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当代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王霞

旬刊

1674-4721

ddyy@vip.163.com

010-59679076,59679077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中国当代医药/Journal China Mod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中国当代医药》创刊1年来,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办刊方针,以“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宗旨,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经本刊编委会决定,并经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本刊从2009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的8、18、28日出版,每期定价15元,全年优惠价450元(全国各地邮发,邮发代号:2-515)。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我们将继续为大家热忱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詹洪春潘锋
    1-3页

    推动老年健康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应加强完善养老服务供给

    詹洪春潘锋
    4-6页

    基于meta分析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卡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李珂心袁晓燕李明娟张珞喻...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卡铂(N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SinoMed、VIP、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搜索有关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NP化疗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3年5月2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1及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 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累计8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比仅使用NP化疗方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NSCLC可提高临床受益率(RR=2。00,95%CI=1。34~2。98,P=0。000 6),症状总改善率(RR=1。53,95%CI=1。19~1。96,P=0。000 9)和生活质量改善率(RR=2。58,95%CI=1。95~3。41,P<0。000 01),降低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RR=0。73,95%CI=0。62~0。86,P<0。000 1)。结论 联合用药方案相较于单用NP化疗方案疗效更佳,且可提高患者临床受益率、症状总改善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但本研究结论仍需未来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盲法试验数据的支持。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NP化疗方案meta分析

    板蓝根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7A的影响研究

    赵若莲柴琳周宏刘荣均...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板蓝根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A(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BALB/c小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种不同浓度(250、125、62。5 mg/ml)板蓝根提取物组,每组8只。采用肺炎支原体标准菌株M19滴鼻法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灌胃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提取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法检测小鼠血清IL-6、TNF-α、IL-17A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IL-6、TNF-α、IL-17A水平高于对照组;板蓝根低、中、高浓度组IL-6和IL-17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板蓝根中、高浓度组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板蓝根能缓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炎性病变及过量炎症因子IL-6、TNF-α、IL-17A的释放,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轻免疫病理损伤。

    肺炎支原体板蓝根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7A免疫病理损伤小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桂菲潘京薛国辉楚金申...
    18-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35)和预后不良组(n=7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R软件"rms"包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32(IL-3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SR(β=0。048,OR=1。049,95%CI:1。019~1。080)、IL-6(β=0。339,OR=1。404,95%CI:1。219~1。617)、IL-32(β=0。042,OR=1。042,95%CI:1。018~1。068)、TNF-α(β=0。046,OR=1。047,95%CI:1。027~1。067)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决策曲线结果显示,风险阈值>0。13时,此预测模型可以提供额外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ESR、IL-6、IL-32、TNF-α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策略指导。

    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32影响因素列线图

    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效果与安全性

    丛新宇高天舒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HUA)及痛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CBM、PubMed等数据库,检索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后应用ADDIS 16。1和Stata 15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有4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含4 674例受试患者,其中试验组患者2 431例,对照组患者2 236例,共涉及9种中药,13种用药方案,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前三的治疗方案为:通滞苏润江胶囊>息痛散煎剂>四妙丸。在安全性方面,前三的治疗方案为:痛风宁>息痛散煎剂>痛风定胶囊。结论 与常规西药治疗对比,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通滞苏润江胶囊效果最佳,在减少不良反应方面,痛风宁效果最佳,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此结论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中药高尿酸血症痛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

    潘永江邹鹏鸣梁安玉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上重症脓毒血症的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临床疗效、血小板含量、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肌酐、尿素氮、CRP、PCT、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连续性血液净化脓毒血症临床疗效血小板

    外周灌注指数、血乳酸、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对脓毒症液体复苏预后的评估价值

    徐美玲吴婉君容永璋
    33-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灌注指数(PI)、血乳酸(Lac)和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Pv-aCO2/Ca-vO2)对脓毒症液体复苏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液体复苏。根据患者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复苏6 h后的PI、Lac、Pv-aCO2/Ca-vO2。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Lac、Pv-aCO2/Ca-vO2对脓毒症液体复苏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存活组复苏6 h后的PI高于死亡组,Lac、Pv-aCO2/Ca-vO2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PI、Lac、Pv-aCO2/Ca-vO2预测脓毒症液体复苏不良预后的灵敏度分别为 66。67%、75。00%、79。17%,特异度分别为 87。93%、86。21%、91。38%,截断值分别为 0。350、4。625、1。720。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4。83%(AUC=0。962)。结论 PI、Lac、Pv-aCO2/Ca-vO2评估对脓毒症液体复苏治疗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脓毒症液体复苏外周灌注指数血乳酸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

    吸气肌训练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对Ⅱ期肺尘埃沉着病的影响

    黄玉梅周刚峰龚享文李志腾...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吸气肌训练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对Ⅱ期肺尘埃沉着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联合组(n=40)。对照组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吸气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生存质量评分、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最大通气量(MVV)、肺总量(TL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VV、TLC、FEV,、FVC、FEV1/FVC、DLCo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MVV、TLC、FEV1、FVC、FEV1/FVC、DLC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膈肌增厚率(DTF)、膈肌移动度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DTeiDTF膈肌移动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症状、日常生活影响、活动受限及生存质量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期肺尘埃沉着病患者接受吸气肌训练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横膈肌运动功能以及生存质量,不良反应较少,治疗疗效优异。

    吸气肌训练噻托溴铵粉雾剂Ⅱ期肺尘埃沉着病生命质量

    自助鼻咽灌洗采集病毒核酸样本装置的临床应用

    刘思李再清李雯燕刘卫庭...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助鼻咽灌洗采集病毒核酸样本装置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5日至11月30日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发热门诊和呼吸内科住院部56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自身对照,通过两种核酸样本采集方法对同一受试者进行核酸样本采集。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分析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扩增循环阈值数,记录每例采集时间。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扩增循环阈值数、采集时间及诊断效率。结果 两组的核酸检测阳性率、扩增循环阈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助鼻咽灌洗单个采集时间短于鼻咽拭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助鼻咽灌洗采集法和鼻咽拭子采集法两者诊断效率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0。769)。结论 自助鼻咽灌洗采集病毒核酸在临床中是可行的,不仅适用于乙型流感的诊断,同样适用于各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自助鼻咽灌洗鼻咽拭子乙型流感病毒病毒核酸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