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研究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化学研究与应用

胡常伟

月刊

1004-1656

chemra@sohu.com

028-85418495

610064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化学研究与应用/Journal 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化学类中文核心期刊,是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与四川大学合办的涉及化学学科各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编辑部设在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本刊旨在报道化学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对象是高校师生、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厂矿企业的技术人员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和情报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环境中碘代X-射线造影剂的去除技术

    祁那英李燕红蔡晓阳尤楠...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碘代X-射线造影剂(ICMs)是一种诊断药物,已被广发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现有污水处理的过程很难有效地去除ICMs,在水环境中ICMs常被监测到。尽管其本身毒性较低,但在水处理过程中会与氯、氯胺等消毒剂相互作用,形成有毒的副产物,如碘代三卤甲烷、卤代乙酸、卤代乙腈、卤代乙酰胺,对人类健康有害。因此,去除水环境中的碘化造影剂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 ICMs及其代谢产物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国内外ICMs去除方法(如生物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吸附技术、电化学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这些去除方法的优缺点。

    碘代X-射线造影剂去除方法水环境

    QuEChERS样品制备系统联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7种烟碱类杀虫剂残留

    朱丽丽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建立了 QuEChERS样品制备系统联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胺7种烟碱类杀虫剂的分析方法。7种烟碱类杀虫剂在0。005~0。8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1、0。009、0。007、0。005、0。009、0。006、0。012 μg·kg-1,三水平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7。4%~103。2%之间。此方法具有专属性好、检测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物种植土壤中微量烟碱类杀虫剂残留的监测。

    QuEChERS样品制备系统UPLC-MS/MS土壤杀虫剂

    AgPt纳米酶比色法检测尿酸

    薛佳欣谢田田庄贞静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两步法合成了 AgPt合金纳米颗粒,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为粒径大约为50 nm的AgPt合金纳米颗粒。所合成的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在过氧化氢存在下,可以催化无色的过氧化物酶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生成蓝色的氧化产物(ox-TMB)。对该材料的合成条件和模拟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最后,利用尿酸酶和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AgPt纳米酶之间的级联反应,以TMB为底物,构建了尿酸的显色传感体系。尿酸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150 μM,检出限为 2。4 μM。

    过氧化物酶纳米酶铂基纳米材料比色法尿酸

    氮掺杂蓝色荧光碳点探针测定替加环素

    郑丽丽蔡柔荧曹扬远翁少煌...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基于N-CDs为荧光探针的简便、有效且灵敏度高的替加环素(TIGE)荧光检测体系,用于注射用TIGE和人血浆样品中TIGE的定量分析。以一水柠檬酸和L-谷胱甘肽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合成了一种氮掺杂的蓝色荧光碳点(N-CDs),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表征。以N-CDs为荧光探针,进一步探讨N-CDs与TIGE的相互作用和猝灭机制。并用于注射用替加环素和人血浆样品中TIGE的定量分析。当TIGE浓度在0。1~25μg·mL-1范围内时,体系的荧光猝灭效率(F0-F)/F0与替加环素浓度(CTIGE)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方程为y=0。01923 CTIGE+0。07893,R2=0。993。根据3σ/S计算得出本方法检测TIGE的检测限为 0。092 μg·mL-1(n=13)。

    熔融法氮掺杂碳点荧光探针替加环素

    谷物及其制品中11种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的测定与分析

    侯广月徐志娇周莉莉李大为...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11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84%乙腈水溶液振荡提取,离心、氮吹,复溶,选择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目标化合物,以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11种真菌毒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1~2。0 μg·kg-1,定量限为0。4~6。0μg·kg-1。在三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4。5%~111。7%,相对标准偏差为0。85%~8。98%。应用本方法对小麦、玉米、大米、小麦粉等790批次典型谷物及其制品中11种真菌毒素污染水平进行研究,其中182批次谷物样品中检出真菌毒素,检出率为29%,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小麦粉有1批次样品检出玉米赤霉烯酮,检出率低于小麦样品的。

    谷物及其制品真菌毒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污染调查分析

    生物吸附剂改性栗蓬的制备及其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刘欣孙昊雪宋子琪吴冰...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间0。5 h。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栗蓬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条件,在改性栗蓬投加量0。8 g、Cr(Ⅵ)初始浓度20 mg·L-1、吸附时间60 min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率为61。8%。通过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实验表明,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为放热、熵减小的过程。

    栗蓬过氧化氢改性生物吸附剂铬(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微量元素

    张宏亮李相美梁汉贤郭晓铿...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分析了固体生物质燃料中微量元素样品前处理方式,确定了微波消解程序,给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各微量元素线性方程相关系数≥ 0。999,平均回收率在87。72%~109。49%之间。采用标准物质对方法准确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各元素测定值均在标准证书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59%~6。25%。通过7家实验室协同试验,给出了方法精密度。F检验和t检验表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生物质燃料微量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一种检测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三苯胺荧光探针

    姚叶林胡浩邓林龙薛蕾...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苯胺荧光探针TPAO。该探针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明显的溶剂致变色效应。通过溶剂极性经验参数ET(30)方法,确定了 TPAO的溶剂致变色效应与极性的相关性。基于TPAO对极性的高度敏感性,检测了 8种有机溶剂中水的含量,检测限分别低至0。0015%(v/v,1,4-二氧六环)、0。0016%(v/v,四氢呋喃)、0。0066%(v/v,丙酮)、0。016%(v/v,DMF)、0。043%(v/v,DMSO)、0。0043%(v/v,乙腈)、0。0040%(v/v,乙醇)、0。014%(v/v,甲醇)。此外,成功将TPAO用于国产白酒酒精度的测定。

    荧光探针溶剂致变色分子内电荷转移聚集诱导发光

    SLE-GC-MS/MS法检测酒中人造食品香料

    胡朝阳林松黄永辉潘城...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solid phase supporte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LE-GC-MS/MS)检测酒中人造食品香料环己基丙酸烯丙酯、乙基麦芽酚、反式杨梅醛、顺式杨梅醛、乙基香兰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过硅藻土固相柱支撑液液萃取(SLE)净化,乙酸乙酯洗脱定容后,采用ZB-1701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离子对定性,定量离子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人造食品香料在15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在5~1000 μg·L-1范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2~3。0μg·kg-1和4。0~10。0μg·kg-1,以三种阴性样品为基质,在不同添加水平下,5种人造食品香料平均回收率为85。7%~99。8%,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 1。7%~7。3%之间。

    人造食品香料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液体配位配合物催化合成对羟基苯乙酮工艺研究

    沈京华张念椿刘健斌张逸伟...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体配位配合物尿素/三氯化铝(Ur/AlCl3)同时作为催化剂与溶剂,催化乙酸苯酯(PA)弗瑞斯(Fries)重排以制备对羟基苯乙酮(p-HAP)。对比了一系列不同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Ur/AlCl3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与传统催化剂相比:Ur/AlCl3原材料廉价易得且自身物化性质稳定;反应过程无需添加其他组分参与反应,催化体系副反应程度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研究了不同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Ur/AlCl3循环使用次数等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验证了催化剂自身不同摩尔配比对其Lewis酸度及催化性能的影响。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Ur/AlCl3摩尔配比=0。6,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65 ℃,n(Cat。):n(PA)=0。5:1,收率92。3%。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确认。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后仍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弗瑞斯重排对羟基苯乙酮液体配位配合物尿素/三氯化铝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