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范利

双月刊

1674-3245

plabjyx@301hospital.com.cn

010-66936963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WIM取栓技术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应用

    胡月龙赵曙光杨国瑛崔涛...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颅内支撑导管辅助 Solitaire 支架取栓抽吸技术(SWIM)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 2020 年 11 月~2022 年5 月收治的90 例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观察组给予SWIM取栓术,对照组给予单纯支架取栓术。术后,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治疗分级标准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1 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缺损情况,Barthel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1 周检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β蛋白(S100β)]水平;术后随访 3 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946,P<0。05)。术后 1 周,观察组 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较对照组低[(5。37±1。09)分 vs。(6。24±1。22)分、(6。03±0。92)ng/ml vs。(8。18±1。17)ng/ml、(0。27±0。07)ng/ml vs。(0。35±0。09)ng/ml],观察组Barthel评分、BDNF水平较对照组高[(79。06±8。72)分vs。(69。14±8。09)分、(4776。51±508。65)pg/ml vs。(4022。39±425。3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7、9。690、4。707、5。594、7。630,P<0。05)。术后 3 个月,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34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549、0。714,P>0。05)。结论 SWIM取栓术能够较好恢复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的血流灌注,改善其神经缺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可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颅内支撑导管血管再通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小血管病总负荷的影响

    崔瑜张沐源孟清丽高欢...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CSVD总负荷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2022 年 11 月承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CSVD患者242 例,根据CSVD 总负荷评分进行分组,0~2 分为低负荷组,3~4 分为高负荷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红细胞沉降率(ESR)、尿酸(UA)、肌酐(Cr)、Hcy水平,分析影响CSVD 总负荷的风险因素,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Hcy水平与CSVD总负荷的相关性。结果 低负荷组共 115 例,高负荷组共 127 例。高负荷组年龄、TC、LDL-C、UA、Hcy水平均高于低负荷组[(66。81±10。23)岁vs。(60。28±11。40)岁、(4。96±1。18)mmol/L vs。(4。54±1。02)mmol/L、(3。36±0。97)mmol/L vs。(3。04±1。01)mmol/L、(308。84±48。61)μmol/L vs。(292。79±50。04)μmol/L、(14。78±3。91)μmol/L vs。(13。64±4。04)μmol/L],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占比均高于低负荷组[(79。53%vs。50。43%)、(72。44%vs。53。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6、2。948、2。513、2。529、2。229,χ2=22。667、9。76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LDL-C、Hcy水平升高为 CSVD总负荷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cy 水平与 CSVD 总负荷呈弱正相关(r= 0。028,P=0。013)。结论 年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可影响CSVD总负荷,关注Hcy水平,早期干预可能优化CSVD的防治方案。

    脑小血管病同型半胱氨酸核磁总负荷影响因素

    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吴延华郭江涛赵广珍李艳...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12 月于北京市隆福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经影像学等临床检查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36 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136 例为健康对照组。统计两组对象的一般资料,并比较两组IL-1β、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患者预后与IL-1β、TNF-α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IL-1β、TNF-α水平明显上升,而观察组患者进入恢复期后,IL-1β、TNF-α水平回落[(1。35±0。22)pg/ml、(4。03±0。43)pg/ml、(3。06±0。43)pg/ml;(1。18±0。14)pg/ml、(4。32±0。34)pg/ml、(3。31±0。38)pg/ml],与急性期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与患者脑梗死程度与IL-1β、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L-1β、TNF-α水平升高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IL-1β、TNF-α升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诊断效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58、0。768,对应灵敏度分别为 82。43%、65。13%,特异性分别为 68。59%、94。11%;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 0。89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3。72%和 94。13%。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升高,二者对于脑梗死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及诊断价值,但二者联合的预测诊断效能更好,可在临床应用。

    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急性期脑梗死预后

    基于LASSO回归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联

    薛晶晶王海涛贾会肖春红...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体检人群数据库,通过最小化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算法筛选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键因子,并探索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诊断价值,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HB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联及关联强度。方法 采用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体检中心体检数据,以2014 年体检人群资料为队列随访基线,以 2020 年为随访时间终点,随访事件结局为该人群新发颈动脉斑块,利用LASSO回归算法筛选颈动脉斑块影响因素,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B与颈动脉斑块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 977 名未患有颈动脉斑块的体检人群,经过6 年体检定期随访,随访新发颈动脉斑块326 例,累计患病率为33。4%。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年龄和吸烟等 9 个变量时,模型均方根误差最小,其对应的λ =0。0113,LASSO回归模型筛选变量通过ROC预测新发颈动脉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762。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一步验证血红蛋白是颈动脉斑块发病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结论 体检人群高水平血红蛋白可能与颈动脉斑块发病相关,应重点关注中老年体检人群血红蛋白水平,提示较高的营养水平的人群是防控颈动脉斑块新发的重点人群。

