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师
教师

古华

旬刊

1674-120X

Teacher1910@126.com

0731-84880481

410005

海南省海口市金盘开发区建设三横路2号

教师/Journal Teache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物介绍

    1页

    数字教育背景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策略研究——以"概论"课为例

    张璐宁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不仅为扩大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支撑。基于此,文章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阐述了在数字教育背景下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策略,包括加强实践教学顶层设计、开发和整合数字实践教学资源、构建数字实践教学平台、培养教师数字素养以及改革数字实践教学评价机制这五个方面,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持续发展。

    数字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李佳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面向的学生较多,也应该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落实立德树人助力。文章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联系,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课程思政的原则,提出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旨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课深度结合,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立德树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院校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陈芳圆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是中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中职院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输送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生能否以积极的观念对待日常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文章聚焦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分析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梳理当前中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现实困境,并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等方面探讨创新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中职教育"三全育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路径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究

    雷阿芳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高职教育实行了长期的"知识教育至上"的教育模式,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功能互补,文章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分析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梳理摆在教师面前的现实难题,在提出实施要点的基础上,挖掘思政元素,探讨有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高职数学有效路径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为例

    赵贞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部编版中职思想政治教材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为例,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的意义,即项目教学法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强化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的应用要点和实践策略,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项目教学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教学教学实践

    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方开健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职业学校应积极响应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学科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全过程,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职业学校完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遵循系统性、方向性、求真性等原则,解决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体制机制,提高教师能力素养,完善课程思政保障体系,从而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推动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课程思政职业学校立德树人协同育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辨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赖志安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占据着基础地位,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优秀道德素养、塑造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职责。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道德与法治思辨课堂的构建策略,主要目的是凸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价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基于上述目的,文章聚焦于以生为本、任务导向和课堂辩论等,从鼓励质疑、驱动实践和引领思辨等多个维度出发,探索道德与法治思辨课堂的构建策略,引导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拓展思维深度、提升表达能力,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思辨课堂构建策略

    群文阅读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杨三妹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情感和哲学内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模式,强调大量阅读、积极探究和集体建构,有助于学生在多元化的文本阅读中建立良好的认知框架,发展阅读能力。文章在分析群文阅读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价值的基础上,提出精选议题,引导深度探究;合理组合文本,形成阅读群落;集体建构,促进师生互动与合作;达成共识,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诗词的内涵和魅力,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小学古诗词教学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群文阅读视角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基于学习者主体性的小学语文项目化教学策略探讨

    王振夏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化教学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质,能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对其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因此,文章以项目化教学基本特征为基础,从学生角度出发,深入剖析项目化教学的原则,进而提出有效实施策略,旨在为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丰富项目化教学理论以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理论支撑。

    学习者主体性小学语文项目化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