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范利

双月刊

1674-3245

plabjyx@301hospital.com.cn

010-66936963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的影响

    于芳薛明月吉飞跃何婷媚...
    295-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 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收治的110 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55 例)和对照组(无创呼吸机治疗,55 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Tre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96。36%vs。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6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re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h17、Th17/Treg水平下降,且观察组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Th17、Th17/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3。64±1。12)%vs。(2。89±1。03)%、(2。32±0。52)%vs。(3。44±0。64)%、(0。64±0。11)vs。(1。19±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5、10。073、9。39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动脉氧分压(PaO2)、第 1 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氧化碳弥散容积(DLCO)水平显著上升,且观察组FVC、PaO2、FEV1、DLCO水平高于对照组[(2。99±0。76)L vs。(2。35±0。51)L、(84。64±12。38)mmHg vs。(75。36±11。65)mmHg、(2。59±0。52)L vs。(2。11±0。49)L、(73。46±8。64)%vs。(67。85±8。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86、4。048、4。982、3。50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9。09%vs。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9,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Th17/Treg平衡,提高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性加重肺功能

    影响慢性肾衰竭CRRT患者细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杨柳王改侯媛
    299-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肾衰竭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12 月~2022 年12 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CRRT治疗的1 000 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记录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例数,分析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将细菌感染患者 267 例设为观察组,余下未感染患者 733 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将有差异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慢性肾衰竭CRRT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 000 例慢性肾衰竭CRRT治疗患者,共发生细菌感染 267 例(观察组),发生率为 26。70%;未发生细菌感染 733 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治疗时间、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合并心力衰竭、留置静脉导管、血红蛋白(Hb)及血清白蛋白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23、5。463、8。631、5。043、8。898、8。052、4。861、8。658、4。80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65 岁、≥1 年治疗时间、BMI<20 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留置静脉导管、糖尿病肾病、Hb<70 g/L及血清白蛋白<30 g/L为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CRRT治疗过程中出现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CRRT患者年龄、治疗时间、BMI、合并糖尿病与心力衰竭、留置静脉导管、糖尿病肾病、Hb及血清白蛋白均可影响细菌感染的发生,临床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干预方案,预防细菌感染。

    慢性肾衰竭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细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单核细胞计数联合降钙素原对老年患者血流感染的早期预警作用

    王超王子都周玉那鹏...
    303-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患者血流感染的早期预警标记物。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8 年 8 月~2022 年 8 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疗中心就诊的209 例>65 岁疑似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感染情况分为血流感染组、非血流感染组,并对此两组发热 6 h、第 2 和 14 天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常规等生物标记物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老年患者血流感染预警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早期预警老年患者血流感染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209 例患者,非血流感染组 142 例,血流感染组 67 例。单因素分析中发热 6 h内血流感染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及计数显著低于非血流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PCT水平显著高于非血流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第 2 和 14 天血流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非血流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PCT(OR=6。008,95%CI=2。863~12。611,P<0。001)联合单核细胞计数(OR=4。468,95%CI=1。708~11。687,P=0。002)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9(0。705~0。852),P<0。001,灵敏度为0。820,特异性0。670,阳性预测值0。782,阴性预测值0。872。结论 PCT升高联合单核细胞计数下降可在发热 6 h内预警老年患者血流感染。

    老年患者血流感染生物标记物早期预警

    TPO-Ab、FT3/FT4比值、TBiL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孙娟韦玉刘赟煜
    309-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的比值(FT3/FT4)、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 年3 月~2023 年5 月在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124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 3 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为良好预后组(82 例)和预后不良组(42 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PO-Ab、FT3/FT4 比值、TBiL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并且构建患者不良预后预测模型,模型准确度以ROC曲线判断。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两组患者年龄(OR=2。045,95%CI=1。159~3。608,P=0。014)、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OR=1。805,95%CI=1。058~3。079,P=0。030)、TBiL(OR=0。620,95%CI=0。418~0。922,P=0。018)、FT3/FT4(OR=0。244,95%CI=0。088~0。679,P=0。007)、TPO-Ab(OR=3。242,95%CI=1。312~8。009,P=0。011)均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公式:Logit(P)=-42。915+0。715×年龄+0。591×NIHSS-0。477×TBiL-1。409×FT3/FT4+1。176×TPO-Ab。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95%CI=0。991~1。000-,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0。963,Youden指数为0。963。结论 TPO-Ab、FT3/FT4 比值、TBiL水平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比值血清总胆红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晶卫淑娟梁娜田丹丹...
    313-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 年4 月~2023 年4 月于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治疗的AL患者143 例。输注标准为血小板计数≤10×109/L,一般情况稳定,或血小板计数>10×109/L,但有明显出血征象。均输注单采血小板,以血小板增加指数结合出血改善情况判断疗效。对患者性别、年龄、血型、白细胞(WBC)计数、AL类型、输注次数、血小板库存期、是否存在发热、感染、脾大、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143 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次数 2 167 次,其中无效输注 47 例(无效组),有效组 96 例。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性别、年龄、AL类型、血型、血小板库存期及是否进行骨髓移植、是否存在DIC输注有效和无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计数、输注次数、脾大、发热、感染、使用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WBC>50×109/L、输注次数>5 次、脾大、感染为发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独立风险因素(OR=1。531、1。736、1。136、2。010,P<0。05)。结论 WBC异常升高、脾大、感染及多次输注患者更易发生血小板无效输注,应及早采取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白血病血小板无效输注疗效非免疫因素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禁食持续时间探讨

