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当代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王霞

旬刊

1674-4721

ddyy@vip.163.com

010-59679076,59679077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中国当代医药/Journal China Mod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中国当代医药》创刊1年来,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办刊方针,以“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宗旨,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经本刊编委会决定,并经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本刊从2009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的8、18、28日出版,每期定价15元,全年优惠价450元(全国各地邮发,邮发代号:2-515)。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我们将继续为大家热忱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型糖尿病性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余鑫华王江张杰涛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进展为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5例1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MI)、吸烟史、家族史、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史(DKA)、合并视网膜病变、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胰岛素自身抗体(INS-Ab)、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b)、尿酸(UA)、25-羟维生素D。根据患者是否具有临床症状分为糖尿病性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组(33例)与临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组(42例),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与病程、年龄、BMI、HDL-C、25-羟维生素D、合并视网膜病变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β=0。002,OR=1。002,95%CI=1。001~1。003)是1型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进展为临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25-羟维生素D(β=-0。013,OR=0。987,95%CI=0。981~0。994)是临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病程长、低水平的25-羟维生素D可能导致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展,因此及时检测和补充维生素D可能可以延缓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1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羟维生素D危险因素

    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王安红陈衍斌谢瑶瑶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操作时间、外固定松脱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程度[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固定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固定松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GCQ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组间、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缩短固定时间,降低松动率,减少患者疼痛并提高舒适度与生活质量,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应用价值

    多学科协助诊疗模式下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徐志坚关则健陈爱眉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采用多学科协助诊疗(MDT)模式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I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科诊疗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MDT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Harris评分及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IFF患者于MDT模式下采用PFNA治疗术前等待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且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多学科协助诊疗模式髋关节功能并发症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外伤患者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熊光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外伤患者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麻城市人民医院符合条件的100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疼痛情况、影像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手术情况、疼痛情况、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手术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柱Cobb's角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外伤患者应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和脊柱Cobb's角度,提高了伤椎前缘高度,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脊柱外伤微创脊柱创伤手术传统手术疼痛情况影像学指标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梅彤刘荣芳陈莉莉王爽...
    104-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腹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ERAS围手术期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前主观舒适度、手术相关情况、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主观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30 min时的口渴感、饥饿感、恶心感及焦虑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初次排便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中采取ERAS理念联合腹腔镜技术,可增加患者术前主观舒适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术后不良反应风险,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子宫内膜癌加速康复外科腹腔镜技术主观舒适度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后恢复

    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术中氢吗啡酮与吗啡的镇痛效果比较

    牛树国郑宁刚刘源颜克松...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氢吗啡酮与吗啡在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术(MWA)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CT引导下MWA治疗,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25例,试验组术中使用氢吗啡酮镇痛,对照组术中使用吗啡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穿刺时(T1)、消融5 min时(T2)、消融10 min时(T3)术中最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时的生命体征及VAS评分等,评价两组药物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T2及T3时的收缩压高于T0及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最大VAS评分时呼吸频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吗啡酮对局部麻醉下肝脏肿瘤MWA中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术中疼痛会引起收缩压升高,但吗啡可减轻术中血压波动。

    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术镇痛氢吗啡酮吗啡

    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及一线以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郭玛丽林丽平丁晓芬樊燕丹...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ABC)一线或一线以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HER-2阳性ABC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所有患者只需具有一个可测量病灶。对照组采用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及客观缓解率(ORR)、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水平[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99(CA199)及胸苷激酶1(TK1)]及生活质量。结果 所有患者至少完成两个周期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卡培他滨或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治疗。两组ORR、DC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A153、CA199、TK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A153、CA199、TK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一线或一线以上药物治疗HER-2阳性ABC安全有效,能够降低心脏毒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晚期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吡咯替尼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卡培他滨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促进阴道分娩后子宫复旧研究

    周少如林玉芬曾琦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对阴道分娩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72 h后的宫底高度、恶露量和恶露排出时间、产后并发症(出血、产褥感染和宫腔积液)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宫底下降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产后3 d恶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出恶露的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出血、产褥感染和宫腔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子宫恢复过程中使用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子宫恢复。

    低强度聚焦超声阴道分娩子宫复旧恢复效果

    孕妇围生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对新生儿的影响分析

    戴庆罗亮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围生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孕妇与出生新生儿临床特征,探讨实施GBS筛查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对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9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围生期GBS感染的169例孕妇及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孕妇分娩前抗生素使用时间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分娩前静脉注射抗生素连续72 h或静脉注射抗生素距离分娩时间间隔≥4 h,对照组分娩前静脉注射抗生素距离分娩时间间隔<4 h和未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三级医疗机构孕期保健率、孕35~37周筛查率、分娩前后体温≥37。5℃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胎膜早破≥8 h发生率及新生儿住院时间≥5d发生率、入院1周内体温≥37。5℃发生率、抗生素治疗时间>3 d发生率、双耳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新生儿脑膜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孕35~37周筛查率、三级医疗机构孕期保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前后体温≥37。5℃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胎膜早破≥8 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单个新生儿住院时间≥5 d发生率、入院1周内体温≥37。5℃发生率、抗生素治疗时间>3 d发生率、双耳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检出新生儿败血症病例及新生儿脑膜炎病例。结论 开展GBS感染筛查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新生儿GBS早发型感染的发生。

    B族链球菌围生期孕妇新生儿抗生素

    韦氏手法配合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况太贵邓海东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韦氏手法配合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基于此,治疗组予以韦氏手法配合银质针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腰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评分、Os-westry障碍指数(0DI)]。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韦氏手法配合银质针治疗LDH可提高疗效,减轻患者腰腿疼程度,提高腰椎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韦氏手法银质针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