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农业科学
湖南农业科学

邹学校

半月刊

1006-060X

hnnykx@vip.163.com

0731-84691322

410125

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892号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湖南农业科学/Journal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30多年来,始终把握时代脉搏,报道高新技术与农村实用技术,普遍受到不同层次读者和农民朋友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添加菜籽饼或菜籽油对植烟土壤差异代谢物的影响

    龙勇林叶春蔡凯艾永峰...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施用菜籽饼或菜籽油对植烟土壤代谢物的影响,采用拟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土壤差异代谢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未施用菜籽饼或菜籽油的对照土壤比较,施用菜籽饼筛选出43种土壤差异代谢物,施用菜籽油共筛选出9种.施用菜籽饼培养的土壤,土壤差异代谢物主要为谷氨酰胺、脯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亮氨酸、L-异亮氨酸、焦谷氨酸和赖氨酸 8 种氨基酸,上调表达 14.72~207.94 倍;施用菜籽油培养的土壤,土壤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油酸、油酸异构体、十六烯酸异构体、二十酸和海松酸 5 种有机酸,上调表达 1.73~225.97 倍,另有乳糖和松二糖 2 种糖类分别上调表达 3.12 和16.91倍.综合可知,施用菜籽饼增加土壤中氨基酸等高氮代谢物积累,施用菜籽油提高土壤中有机酸、糖等高碳代谢物积累.

    植烟土壤土壤培养菜籽饼菜籽油土壤代谢物

    湖南甘薯连作障碍缓解肥的筛选及其应用效果

    康世东黄艳岚张亚董芳...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湖南省甘薯主产区存在的连作障碍问题,研究以湖南省典型的酸壤型连作障碍地为试验区,以湘薯 203 和徐紫薯 8 号为试验品种,分别施用等效价的甘薯专用复合肥、丘陵旱薄地控钾型腐殖酸控释肥、平原地控钾型腐殖酸控释肥、腐殖酸复合肥、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菌肥A、生物菌剂B进行处理,比较分析了甘薯连作区施用不同类型肥料处理后甘薯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湘薯 203 试验中,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甘薯产量,其中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区的实际鲜薯产量可达 40.15 t/hm2,比专用复合肥处理的对照组增产 37.69%,生物总量增加22.63%,增产效果最显著;腐殖酸复合肥处理与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增产效果接近,鲜薯产量较对照提升 35.70%,生物总量增加 18.68%.(2)徐紫薯 8 号试验中,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区鲜薯实际产量可达 46.95 t/hm2,比专用复合肥处理的对照组增产 11.68%,生物总量增加 7.38%;腐殖酸复合肥处理区实际鲜薯产量较对照CK1 下降 5.04%,生物总量增加19.15%.(3)不同施肥处理改变了土壤地力情况,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或腐殖酸施用区甘薯对连作障碍地养分平衡利用的效果最佳;专用复合肥处理区虽然土壤养分明显增加,但是甘薯对养分的利用率并不理想.综上所述,施用以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殖酸复合肥这类含有机质的肥料处理对湖南甘薯连作障碍地鲜薯产量的提升最有效.

    甘薯肥效试验连作障碍鲜薯产量土壤养分利用

    一株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的马尾松内生菌分离及鉴定

    黄文静李珍夏永刚谭泽宝...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的菌株,在湖南省浏阳市采集了健康马尾松、感染松材线虫病但尚未死亡的马尾松以及感染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马尾松材料,从中分离得到了 27 株内生细菌进行杀线活性的测定,并对高效拮抗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感染但尚未死亡的松树分离得到的细菌H-4 都具有较高的杀线活性;在发酵液处理 48 h后,菌株H-4 的杀松材线虫活性最高,松材线虫校正死亡率和消解率分别达到 97.1%和 89.2%.综合考虑菌株H-4 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以及 16S rRNA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确定菌株H-4 为暹罗芽孢杆菌.

