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工程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工程师
化学工程师

尚影

月刊

1002-1124

hxgcs@yahoo.com.cn

0451-82320208;89670725

150090

哈尔滨市香坊区衡山路18号

化学工程师/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向各大中小型石油、化工、医药、农药等行业的科研、企业、设计、贸易等单位发行。是科研及企业管理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位点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吴承明马泓坤孔德权罗妍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2-双(二苯基膦)乙烷,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双位点磺酸功能化季鏻盐离子液体([DPPE-PS][p-TSA]),并用于催化月桂酸和乙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月桂酸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催化剂用量为4.0wt%(基于月桂酸质量)、醇/酸比为8:1、反应时间为4h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月桂酸转化率可高达94.7%,并且[DPPE-PS][p-TSA]离子液体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催化活性未出现明显降低.

    离子液体酯化反应生物柴油月桂酸

    (E)-1,3-二茂铁基丙-2-烯-1-酮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杨晓凤赵梅梅高艳蓉杜漠...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E)-1,3-二茂铁基丙-2-烯-1-酮(1)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在KOH碱性条件下,乙酰基二茂铁(2)与二茂铁甲醛(3)在无水Na2SO4介质中经固相研磨合成产物(1),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优化并确定该反应的适宜条件为:无水Na2SO4用量为nNa2SO4∶n2=0.5∶1、KOH用量为nKOH∶n2=1.2∶1、物料摩尔比n3∶n2=2.2∶1.在该条件下,产物(1)的收率达到69.6%.最后,采用MTT法测试了产物(1)对荷尔蒙依赖性乳腺癌MCF-7和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产物(1)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29.03和28.23μM L-1),但对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该研究结果将为二茂铁基查尔酮类抗肿瘤分子的开发提供参考.

    二茂铁查尔酮固相合成抗肿瘤活性

    氮掺杂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黄玉亮潘昊鑫王超会张永...
    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碳化后的纤维素为基底,KOH为活化剂,尿素作为掺杂剂,采用热解法和活化法相结合成功制备了氮掺杂生物质多孔碳(N-PBCs),并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手段证明了所制备的N-PBCs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孔径结构和大量的缺陷结构.此外,基于N-PBCs的水系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最高比电容达到了230.1F·g-1(电流密度0.3A·g-1),当电流密度增加到10A·g-1时,其比电容量保持率仍高达84.7%.这为下一代新型储能器件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纤维素热解法活化法电极材料

    天然气输送管道用新型缓蚀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张闻林俊吴桐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降低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腐蚀速率,提高管道的运行效率,以植物油酸、多乙烯多胺和尿素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天然气集输管道用新型缓蚀剂XHT-1.以合成产物产率为评价指标,对中间产物X和最终产物XHT-1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缓蚀率为评价指标,对新型缓蚀剂XHT-1的腐蚀防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植物油酸和多乙烯多胺的单体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h时,中间产物X的产率最大(90.6%);当中间产物X和尿素单体摩尔比为1∶0.8、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4h时,新型缓蚀剂XHT-1的产率最大(98.2%).新型缓蚀剂XHT-1的浓度越大,缓蚀率相对就越大,当XHT-1的浓度为300mg·L-1时,缓蚀率可达到95.8%,缓蚀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认为,新型缓蚀剂XHT-1能够用于目标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腐蚀防护中.

    天然气集输管道腐蚀缓蚀剂合成条件性能评价

    雪莲口服液药渣残留化学成分中总多糖和总多酚的含量测定

    李琦王转梅李森王新宇...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预实验证明了雪莲口服液药渣中残有多糖及多酚类物质,为了充分利用这两种活性物质,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于雪莲口服液药渣中得到粗多糖,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多酚类物质,并用Folin-酚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多糖和多酚在2.5~17.5μg·mL-1浓度范围内均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1.40%、0.089%,RSD分别为1.85%、2.42%,作为二次利用产物,雪莲口服液药渣中总多糖和总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可作进一步研究.

    雪莲口服液药渣含量测定预实验多糖多酚

    HPLC-MS同时检测牛奶中喹诺酮和磺胺类药物的残留

    王军锋李安庞兴萍曹文玉...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确保牛奶质量,建立HPLC-MS检测牛奶中两种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ENR)、诺氟沙星(NOR)和1种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SD)残留量的实验方法.方法水相为0.1%甲酸水溶液,有机相为0.1%甲酸乙腈,优化质谱、色谱条件,外标法定量.结果混合标准品中ENR在10.00~100.0ng·mL-1浓度区间内、NOR在10.00~150.00ng·mL-1浓度区间内、SD在20.00~250.00ng·mL-1浓度区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 0.988、0.944、0.947.在 ENR、NOR、SD 加标浓度为 25、100、100ng·mL-1 的水平下,回收率均在 90%~10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分别为16%、9.4%、9.6%,方法检出限为8.48、2.09、1.87ng·mL-1,定量限为9.94、9.78、15.35ng·mL-1.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等优点,适合牛奶中喹诺酮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同时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喹诺酮类药物磺胺嘧啶牛奶

    正交实验优化-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谢璇杜明月赵娇娇葛璇...
    27-2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测定水中阿特拉津的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通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优化获得液液萃取条件.从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准确度、标准曲线及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在0.1~1.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回收率为96.1%~99.1%,相对标准偏差为4.3%~6.0%,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1,测定下限为0.08μg·L-1.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好,适用于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阿特拉津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正交实验

    SPE-UFLC-MS 法测定医药废水中8种四环素类抗生素

    高启宇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速液相色谱质谱(SPE-UFLC-MS)法测定医药废水中8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通过固相萃取条件优化,选择固相Oasis HLB萃取柱、净化剂为30%ZnSO4+20%K2[Fe(CN)4]溶液、稳定剂为1g·L-1的Na2EDTA、萃取pH值为8,获得最佳目标化合物萃取回收率.8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且检出限低于10ng·L-1,平均回收率为95.3%~106.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8.23%.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经实样测试,医药废水的调质池中除地美环素盐酸盐和二甲胺四环素盐酸盐外,其他6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可为医药废水抗生素类化合物检测提供借鉴.

    固相萃取超高速液相色谱质谱医药废水四环素抗生素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卡博替尼中的溶剂残留

    宋小飞王红芳王潞娜柴青叶...
    35-3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建立了卡博替尼原料药经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13种有机溶剂残留的分析方法.13种有机残留溶剂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对应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回收率在90.4%~107.8%%之间,9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4%~5.04%.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用于检测卡博替尼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

    气相色谱法卡博替尼有机溶剂残留质量控制

    黑臭河道水质监测及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姜海山冯杰孟凡伟徐文哲...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黑臭河道水体的治理效率,以某黑臭河道污水水样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取样点以及不同取样时间段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并采用"微孔曝气+生物质吸附材料+微生物菌剂"的组合工艺措施对黑臭河道污水进行了综合治理,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黑臭河道4个取样点不同时间所取水样的平均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浓度均达到轻度黑臭水体的标准,河道水质存在严重的污染现象.在曝气强度为250L·h-1、生物质吸附材料投加量为8g·L-1、微生物菌剂投加量为0.035g·L-1的条件下,经过"微孔曝气+生物质吸附材料+微生物菌剂"组合工艺处理后的河道污水水质指标显著改善,河道黑臭现象得到了消除,综合治理效果较好.

    黑臭河道水质监测水质指标治理措施组合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