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基础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

林红

半月刊

1002-3275

JCJY@chinajournal.net.cn

0771-5620819

530023

广西省南宁市建政路37号

基础教育研究/Journal Elementary Education Studi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研究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教研员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及时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交流全国各地教改经验和成果,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学术性、实用性、可读性相融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社会性科学议题研究可视化分析

    夏奕迅赵俊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性科学议题(SSI)逐渐成为学术界热门研究领域。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总库收录的280篇与社会性科学议题相关的有效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6。2 R4和Excel 2021等数据分析软件,对国内社会性科学议题研究的年度发文量、期刊来源、作者合作关系、核心作者群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国内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社会性科学议题CiteSpace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提炼与申报的要诀之见

    韦兰明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提炼应做到三点,一是"题"要"鲜",即主题鲜明、题目新鲜、符合题目范式;二是"框"要"实",即思路框架要符合主题要求、适合装下教学改革的内容、形成体系;"点"要"特",即总结和归纳概括的观点应反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特点。申报书中成果简介的成果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和成果创新点,以及成果应用及效果等各栏目要求填写的内容不同,在成果中发挥不同功能,申报者应准确理解申报书填写的要义和要求,正确填写申报书和撰写成果报告。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奖申报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及策略研究

    柳海荣柳洁
    10-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育的振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校本课程作为乡村学校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存在一些困境,如学校、教师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解读和落实不到位,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薄弱,校本课程开发和执行力度欠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足,校本课程资源利用不到位,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乡村振兴政策为依据,基于校本课程的功能,围绕小学生发展的目标,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组建骨干教师团队,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开发校本课程,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乡村振兴乡村学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基于利益攸关者视角的学校手机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杨丽敏赵颖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是学校手机管理制度的利益攸关者,文章基于利益攸关者的校域手机管理制度建构理论进行逻辑分析,并提出手机管理制度制定的建议,即制定家校共育、师生参与的政策协商制度,制定学生自我管理、教师管制、家长参与协调的制度,建设校域数字化基础设施并建立管理制度,提升家长和学生的数字化素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手机管理利益攸关者视角心理健康数字素养

    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实践路径

    张琰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光辉篇章。延安精神永不过时,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持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要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让延安精神走入校园、走进课堂。学校教育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基于学生全面发展、民主教育、实践教育的维度,培养具有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

    延安精神民主管理理论联系实际

    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内涵阐释、价值向度与培育路径

    董雨嘉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育家精神是对新时代优秀乡村教师精神特质与整体风貌的人格化、具象化表征。文章将乡村教育家精神概括为振兴乡村、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淡泊名利、身正为范的道德情操,依乡而教、润物无声的育人智慧,不畏艰苦、革故鼎新的躬耕态度,捧心乡教、献爱乡童的仁爱之心,守望乡土、移风易俗的弘道追求。乡村教育家精神具有重塑师道价值体系、引领教师队伍建设,重振乡土文化教育、深化乡村教育革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筑牢教育强国根基的价值意义。乡村教师应厚植乡土情怀,规范师德行为,强化榜样示范,引领潜精研思,鼓励共建共享。

    乡村教育家教育家精神内涵阐释价值向度培育路径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刘雨函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融入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有利于打破传统连续性教育观念,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遇、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为小学课程的动态生成与开放提供重要保障。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实现路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学校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思维方式,学生需全身心参与学习。

    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小学教育

    听觉口语法教学对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实施效果研究

    陈兴艳
    31-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听觉口语法教学的实施对于听障儿童而言,不仅是其发展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而且是其全人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听觉口语法教学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并注重训练共同体的作用,语言在听觉刺激中的作用,听障儿童的听觉管理。文章结合听障儿童的具体案例教学分析,认为听觉口语法教学对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提供了充分保证,教师应运用好这一方法,以有效帮助听障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听觉口语法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

    基于核心素养落地的量感培养策略探究

    李冰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加了量感这一新的概念,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长度单位的相关教学为例,探究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即梳理课程结构,整体设计关于量的教学;通过单位量的感知,建立单位量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建立累加量感;通过估测活动,助力量感生成;开展具身学习活动,丰富量感体验。

    小学数学量感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献综述

    张忠美妥洪岩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分析已有的对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得出当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和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相互促进和融合的建议。

    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