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张海峰

季刊

1009-9522

jvtcxb@263.net;1045841397@qq.com

0792-8262586

332007

江西省九江市十里大道1188号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u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高计划"背景下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化治理模式创新与实践

    曾青生卢致俊肖雄张海峰...
    1-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化落实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以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为契机,打破传统"学校本位、自上而下"的"一元管理"桎梏,从治理结构、治理制度、治理文化、治理任务四个维度,探索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化治理模式,有效推动和保障"双高计划"实施见效。

    一元管理多元共治现代化治理

    类型教育视角下高职专科与本科贯通培养机制与路径研究

    宋立温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专科与本科贯通培养模式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不畅、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衔接不科学、师资队伍衔接不到位等问题,阻碍了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从类型教育视角出发,通过构建高职专科与本科贯通培养机制与实现路径,可破解高职专科与本科人才贯通培养困境,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职业教育贯通培养路径机制

    发达国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启示

    郭俊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本科层次甚至硕博层次职业教育是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德国、英国、日本、美国形成不同的本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层次不断"高移"的结果。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特色鲜明的发达国家进行历史回顾与现状考察可知,因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在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升格、新建、融合分化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就我国目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而言,需要发挥政府重要职能,做好顶层规划;完善相关学位制度,弱化标签效应;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技能发展;探寻多样发展模式,坚持多元办学。

    发达国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模式启示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研究

    刘毛毛张瑞芬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产业学院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目前产业学院发展迅猛,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政策法规不健全致运行不畅、现代化治理手段缺失致管理混乱、合作内驱动力不足致持续性差等困境。本文通过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产业学院运行要素以及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试图建立和完善包含利益分配机制、发展动力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合作信任机制为一体的产业学院运行机制。

    共生理论产业学院运行机制

    共同富裕目标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战略方向、现实堵点与突破路径

    朱文敏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教育类型,当紧扣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脉搏,以战略性视角重新审视自身使命,自觉与技能型社会建设"同频"、与产业升级转型"同向"、与乡村振兴战略"同步",努力提升自身适应性,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城乡、区域之间存在对接失位、结构失衡、治理失调等现实堵点,致使职业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鉴于此,本文提出实化产教对接,增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应性;深化城乡融合,增强职业教育与乡村发展适应性;强化区域协调,增强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适应性,推动职业教育逐步从不适应向适应、从低效适应向高效适应蜕变。

    共同富裕职业教育教育适应性城乡融合实践路径

    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学院一体化治理策略

    柯谱赵玲艺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学院在促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发现,由于主体地位不平等、目标不一致和治理机制缺陷等内在问题,当前企业学院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企业学院,实施以共生理念、共生模式和共生机制为核心的一体化治理,兼顾校企双方利益,有助于将企业学院的合作从浅层面提升至深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满足校企同步发展需求,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企业学院校企合作共生理论一体化治理

    高职数字治理的伦理风险及其应对

    沈小雯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数字治理的本质是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开展各项治理活动,推动高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职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面临伦理观念迷思、伦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和伦理实践反馈滞后等潜在风险,极有可能造成数字治理手段对高职治理目的的异化。应通过建设德性伦理、制度伦理和行为伦理等路径,消除数字治理的潜在伦理风险,最大限度地释放数字技术价值,保证高职治理的公平正义,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字治理伦理风险高职院校

    数字化时代高职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祖鹏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带动数字人才需求产生"量变"、数字职业增加促进人才需求"转变"的趋势下,加强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应对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时代,高职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是:优化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契合数字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重塑课程结构,建设"1轴4模块6区域""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基于合作共赢,打造多主体、重应用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数字化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形成专业课程与专业能力精准对应的关系;培育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化。

    高职院校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路径研究

    孙园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历经百余年苦难辉煌构筑起的精神高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为思政课提供强劲正能量。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目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到以:"六要"为标准,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全面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师主体,培养"有情有义"的温暖思政课教师;以"精准"为标准,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客体,画像"有血有肉"的新时代高职学生;以"平衡"为标准,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若干辩证关系,呈现"有棱有角"的思政价值导向;以"守创"为标准,运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多元方法适配教学内容,打造"有知"更"有味"的立体思政课堂,更好地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教育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职思政课目标路径

    价值·挑战·进路: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三维探赜

    黄世旺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校思政课数智化发展迎来巨大契机。高校思政课借助AIGC的赋能,有利于推动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便捷化、教学评估的系统化,为其教学创造诸多优势。然而,应用AIGC于高校思政课中因技术的滥用、受限以及对技术的依赖等状况,亦面临数据安全威胁、信息误导性输出、师生主体意识弱化等现实挑战。对此,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应依托自主数据构建智能模型、提升人机协同能力、重塑师生的主体地位,以更好加强AIGC对高校思政课的赋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ChatGpt思政课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