    松材线虫内生细菌暹罗芽孢杆菌

    不同大豆品种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除草活性

    李皓黄山柏振东韩进财...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大豆在种植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研究了 6 个不同大豆品种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除草活性.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土壤封闭法和茎叶喷雾法测定了其对稗草和苜蓿的化感作用,并挑选出除草活性最高的大豆品种浸提液进行除草活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试验中,在 0.01 g/mL浓度下,2701 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根长抑制率分别是 65.3%和 62.0%、对二者的芽长抑制率分别是 80.2%和 17.5%,湘 24 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根长抑制率为79.8%和 70.9%、对二者的芽长抑制率分别是 46.0%和 35.6%;土壤封闭试验中,在 0.01 g/mL浓度下,湘 24 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抑制率为 48.4%和 35.2%;茎叶喷雾试验中,在 0.01 g/mL浓度下,湘 24 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抑制率为67.0%和93.6%,2701 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的抑制率为76.4%和93%;除草活性物质追踪结果表明黄酮类次生代谢物质在浸提液中含量相对较高.由此可见,湘 24、2701 品种大豆乙醇粗提液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稗草化感作用除草活性LC/MS大豆

    不同含量茶皂素对福寿螺的毒杀活性测定

    刘东源崔丰锦章斯琦刘明...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找到高效且对环境污染小的福寿螺防治药剂,利用不同来源60%、90%和98%的茶皂素原粉分别配制7种浓度剂液,采用浸杀法测定各剂液对福寿螺的室内毒杀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来源茶皂素原粉配置的5.000、2.500、1.250、0.625、0.312、0.156、0.078 mg/L茶皂素剂液处理对福寿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杀效果,福寿螺死亡率随着浓度的提高和浸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以 5 mg/L茶皂素的效果最好,60%原粉配置的处理浸杀 60 h福寿螺死亡率达到 100%,而 90%、98%原粉配置的处理要浸杀 72 h福寿螺死亡率才达到 100%;3 组试验中,浸杀 72 h,5 mg/L茶皂素的毒杀效果(福寿螺死亡率 100%)均高于 8 mg/L四聚乙醛处理(72.5%~77.5%),而 2.5 mg/L茶皂素的毒杀效果(62.5%~67.5%)低于 8 mg/L四聚乙醛处理;茶皂素处理剂量过低对福寿螺的室内毒杀效果不佳.通过对 72 h处理的毒力回归分析,不同来源 60%、90%和 98%茶皂素原粉对福寿螺的LC50 分别为 1.27,1.21 和 1.37 mg/L.

    福寿螺茶皂素毒杀活性

    宁远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与思考

    祝琪雅刘英黄振国肖景峰...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调研和分析宁远县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宁远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策略和具体对策,以期为湖南省同类型县域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推动特色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力发展"名优村品",推动"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建设;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宁远县乡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面临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环境及土地约束、龙头企业引领不足、农业人才资源紧缺等问题.因此,提出宁远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布局和重点,具体对策包括完善要素供给,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加快平台建设,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引才、借才、育才"三管齐下",壮大乡村产业人才队伍等.

    乡村振兴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宁远

    湘西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黄祥芳吴文源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湘西州的实践厘清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湘西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发展路径.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为,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共享性来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湘西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下降,质量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地理标志侵权假冒问题凸显,维权比较艰难;地理标志农产品创新发展不够,多重价值挖潜不足;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主体参与不足,有效协作缺乏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湘西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完善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全方位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促进地理标志的创新运用,提升地理标志的多重价值;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主体的参与能力,促进多元合作.

    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业高质量发展湘西州

    药用百合种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罗成禹袁志涛刘海姣袁野...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合属物种被纳入《中国药典》并延续至今的有卷丹、百合、细叶百合 3 个种,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等功效.但药用百合在资源分布、主要成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百合药用起源和药用百合资源分布现状、主要特征性成分及药理、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用百合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种质资源特征性成分药理药用百合

    征稿启事

    前插1,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