    刘业红申曌
    316-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止血后早期经口进食对再出血等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2020 年 2 月~2023 年 8 月期间 120 例因ANVUGIB住院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早期进食组和常规禁食组,各 60 例。早期进食组内镜检查止血治疗后出血明显好转,无频繁呕吐,血流动力学稳定 12 h内经口进食。常规禁食组止血后禁食水 72 h,给予静脉营养。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再次出血率及院内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3 d后血钾(K+)、血钠(Na+)、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Forrest分级、出血部位及是否输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及止血后 3 d两组间Hb、Alb、K+、N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进食组平均住院时间(4。92±2。07)d,低于常规禁食组的(6。15±2。8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7,P=0。008)。两组再出血率和院内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检查止血治疗后 12 h内经口进食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未提高再发出血风险和死亡率。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进食禁食再出血

    Oakland评分系统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

    陈文静赖敏陈燕徐泽艳...
    319-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Oakland评分系统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1 月~2023 年5 月于成都郫都区人民医院接受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的患者337 例,依据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下消化道出血将其分为未出血组(308 例)、出血组(29 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Oakland评分,分析Oakland评分、凝血指标对息肉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未出血组对比,出血组的Oakland评分、D-D水平上升[(5。29±1。42)分vs。(9。13±1。78)分、(0。33±0。11)mg/L vs。(0。38±0。12)mg/L],PT时间延长[(12。42±1。30)s vs。13。29±2。15)s],FIB、PLT水平降低[(3。42±1。10)g/L vs。(2。39±0。70)g/L、(255。34±43。19)×109/L vs。(178。51±32。45)×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01、4。945、9。329、2。141、2。15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息肉直径、息肉是否有蒂、医师技术、Oakland评分、FIB、PLT、PT、D-D为患者术后发生下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P<0。05)。Oakland评分、FIB、PLT、PT、D-D与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90、-0。618、-0。682、0。461、0。357。Oakland评分、FIB、PLT、PT、D-D五项联合预测患者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 0。853。结论 凝血指标、Oakland评分与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出血密切相关,Oakland评分联合PLT、FIB、PT、D-D对预测息肉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价值,对高出血风险患者,可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Oakland评分系统凝血功能指标下消化道出血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主要症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王晨丁英刘素娟杨晓文...
    323-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主要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症状高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期患者 170 例,采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对患者的症状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综合各项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7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症状群患者MDASI平均得分为(74。72±24。83)分,严重程度较高的3个主要症状为悲伤(4。82±1。47)分、睡眠不安(4。59±1。25)分、疲乏(4。54±1。48)分。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总得分为(69。70±11。02)分,患者化疗期间主要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患者的年龄、肿瘤分期、病程、化疗次数、不良反应与血小板计数为影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困扰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元回归结果 显示,悲伤症状评分与睡眠不安症状评分均为生活质量较强的影响因素(P<0。001,R=0。406)。结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困扰主要与肿瘤分期、悲伤症状评分和睡眠不安症状评分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医疗康复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可以此为基点方面出发,旨在减少化疗期主要症状的影响,提高管理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胃肠道恶性肿瘤胃癌大肠癌生活质量

    全身振动训练应用于肌肉骨骼减少症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观察

    赵天舒刘杨晓雪耿雨涵张佳丽...
    327-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肌肉骨骼减少症老年女性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2023 年8 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跌倒门诊收治的 27 例老年女性肌肉骨骼减少症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3 例)和对照组(14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全身振动训练仪进行训练,两组干预时长均为 12 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骨密度、骨骼肌质量、握力、6 m直线步行速度、平衡功能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握力、6 m直线步行速度、平衡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8、-4。644、-3。248,P<0。05)。观察组骨骼肌质量和骨密度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3、-1。374,P>0。05)。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肌肉骨骼减少症老年女性患者握力、6m直线步行速度、平衡功能。

    全身振动训练肌肉骨骼减少症肌少症骨质疏松症

    八段锦联合血流限制训练对老年肌少症的应用效果研究

    彭娜苗笛王红袁利...
    33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八段锦联合血流限制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力量、体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老年肌少症患者 12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63 例。对照组接受肌少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联合血流限制训练。两组均干预 12 周。采用骨骼肌质量参数(SMI)、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肌肉握力、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表(SPPB)、改良 Barthel指数(MBI)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肌肉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握力比较[(20。06±3。63)kg vs。(19。81±4。77)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1,P=0。741)。干预后,两组肌肉力量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27。10±14。03)kg vs。(23。01±4。11)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3,P=0。000)。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SPPB评分、SMI、AS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MI、ASMI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握力Barthel指数评分(82。43±18。75)分、SPPB评分(9。12±2。24)、SMI(27。40±3。17)、ASMI(6。45±0。72)显著高于对照组(t=6。064、3。261、2。770、5。860,P<0。05)。结论 八段锦联合血流限制训练的方案,在老年肌少症的治疗方面具有积极地效果,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肌肉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质量。

    八段锦血流限制训练老年肌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