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动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动物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
经济动物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

刘忠军

季刊

1007-7448

jjdwxb@163.com

0431-84533130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经济动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conomic Anim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经济动物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集中报道毛皮动物、药用动物、野生动物和具有特殊经济价值动物的生理解剖、遗传育种、生理生化、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饲料与营养、产品与副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重大开发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办刊宗旨是反映经济动物学科最新科研成果与发展方向,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我国经济动物养殖业现代化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经济动物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鹿科动物瘤胃微生物研究进展

    周雅琳刘晗璐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鹿科动物资源丰富,其采食特点和消化特性存在种间差异.作为反刍动物,鹿科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理过程和生产性能与瘤胃微生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环境条件影响鹿科动物瘤胃微生物的组成,瘤胃微生物与鹿科动物对纤维物质利用和甲烷排放等相关.对鹿科动物分类和分布,采食习性以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因素和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鹿科动物瘤胃微生态研究提供参考.

    鹿科动物瘤胃微生物甲烷粗纤维

    缓释包被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郑琳魏炳栋滑峰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饲用抗生素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性以及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等危害日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易挥发、适口性差、不稳定、易遭胃酸破坏等问题,应用效果差异较大.缓释包被技术对改善抗生素替代品的适口性,提升产品稳定性,提高产品生物利用度效果较好.对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缓释包被效果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缓释包被抗生素替代品畜禽生产

    东北地区鹿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

    张艳芳孟晓俣陈可心方瑞...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东北地区鹿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加强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控,采用PCR技术对257株鹿源大肠杆菌的8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257株菌株中,毒力基因fyuA,fimH,iucD和irp2的检出率分别为59.14%,78.21%,16.73%和61.48%,毒力基因iss,stx1,stx2,eae均未检出.检测结果为大肠杆菌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鹿大肠杆菌毒力基因

    贵州1例野生株鸡毒支原体的鉴定及其基因组和致病性

    熊艳玲程振涛刘婷刘舜星...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贵州1株鸡毒支原体(Mycoplsma gallisepticum,MG)感染雏鸡后对肺部的损伤.以MG的16S rRNA引物对其进行PCR鉴定,将16S rRNA基因蛋白序列与COG,NR,Swissprot,TrEMBL等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到其功能注释信息.将10只健康的22日龄SPF雏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MG感染组,MG感染组胸腔部位皮下注射菌液,对照组雏鸡于相同部位皮下注射等量PBS,连续注射21 d.收集雏鸡肺脏组织标本,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病理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病理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扩增到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此野生株与B726-06,B2771-14-1A和B1 102-06的同源性达99.9%,系统进化树发现该MG属于软皮体纲(Mollicutes)支原体目(Mycoplasmatales)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支原体属(Mycoplasma),说明此野生株为鸡毒支原体.动物试验发现,该株MG感染雏鸡会导致肺脏出现广泛的炎症细胞浸润,肺房壁增厚,毛细血管充满红细胞的病理变化,并且会导致细胞肿胀,细胞核固缩,形态异常,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等超微病理结构变化,说明该株MG对雏鸡有较强的致病性.对贵州野生株MG的鉴定,基因组和致病性分析,丰富了我国地方禽源支原体种类,以期为支原体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鸡毒支原体肺损伤基因组致病性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生殖系统中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

    唐麟徐崇舜姜怀志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β-防御素基因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生殖器官的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β-防御素基因对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生殖系统的影响,分别提取雌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颈组织的总RNA,根据NCBI中绵羊β-防御素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β-防御素基因在雌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生殖系统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β-防御素基因在雌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颈中均有表达,输卵管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卵巢,子宫颈中的表达量最低,各生殖器官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β-防御素基因在雌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生殖系统的先天免疫中发挥作用,为探究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抗病能力提供依据.

    β-防御素基因生殖系统先天免疫乾华肉用美利奴羊

    维氏气单胞菌外膜蛋白OmpH功能预测及免疫原性分析

    李洪锦赵桐曹立男康元环...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维氏气单胞菌OmpH基因编码蛋白(OmpH)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预测其B细胞和T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分析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OmpH基因全长513 bp,编码的蛋白有跨膜区,为亲水性外膜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抗原表位预测结果表明,OmpH蛋白的B细胞潜在优势抗原肽段为112~114位氨基酸,含有7个辅助性T细胞(Th)表位及6个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构建Escherichia coli pColdTF-ompH原核表达菌株,成功表达OmpH蛋白,最佳诱导时间为24 h,最佳诱导剂终浓度为1.0 mmol/L;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菌诱导后表达的OmpH蛋白可以被兔抗OmpH蛋白血清识别,即OmpH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维氏气单胞菌外膜蛋白OmpH基因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鸭绿江花羔红点鲑的DNA条形码及鉴定分析

