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外语教学再符号化构建

    聂点点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成效不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协同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各种符号的方法,构建再符号化的多模态外语教学体系。该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口语主模态与教学形式的多模态化,并在课外活动中通过课件演讲、朗诵辩论、表演展示等形式实现多模态化。此外,教师、学习者、环境三方的多模态化协同合作与资源整合,使得各模态的优势与不足得到充分重视,实现多模态的相互补充与协同发展。分析结果表明,再符号化的多模态外语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能动力以及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具有明显效果,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多模态高校外语教学再符号化教学策略

    OBE理念下"综合英语"课程目标达成度与评价体系构建实证研究

    邵杨梅高伟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综合英语"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实证分析,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力图构建更加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学实验表明,在"外部评价+内部评价"模式下,评价结果具备一定公正性,后期可通过增加师生采访等方式,使课程评价体系更为完善。

    OBE理念综合英语课程评价达成度

    "中国叙事"视域下的数字化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路径

    徐卿汤洁
    104-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长期痛点。校本英语写作教学课程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寻求动态的持续化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字化多模态叙事乃至战略传播的需求,仍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国叙事)作为基本出发点,分析学界研究和实践教学现状,探讨该校本课程实践的核心特色。从课程开发背景、开发起点和目标、课程的落地探索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四方面出发,尝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推动"数字化多模态写作"命题在实践层面的新发展。通过后备人才培养,助力提升国家叙事传播力。

    中国叙事校本教学实践数字化多模态写作高校思政国家传播力

    《中国日报》融入"英语口语"课的实践与研究

    钟思美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的教学现状,本研究探讨了将《中国日报》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但也存在素材难度大和学生学习习惯不佳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进一步优化素材选择和教学设计,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长期培养。

    中国日报英语口语实践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英语专业教学的意义与举措探析

    贺海萍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贸、科技、信息等多种因素使得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地球村"。在这种环境中,英语在中国的外交、经济贸易、跨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尽管英语教育在中国已历经多年发展,其教学内容往往侧重英语国家的语言、传统和文化,而对中国本土悠久且灿烂的文化则有时未能给予充分关注与融入。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外语学习中的"失语症"问题,还能培养具有民族自信的英语专业人才,从而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英语专业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举措

    新文科背景下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陈华艳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背景下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机遇和挑战并存,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教授学生英美文学知识、训练学生文学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规避盲目文化崇拜,引导学生尊重各国文化差异,坚定文化自信并在实践中做到文明互鉴。文章试图从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方式创新等方面探讨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思政实现路径,以期对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综合英语课程为例

    陈洁怡乔世燕陈香梅郭文雅...
    119-12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和传播专业知识的主要阵地,而课程思政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综合英语在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是核心课程,课时学分较其他课程更多,内容覆盖范围更广,时间跨度更大,影响更深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西方文化、政治、思想等的交流碰撞广泛,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探索我国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情况,分析影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相关因素,并提供相应的优化途径,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力求提升外语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力求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综合英语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

    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现状及策略研究

    雷珊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强国政策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既要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和西方文化相关内容,也要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不同文化的异同,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更自信准确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文章从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公共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以及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公共英语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新文科背景下重庆地区高校外语教师跨学科研究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刘丽萍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跨学科研究能力具有高度紧迫性和必要性,这也是重庆区域经贸发展和重庆地方高校外语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此,文章将深入揭示重庆地区高校外语教师在跨学科研究方面的现状,解析影响外语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多元因素,并探索出与地方文化和教育环境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发展路径。

    重庆市跨学科高校外语教师新文科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实用综合教程2》的第七单元Passage B为例

    刘智琴张鹿鹿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以文秋芳教授为主导的团队经过不断地探索提出了结合中国英语教学国情的产出导向法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实验,该理论日趋完善,这为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理论支撑及新的教学活动设计。文章以实用综合教程2的第七单元的第二篇文章为例,贯彻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依据产出导向法的教学设计环节进行整个课堂活动的设计,探究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应用教学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