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旅游宣传资料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少林寺官网汉英翻译为例

    李白鸽贾岩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时代背景下,国内国际旅游是常见的娱乐方式,涉及的旅游景点不仅能够让人体验别样风光,还能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手段,传播中华文化,因此,提升蕴含传统文化的旅游景点相关介绍的译文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使用译者主体性翻译理论,以少林寺官方网站的中英翻译为例,分析少林僧团、禅宗祖庭、少林功夫板块部分译文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针对旅游文本,译者应该发挥译者主体性,译出合理得当,浅显易懂,易于文化传播,激发旅游兴趣的译文。

    译者主体性旅游翻译少林寺

    跨文化视角下的旅游英语翻译探究

    李松瑶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国内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促使旅游英语翻译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难题日渐突出。研究者应把握旅游英语翻译受到的语言差异、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影响,从跨文化视角合理运用音译、意译、增译、减译等英语翻译技巧,能够将原语简洁、生动地转化为目的语,减少语言冲突的同时,增进文化交流与沟通,做到高质量开展旅游英语翻译活动,取得理想的文化对外宣传效果。

    跨文化旅游英语翻译策略文化交流高质量

    基于时政汉英平行语料库的一词多译研究——以"问题"英译为例

    潘学权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时政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统计"问题"的不同"译法"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观察不同译法上下文语境,结合英文词典的解释,总结"问题"在时政语篇中翻译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翻译讲好中国故事,并为基于时政汉英平行语料库的一词多译提供借鉴。

    时政翻译汉英平行语料库一词多译

    汕尾市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与对策研究

    彭琼慧叶柳璇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准确、规范的景区公示语翻译对提升游客体验和树立良好景区形象至关重要。文章以广东省汕尾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景区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发现存在直译硬译、语法错误等问题。研究旨在提出改善对策,以提升翻译质量和树立景区国际形象,强调规范翻译流程对提升翻译质量和树立景区国际形象的重要性,并指出其对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景区公示语翻译汕尾市翻译质量对策研究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英译研究

    曲鸣裕迪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汉语广告英译过程中存在的词语不当、表述不清、忽视文化价值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引入功能目的论,突出翻译目的对翻译活动、翻译策略的决定作用,在连贯性、忠实性等原则引导下,使广告英译内容更加贴合原文含义,降低目的语受众的理解难度。在英译期间,还强调尊重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文化差异,将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应用到翻译中,使广告语更加生动活泼,言简意赅地介绍产品性能和特点,从而赢得更多目的语受众的认可,激发购买行为,达到最佳广告宣传效果。

    功能目的论广告英译表达能力修辞技巧指导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儒家文化融入家庭文明建设及英译外宣研究

    宋宗伟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家庭文明建设和儒家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建设和谐家庭的有益实践,也是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和家庭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探讨儒家文化如何融入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探究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及英译外宣策略,为建设和谐、文明家庭,践行文化自信提供有益借鉴。文章首先介绍了儒家文化和家庭文明建设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儒家文化与家庭文明建设的融合点,接着探讨了儒家文化的英译策略和外宣途径,最后总结了儒家文化融入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及英译外宣的意义。

    家庭文明儒家文化英译外宣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葛浩文《红高粱》英译本为例

    苏美桥谭月月汪洋王代情...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通过比较《红高粱》原著和葛浩文的译作,发现葛浩文在保持原著忠诚性的同时,灵活运用改写策略以满足目标读者群体的阅读期望。在此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显著影响被进一步凸显。本文基于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三个层面全面解析了这一现象。旨在探讨译者主体性的适应性选择和方言翻译之间的关联,并就"新兴的中国文化"这一课题给出答案,为中国特有的方言翻译研究开辟新的视野。

    译者主体性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走西口"民歌歌词文本翻译策略描写研究——以王宏印《西北回响》为例

    岳祥云林爱爱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西口"民歌反映了"走西口"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民族融合及区域文化交融,其歌词文本翻译策略研究对于西北文化外宣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文章以《西北回响》为个案,从中择选适切的民歌译例,对"走西口"民歌歌词文本进行翻译策略描写研究,以期对民歌"译出"这一较新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走西口"民歌歌词文本翻译策略

    "信息处理模式影响二语听力水平"的研究综述

    黄淑珩
    60-6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听力作为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一直是二语学习者的痛点。尽管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模式很早就被借鉴提出,但它们对二语听力水平的影响尚未达成统一定论。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重点转向如何培养与这两种信息处理模式相对应的技能,却未能弥补之前研究的空缺。文章对以往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梳理了当前存在的三种观点,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启示,以新视角继续当前的研究,为二语听力教学提供新思路。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交互型信息处理模式听力理解

    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基于体认语言学视域分析

    沈雪
    63-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大学英语少数民族班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带。目前,国内热火朝天的各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似乎都很少渗透进大学英语少数民族班的教学,其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一根难啃的骨头。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认知语言学是当下语言研究的主流。而本土化的体认语言学是在主流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很有可能成为未来语言学的顶流。为此,本文拟遵循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以"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为思考方向,以大学英语少数民族班为课堂,以《大学基础英语》为授课教材,试图探索大学英语(少数民族班)教学新策略。

    体认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少数民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