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当代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王霞

旬刊

1674-4721

ddyy@vip.163.com

010-59679076,59679077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中国当代医药/Journal China Mod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中国当代医药》创刊1年来,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办刊方针,以“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宗旨,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经本刊编委会决定,并经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本刊从2009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的8、18、28日出版,每期定价15元,全年优惠价450元(全国各地邮发,邮发代号:2-515)。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我们将继续为大家热忱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因检测是肿瘤精准诊治的基石

    潘锋
    1-3页

    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苏陈颖朱尉东郑琳江睿轩...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及靶标,通过Gene Cards获取NAFLD相关靶标,随后利用Omicshare数据库获取药物及疾病的交集靶标并进行富集分析。借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标构建PPI。利用cytoscape软件分析所得网络图,得到柴胡疏肝散治疗NAFLD的关键化合物及关键靶标。结果 筛得柴胡疏肝散治疗NAFLD关键化合物4个,关键靶标包括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p53(T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涉及AGE-RAGE、NAFLD、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结论 柴胡疏肝散通过多成分激活AGE-RAGE和NAFLD等信号通路治疗NAFLD,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新依据。

    非酒精性脂肪肝柴胡疏肝散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图像特征的比较

    罗洁李小平王婵婵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对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图像特征。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OCTA与ICGA检查,以ICG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OCTA与ICG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ICGA检查可见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7例,异常分支血管网21例,异常分支血管网合并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0例,因出血遮挡无异常表现2例,检出率为96。00%(48/50)。OCTA检查可见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6例,异常分支血管网19例,异常分支血管网合并特征性息肉样病灶11例,无异常表现4例,检出率为92。00%(46/50);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09,P=0。400)。Kappa 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ICGA与OCTA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816,P<0。001)。以ICG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OCTA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83%(45/46)、75。00%(3/4)和92。00%(46/50)。结论 ICGA与OCTA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病变一致性较高,ICGA检查表现为异常分支血管网者,OCTA检查可见相似表现;ICGA检查表现为特征性息肉样病灶者,OCTA检查可见明显强信号亮点;ICGA与OCTA检查显示病灶形态及位置具有一定相似性。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图像特征

    以药动学/药效学模型为基础的多种比阿培南给药方案对于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效果

    宋媛媛江华东孙莹莹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为基础,采用蒙特卡洛模拟,针对重症感染患者的个体差异,设计比阿培南个性化用药方案以改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重症患者比阿培南药动学参数,以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目标菌株,引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报告中比阿培南对常见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布,通过调整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滴注时间等方法制订不同给药方案,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各目标菌株不同给药方案的药效学获得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评估各给药方案治疗重症感染的抗菌效果。结果 当MIC<0。125 mg/L时,比阿培南对5种目标菌株所有给药方案PTA值均>90%;当MIC≥4mg/L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值均<90%;比阿培南对大肠埃希杆菌所有治疗方案CFR值均>90%,对鲍曼不动杆菌CFR值均<30%。结论 比阿培南对大肠埃希菌的治疗可采用传统给药方案;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可选择600 mg q6 h延时滴注3 h为最佳治疗方案,或根据MIC值优化给药方案;对于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应考虑换用或联用其他抗菌药物以达到疗效。

    比阿培南蒙特卡洛模拟药动学药效学重症患者给药方案

    影像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王铭洲王莺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像护理一体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7月,收集影像护理一体化管理应用于临床的相关研究,按一定标准筛选文献并完成偏倚风险评价及资料提取,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研究,包括3664例患者,其中影像护理一体化管理组1 832例,常规管理组1 8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管理组相比,影像护理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提高影像检查准备完好率(OR=0。19,95%CI:0。11~0。33)、报告发放及时率(OR=0。08,95%CI:0。02~0。32)、穿刺成功率(OR=0。25,95%CI:0。14~0。44)、患者满意度(OR=0。10,95%CI:0。06~0。16),降低重复扫描率(OR=0。22,95%CI:0。15~0。32)、对比剂渗透率(OR=0。13,95%CI:0。08~0。22)、金属漏检率(OR=0。21,95%CI:0。07~0。60),缩短候诊时间(SMD=-0。66,95%CI:-0。84~-0。48)。结论 护理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提高影像科检查效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护理一体化管理影像应用效果Meta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白介素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

    万引况卫丰陈轩曾招军...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白介素(IL)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为COPD患者,观察组为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IL-2、IL-10、IL-17表达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2、IL-10、IL-17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682,P=0。021),IL-10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714,P=0。013),IL-17与肺动脉压力无明显相关性(r=0。171,P=0。152)。结论 IL-2、IL-10与肺动脉高压形成有关,IL-17与肺动脉高压形成无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白介素-2白介素-10白介素-17

    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

    伍海庆杜晓梅沈录峰刘娇...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12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测法(FMA)、关节活动度、改良巴氏指数(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FMA[(59。44±5。82)分]、关节活动度[(90。35±13。14)°]、BI[(84。79±8。44)分]均高于对照组[(50。14± 5。03)分、(80。52±11。97)°、(65。18±7。21)分],观察组的 VAS 评分[(1。14±0。22)分]低于对照组[(2。36±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针灸精细化体位管理应用研究临床疗效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宋微微
    34-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根据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外科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56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切口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81%(20/2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贫血、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围手术期输血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OR=6。316,95%CI=2。214~18。018,P=0。001)、合并糖尿病(OR=4。787,95%CI=1。877~12。209,P=0。001)、术前贫血(OR=4。756,95%CI=1。860~12。163,P=0。001)、手术时间≥3h(OR=6。367,95%CI=2。458~16。491,P<0。001)、急诊手术(OR=6。574,95%CI=2。547~16。968,P<0。001)、围手术期输血(OR=5。441,95%CI=2。111~14。024,P<0。001)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 手术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因本身具有创伤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对于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贫血、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围手术期输血的患者,需重点管理,尽可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围手术期输血

    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

    刘雪张静智曾玲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ESD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ESD治疗,观察组采用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辅助ES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的病灶面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位时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黏膜暴露到完整剥离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原发病灶残留,内镜复查显示手术创面均愈合良好;均未出现复发。结论 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ESD中作用明显,可充分暴露创面视野,有助于提高剥离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能够减少ESD手术并发症及麻醉发生风险,促进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行大力地推广与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橡皮圈金属夹内牵引技术并发症复发

    针灸治疗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

    彭蔷戈尔舟陈文艳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南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CI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选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则开展常规药物联合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CIPN情况、功能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通用毒性标准分级(NCI-CTC)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活质量评估表(EORTC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乳腺癌CIPN的效果较佳,且有效改善患者功能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针灸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