    黄权蒋焯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鸭绿江分布的花羔红点鲑样品进行鉴定.通过对鸭绿江花羔红点鲑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 Ⅰ)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鸭绿江花羔红点鲑的种类.结果表明:花羔红点鲑线粒体CO Ⅰ基因序列长为699 bp,A,T,C,G碱基的含量分别为22.75%,29.61%,28.76%和18.88%,G含量较低,A+T含量(52.36%)高于C+G含量(47.64%).花羔红点鲑种内差异不明显,样品鱼种内遗传距离均<0.02.对样品鱼进行DN A基因序列分析,GenBank和Bold Systems搜索结果相似性在99.56%~100.00%,因此,分布于鸭绿江的红点鲑鉴定为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

    花羔红点鲑COⅠ基因DNA条形码鸭绿江

    精氨酸对红螯螯虾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李铭雯李婧刘洪健袁海延...
    12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精氨酸对红螯螯虾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均重为(22.36±1.04)g的红螯螯虾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精氨酸水平为0(对照组),0.8%,1.6%,2.4%,3.2%的等氮等能饲料.养殖结束后分别取样,检测其生长性能和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雄性红螯螯虾的生长指标有所提高;精氨酸添加量为1.6%和2.4%时,雄虾的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提高(P<0.05);精氨酸添加量为2.4%时,雄虾肠道中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CuZn-SOD mRNA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精氨酸添加量为0.8%和1.6%时,雄虾血清中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精氨酸添加量为1.6%时,雄虾肝胰腺和肠道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含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雌性红螯螯虾的生长指标有所提高;精氨酸添加量为2.4%时,雌虾的末体重、体长、出肉率、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提高(P<0.05);精氨酸添加量为0.8%和1.6%时,雌虾血清和肠道中CAT活性分别达到最大值;精氨酸添加量为0.8%和2.4%时,雌虾血清和肠道中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精氨酸添加量为0.8%和3.2%时,雌虾血清和肠道中GSH-Px活性达到最大值;精氨酸添加量为2.4%时,雌虾血清中的NO含量最高;精氨酸添加量为3.2%时,雌虾肝胰腺和肠道中的MDA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可以有效促进红螯螯虾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雌性红螯螯虾最适饲料精氨酸添加量为0.8%~1.6%,雄性红螯螯虾最适饲料精氨酸添加量为2.4%~3.2%.

    红螯螯虾精氨酸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

    红领绿鹦鹉的人工孵化与育雏

    王晨单芬吴亚江胡慧建...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红领绿鹦鹉(Psittacula krameri)的繁育水平,试验收集了 92枚红领绿鹦鹉卵,进行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结果表明:红领绿鹦鹉平均卵重(9.560±0.594)g,卵径(3.025±0.095)cm×(2.379±0.094)cm,卵形指数1.273±0.049.人工孵化温度37.1~37.4 ℃,相对湿度55%~65%,孵化期22~24 d.红领绿鹦鹉的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平均失重13.37%±0.80%,失重与孵化天数呈线性相关.红领绿鹦鹉幼雏出生平均体重(7.39±0.87)g,雏鸟在3~101 d体重快速上升,101 d时体重(97.39±15.89)g.红领绿鹦鹉属于晚成鸟,刚出生的雏鸟皮肤裸露无毛,需要用恒温箱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完全依靠喂养,经过约101 d的喂养可飞翔和自主觅食.采用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红领绿鹦鹉的繁殖率与成活率.

    红领绿鹦鹉人工孵化人工育雏繁殖率

    人工饲养巴布亚企鹅育雏期昼间行为

    李成竹李艳秋张胜久马勇...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巴布亚企鹅(Pygoscelis papua)育雏期行为时间分配和行为节律,2020年11-12月对大连圣亚旅游公司饲养的3对年龄不同的巴布亚企鹅育雏期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表明:巴布亚企鹅育雏期行为时间分配比例为育雏32%、摄食22%、警戒19%、理巢13%、理羽10%、静息4%.随着雏鸟日龄的增加,成鸟的育雏行为明显减少,警戒和理巢行为略有下降,理羽、静息、摄食行为明显增加.繁育1年的巴布亚企鹅育雏和警戒行为高于繁育多年的巴布亚企鹅,理巢和摄食行为低于繁育多年的巴布亚企鹅,理羽和静息行为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巴布亚企鹅的人工饲养和繁育提供参考.

    巴布亚企鹅育雏时间分配行为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