揭示DNA甲基化在骨关节炎病理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基因的表达调控,DNA甲基化修饰参与软骨细胞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生理病理过程.本文就目前骨关节炎相关的DNA甲基化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全面地了解骨关节炎病理所涉及的基因和分子信号通路,从而为临床骨关节炎的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骨关节炎DNA甲基化软骨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

    microRNA-124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耿佳庆方成志张丙宏
    1403-1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在动物、植物和一些病毒中发现的一类内源基因编码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其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微小RNA-124(microRNA-124,miR-124)在神经系统中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分化、促进轴突和树突分支及突触传递、抗神经炎症和抗凋亡等生物作用.现围绕miR-124与神经系统发育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核心病理生理过程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miR-124癫痫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抑郁症脑肿瘤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