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当代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王霞

旬刊

1674-4721

ddyy@vip.163.com

010-59679076,59679077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中国当代医药/Journal China Mod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中国当代医药》创刊1年来,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办刊方针,以“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宗旨,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经本刊编委会决定,并经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本刊从2009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的8、18、28日出版,每期定价15元,全年优惠价450元(全国各地邮发,邮发代号:2-515)。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我们将继续为大家热忱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督灸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气虚质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郭庆娟王婕刘骁赵地...
    131-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督灸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气虚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Ig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皮肤科门诊收治的80例气虚质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40例)与中医组(40例),中医组采用督灸联合自血疗法治疗,西药组采用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IgE、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个月,中医组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AS评分、IgE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组治疗后的UAS评分、IgE水平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灸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可作为中医绿色疗法推广。

    督灸自血疗法气虚质慢性荨麻疹

    基于"病机-方-证-药"分析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

    朱毅梁邵岩峰于莉李婕...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复杂,西药治疗通常很难得到满意的疗效。中医基于辨证论治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及病变过程产生的次要病机同时入手,治疗上依据主次确立基本治法,方从法出,用药精确,可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复发频率,为患者的预后及其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为肝胃郁热,胃气上逆,此为本,同时因人、因时、因病程不同,其他病机(燥、热、瘀、虚、痰)可为标实。本文拟从"病机-方-药-证"角度探讨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其主要治法是疏肝和胃、降逆清火,同时因人、因时、因病程长短,结合疏润结合、清化痰瘀、调养并举治法,贯穿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过程中,以获良效。

    胃食管反流病病机-方-证-药化肝煎理论机制

    精神分裂症患者喹硫平血药浓度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滕君媚卢丹玉张超姚家伟...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喹硫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喹硫平血药浓度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喹硫平血药浓度影响甲状腺功能减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以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作为甲状腺功能指标,分析喹硫平血药浓度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喹硫平治疗后,TSH水平较治疗前上升,T3、T4、FT3、FT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喹硫平血药浓度与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4、FT4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喹硫平血药浓度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喹硫平治疗后TSH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喹硫平血药浓度影响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和81。5%,AUC为0。669。结论 喹硫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喹硫平血药浓度相关,喹硫平血药浓度会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减低,提示对使用喹硫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监测其血药浓度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精神分裂症喹硫平血药浓度甲状腺激素

    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赖苑双徐耀祥余飞燕陈俏...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定量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预测价值,为临床合理经验性地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阳江市中医医院行血培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培养阳性且为细菌性血流感染的235例作为血流感染组,血培养阴性的患者2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PCT检测,比较两组的PCT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PCT水平对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再将血流感染组按病原菌类型分为革兰氏阳性菌组(G+组)100例,革兰氏阴性菌组(G-组)135例,比较两组PCT水平对不同病原菌类型的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按感染方式的不同,将本研究的血流感染235例设为全身感染组,同期收集的伤口分泌物感染共180例设为局部感染组,比较两组的PCT水平。结果 血流感染组中PCT水平高于对照组的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CT为0。64 ng/ml作为最佳节点时,此时PCT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64%、45%、85%。G-组的PCT水平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CT水平为0。73 ng/ml为最佳节点时,诊断G-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2%,82%,46%、84%,G+菌感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在G-菌感染中最常见。全身感染组PCT水平高于局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CT水平为0。12 ng/ml作为截断值时,此时诊断全身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80%。结论 PCT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可以给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降低患者病死率。

    血流感染降钙素原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

    某医疗集团内基层医疗机构教学情况调查与思考

    钟小兰戴秀敏陈晓慧欧阳国美...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以下简称"本集团")内基层医院教学现状,为下一步以教学为抓手提升对基层医院帮扶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4月至5月选取本集团内的9家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电子问卷形式开展教学情况的横断面调查,共获得485份有效答卷,并对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归纳总结法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76%的受访者认可"教学相长",89。90%认为开展教学、培训对个人素质提升有明显帮助,87。42%很愿意开展带教工作。在基层医院教学管理体系上,仅有20。62%的人员有带教经历,参加过各种带教培训的最高比例为30。10%;96。7%的受访者认为仍需要开展理论培训,96。49%认为仍需要开展实操训练。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问题为导向法""案例教学法""讲义讲授法",人员占比分别是73。58%、64。53%、54。23%;71。34%的受访者认为基层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教学条件"。各调查指标在有带教经历和无带教经历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已有一定教学基础,医务人员对教学工作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且带教意愿强,但是教学条件、师资能力和教学水平均有明显不足。统筹医疗集团内教学资源,开展临床教学帮扶,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医疗集团基层师资医教融合教学相长以教促学

