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与粘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与粘合
化学与粘合

白雪峰

双月刊

1001-0017

xyxy@public.hr.hl.cn

0451-82639490 82608722

150040

哈尔滨市中山路164号

化学与粘合/Journal Chemistry and Adhesion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温环境下高透明聚氨酯胶粘剂制备与性能研究

    张坤王传伟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温下胶粘剂的黏附力减弱,影响其与被粘物表面的结合力.因此研究了低温环境下高透明聚氨酯胶粘剂制备与性能.将聚酯多元醇作为重要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将多种外加剂混合后制备高透明聚氨酯胶粘剂,分析低温环境之下稀释剂用量对聚氨酯黏度、压缩强度与剪切强度影响,测试低温时固化剂种类对于聚氨酯各项力学性能影响,以及低温时长、冻融循环对于聚氨酯拉伸强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稀释剂用量为20%时,低温环境中聚氨酯的黏度较高,压缩与剪切强度较稳定;选取复掺TDI+HDI固化剂后,聚氨酯在低温环境中的各项力学性能较高.低温处理6 h以后,聚氨酯保持稳定拉伸强度,耐低温性强,且经过70次冻融循环后,拉伸强度基本稳定,不会发生严重破坏.

    低温环境高透明聚氨酯胶粘剂压缩强度冻融循环

    桥梁混凝土裂缝修复用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改性效果研究

    曾军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环氧树脂胶在施工过程中具备适宜的黏度、流动性和可控性,从力学性能和导热率两个方面着手,分析桥梁混凝土裂缝修复用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改性效果.使用聚氨酯改变环氧树脂力学性能,添加氮化硼改变环氧树脂导热率.分析不同质量分数聚氨酯用量的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变化,以及不同质量分数氮化硼用量下环氧树脂的导热率变化.试验结果显示,聚氨酯用量为16%时,改性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与抗压强度、剪切强度最高,孔洞结构更均匀,应力分散效果较高;氮化硼用量为20%时,改性环氧树脂的热导率最适合改性环氧树脂,能够缓解环境对环氧树脂的影响;采用16%聚氨酯和20%氮化硼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后,环氧树脂修复桥梁混凝土裂缝后桥梁承载力更高.

    桥梁混凝土裂缝修复环氧树脂改性效果聚氨酯氮化硼

    玉米秸秆常压液化条件的研究

    于晶晶娄春华王慧晓杨雨鑫...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玉米秸秆(CS)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将不再以焚烧为主要方式,而是经过常压液化来实现生物质的增值转化,改善生态环境.采用单因素法,分别探讨了不同液化剂、液化时间、液化温度、液固比、催化剂对液化产率和液化产物中甘醇含量的影响,以优化其工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液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液化温度为160 ℃,液化时间60 min,液化剂为聚乙二醇400∶乙二醇(PEG400∶EG)=7∶3,液化剂与玉米秸秆的液固比为10∶1,催化剂选用浓硫酸时,液化效果最佳.

    玉米秸秆常压液化FTIRGC-MS

    树脂催化合成叔十二碳硫醇的研究

    徐虹吴绵园田勇胡永玲...
    64-6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叔十二碳硫醇是一种重要中间体.以四聚丙烯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树脂(NKC-9)作为催化剂和硫化氢反应得到叔十二碳硫醇.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对收率的影响,对比了全氟磺酸树脂催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NKC-9)是比全氟磺酸树脂更好的催化剂;循环5次实验后催化剂活性没有明显下降.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24 h,压力为1.0 MPa,反应温度为80℃.反应转化率为76.1%,选择性为96.1%.

    叔十二碳硫醇树脂催化剂合成

    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液稠化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栾贝贝王迪东黑伟
    66-7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压裂液用稠化剂的分子结构,筛选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为主链单体,1-乙烯基-2-吡咯烷酮与季铵盐类阳离子分别为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采用氧化还原类及重氮混合体系引发聚合反应,合成了性能优良的HPCP压裂液稠化剂,结合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优化了疏水单体及稠化剂的合成条件,并进行了压裂液体系的性能评价.结果显示稠化剂为四元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黏弹性、携砂性与破胶返排性,其较优的合成条件为35 ℃,pH=7,反应时间6 h,引发剂用量为0.4%(wt),疏水单体用量为1.5%(wt).

    聚合物压裂液稠化剂丙烯酰胺聚合反应

    镀刷防腐镀层对化工设备防腐的影响研究

    姜玉素迟爱丹郭美丽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够找出最佳的防腐镀层方案,降低化工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研究了镀刷防腐镀层对化工设备防腐的影响.以1045不锈钢作为防腐性能影响研究的基体材料,配制特殊镍溶液、工作镀液并将其涂刷到基体材料上,制备出镀刷防腐镀层.通过腐蚀浸泡实验和电化学实验评估防腐镀层在化工设备上的实际效果和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基体,镀刷防腐镀层的单位面积腐蚀失重量增长较为缓慢,甚至在某些阶段趋于稳定,这反映了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防腐镀层在整个腐蚀过程中都保持较低水平,且相对稳定.防腐镀层腐蚀后,存在轻微的腐蚀痕迹,但结构组织整体保持得相对完整.镀层后,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说明耐蚀性能得到提升.

    镀刷防腐镀层化工设备电刷镀液配制防腐影响

    水滑石负载钯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韩玉水白雪峰
    76-7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滑石类化合物以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可调节的化学组成,在催化剂载体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为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负载型纳米钯基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产品选择性,目前己被广泛应用于催化脱氢、加氢、氧化、碳-碳耦合等反应.综述了近年来水滑石负载的钯基催化剂的研究近况及应用前景.

    水滑石钯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应用

    以槲皮素为先导化合物的抗癌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郭润发贾雪姜亚玲翟广玉...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槲皮素是天然抗氧化剂,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等植物中,可调节众多与疾病进展有关的细胞内外信号通路,刺激免疫系统,清除自由基,调节酶活性,改变有丝分裂周期,抑制、逆转或延缓肿瘤的发生.然而,槲皮素的生物利用度低,这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方法设计和合成新的槲皮素衍生物,以改善其不利因素,进而发挥其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目前,已经合成了许多性能优良、溶解性能好、生物利用度高、代谢稳定、毒副作用小、抗癌活性显著的槲皮素衍生物.综述了近年来以槲皮素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重点讨论了具有抗癌活性的槲皮素衍生物,为槲皮素衍生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槲皮素衍生物合成抗氧化抗癌生物活性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李微杨光姜瑞婷张玥...
    85-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温等离子体(LTP)技术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表面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对材料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阐明了改性后的应用.首先,总结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材料的不同方法.最后,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改性方面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总结.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改性材料等离子体聚合

    热熔胶粘接工艺现状

    吴倩凌甲昊徐鹏程张佳瑶...
    88-9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各个领域对粘接需求的增加,具有易上胶、粘合迅速、固化快、黏度高等优点的热熔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何提高热熔胶的使用性能一直是行业内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热熔粘接工艺的优化对提升整体粘接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研究,旨在从热熔胶的粘接工艺现状进行论述,以期为更好地使用热熔胶提供有益的借鉴,为热熔胶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热熔胶粘接机理粘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