    最小化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算法血红蛋白关联研究队列研究

    基于NHANES数据库低氧重叠综合征与心血管病的关联性研究

    胡佳朱晓庆陈韬王泓森...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5 年~2008 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共 7 716 名参与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是否存在OSA、COPD分为 4 组:无OSA及COPD组(n=3 072)、单纯OSA组(n=4 062)、单纯COPD组(n=180)、OS组(n=402)。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探究OSA、COPD及OS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同时探究OSA、COPD和OS与年龄、性别、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关联性。结果 相较于无OSA及COPD组,OS组心肌梗死(OR=2。85,95%CI= 1。94~4。21)、充血性心力衰竭(OR=4。32,95%CI=2。73~6。84)、心绞痛(OR= 3。07,95%CI= 1。92~4。91)、卒中(OR= 2。52,95%CI=1。61~3。97)、冠心病(OR=3。1,95%CI=2。22~4。31)及总体心血管疾病(OR=3。43,95%CI=2。54~4。63)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单纯OSA症状人群中卒中发生率为无OSA及COPD组的 1。46 倍(OR=1。46,95%CI=1。07~1。99),充血性心力衰竭(OR=3。27,95%CI=1。77~6。07)、冠心病(OR=1。68,95%CI=1。03~2。73)和总体心血管疾病(OR=1。93,95%CI=1。25~3。00)的风险也显著升高。未观察到单纯OSA症状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的相关性。OSA、COPD及重叠综合征与总体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关联在各亚组人群中稳定。结论 OSA-COPD综合征与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卒中、冠心病及总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存在显著相关性。监测及控制OSA-COPD重叠综合征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心血管疾病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宋文廉崔颖肖家军孙飞...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蚌埠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HF患者 97 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分组,对照组 51 例,观察组 4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 78。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179,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较对照组更高[(50。99±4。24)%vs。(43。56±4。7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较对照组更低[(54。15±1。33)mm vs。(58。39±2。12)mm、(35。66±2。65)mm vs。(40。32±2。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31、11。650、9。605,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779。59±59。71)pg/ml vs。(1157。59±80。5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1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7。39%,稍高于对照组 9。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199,P>0。05)。结论 AHF应用rh-BNP治疗,有利于改善心功能,促进疗效提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三联抗生素糊剂联合浓缩生长因子治疗对年轻恒牙血运重建的影响

    郭洁高尔东胡姝娥赵文君...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联抗生素糊剂(TAP)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治疗对年轻恒牙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6 月~2021 年 6 月收治的 154 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CGF组(n=77)和血凝组(n=77)。血凝组患者采取TAP联合血凝块支架治疗,CGF组采用TAP联合CGF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咬合力及炎症指标水平。结果 CGF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凝组(93。51%vs。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3,P<0。05)。CGF组术后 6 个月时牙根长度[(8。58±0。22)mm vs。(8。49±0。24)mm]、根管壁厚[(2。98±0。27)mm vs。(2。83±0。26)mm]和咬合力[(56。09±8。02)kg vs。(49。28±8。49)kg]明显大于血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35、3。596、4。092,P<0。05)。CGF组术后3 个月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3。21±1。21)pg/ml vs。(4。06±1。16)pg/ml]、白细胞介素-6[(12。26±1。86)pg/ml vs。(13。49±1。93)pg/ml]及肿瘤坏死因子-α[(4。21±1。05)pg/ml vs。(5。09±1。21)pg/ml]水平低于血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3、3。937、3。891,P<0。05)。两组患者术后牙龈红肿、填充物脱落、根尖周炎复发率、牙体变色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联合CGF支架应用于年轻恒牙血运重建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牙根发育,提高牙齿咬合力。

    血运重建牙髓坏死三联抗生素糊剂血凝支架浓缩生长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右美托咪定不同目标镇静深度效果观察

    张龙卢生芳李长风许平...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IPPV)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不同镇静深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2023 年 3 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 136 例,其中对照组 40 例给予常规药物及 NIPPV治疗;镇静 A 组 48 例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微量泵静脉泵入,以Ramsay镇静评分 2~3 分为目标调整剂量;镇静B组48 例盐酸右美托咪定以Ramsay镇静评分3~4 分为目标调整剂量。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24 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3 组患者NIPPV开始后 24 h内上机时间、痰液量、右美托咪定用量;比较 3 组患者插管、谵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 组患者RR、MAP、H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镇静A组、B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B组HR低于镇静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A组、B组上机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B组右美托咪定用量高于镇静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痰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管插管率、谵妄发生率均高于镇静A组、B组,镇静B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和镇静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无创通气时采用右美托咪镇静可明显改善患者依从性,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谵妄,以Ramsay镇静评分 2~3 为目标调整剂量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右美托咪定镇静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变更主管、主办单位的通知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
    66页

    阻力呼吸器训练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命质量

    李丹胥丰恺徐萍欧玉凤...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阻力呼吸器训练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命质量的改善。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1 年 7 月~2022 年 9 月收治的肺癌术后的患者 144 例,根据训练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 72 例。观察组采用阻力呼吸器进行呼吸训练,常规组使用传统呼吸训练方式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和生命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4。72%)高于常规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57,P<0。05)。观察组癌因性疲劳躯体症状轻度疲乏、中度疲乏、重度疲乏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25。00%vs。41。67%、22。22%vs。37。50%、8。33%vs。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4。012、4。516,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70。10±7。44)分、角色功能(68。03±11。11)分等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阻力呼吸器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降低患者的由癌症引起的疲乏感,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阻力呼吸器肺癌癌因性疲乏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