    公立三甲医院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永英陈文成黄华东邓军...
    155-159,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公立三甲医院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为后续制定针对性的继续教育项目,提升继续教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百色市右江区三所公立三甲医院的220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对开展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求,并分析影响参加继续教育的相关因素。此外,选取15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目前公立三甲医院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 共发出问卷220份,有效问卷208份,有效回收率9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职称和学历与公立三甲医院医师对继续教育必要性认知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40岁(β=1。704,P=0。033,OR=2。927,95%CI=1。092-7。845)、中级职称(β=1。211,P=0。029,OR=3。357,95%CI=1。133~9。943)以及单位认为继续教育必要的态度(β=1。369,P<0。001,OR=3。931,95%CI=2。390~6。468)是影响三甲医院医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独立影响因素。公立三甲医院医师在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时长和费用分担上有一定的倾向。既往参加过继续教育的116名研究对象满意度仅为61。2%。研究对象认为目前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科室支持力度不够、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个性化不足、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精力参与继续教育。结论 公立三甲医院医师继续教育必要性的认知还有加强,医院以及科室也要积极主动地为其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和机会。此外,继续教育的管理部门应根据参与继续教育的学员特点,提供个性化、满足其需求的培训方案,优化全区的继续教育体系,更好地促进公立三甲医院医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提升。

    继续教育公立医院临床医师影响因素需求

    手术室复用器械信息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研究

    吴春玲王文莉黎燕卿徐信兰...
    160-16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复用器械信息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实施常规管理期间消毒供应室接收的6 0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实施追溯闭环管理期间消毒供应室接收的6 0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使用消毒供应追溯系统对手术室复用器械从初期购入、身份确认到使用、回收、清洗、配包、灭菌、发放、接收等各个环节实行闭环管理,全程采用条形码和移动信息化工具(PDA)技术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比较两组器械包欠缺发生情况以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室器械包欠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对管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复用器械信息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可降低器械包欠缺发生率,从而提升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

    手术室复用手术器械信息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

    追溯系统在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邹艳红冯晶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追溯系统在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处理的150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至12月本院处理的75件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至11月本院处理的75件外来器械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来器械管理,观察组实施追溯系统管理处理。比较两组的合格率、外来器械差错发生情况及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包装合格率、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来器械差错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管理器械能力、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环境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追溯系统在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合格率,减少器械差错发生情况,还能提升护理人员管理能力,与手术室护士外来器械的交接更高效,提高外来器械的管理和使用安全。

    外来器械追溯系统管理应用

    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健康受试者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王琎胡晓张兰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期药物临床试验常以健康受试者为试验对象,与患者参与试验动机不同,健康受试者多以快速获得报酬为目的,且年龄、背景均与患者群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试验期间对健康受试者的管理工作与患者也存在明显不同。本研究以健康受试者参加早期药物临床试验的全流程为主线,罗列从筛选、住院、出院等各个环节发现的真实问题,结合同行在该领域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探讨具体的原因及应对方法,为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健康受试者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以更好地遵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保证数据和结果的科学、真实,促进试验顺利进行。

    药物临床试验健康受试者管理探讨

    基于态势分析法分析的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管理模式构建

    高正为汪兰兰薛美婷张琳...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摆药模式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以下简称"分包机")的引进虽解决了传统摆药模式的弊端,但也存在拆零药品滞留、损耗等相关问题。为减少分包机内药品滞留的品类,降低拆零损耗,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高拆零药品管理安全性和用药准确性,本研究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分包机药品管理模式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对比传统药品分包与分包机拆零药品管理模式,根据药事管理相关规定,从调剂安全、准确、高效管理等角度制定加强型、优化型、多元型、推进型分包机管理策略,实现拆零药品安全使用、质量可控、减少滞留、低损耗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拆零药品管理的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态势分析拆零药品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传统摆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