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研究
健康研究

郭清

双月刊

1674-6449

jkyj@hznu.edu.cn

0571-28869726,28865871

310036

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林街16号

健康研究/Journal Health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智融合视域下治未病全链路健康管理体系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张喆宇邵洁莹林彬
    601-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循迹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任务重心逐渐从"疾病医学"转为"健康医学",由"疾病治疗"转为人体健康的维稳、预防和调护,这种"重防同治"的现代医疗观念与中医治未病理念高度同源.文章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全链路治未病体系建构,发现仍存在支撑体系欠完善、业务联动不充分、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提出建构数智融合治未病全链路健康管理体系,以期为推进全民健康管理体系迭代升级精准赋能.

    数智融合治未病全链路健康管理粤港澳大湾区

    5G+AI"三早"慢性病主动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评价

    王益钟李晓光沈庆华吴钜凌...
    606-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目前学界多方探索通过智能化手段对慢性病进行健康干预与管理.文章基于"三早"主动健康管理理念,在 5G+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AI智能助手,通过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研发了"'两慢病'患者画像""慢性病管理质控模型""健康评估模块""'两慢病'辅助决策模型"等核心算法模块并应用.实践结果证实,5G+AI"三早"慢性病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可以对"两慢病"人群进行有效的数据监测管理、数据治理和数据应用,为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5G技术人工智能分级诊疗主动健康管理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估

    秦征魏杨贇岑凯
    611-614,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人工智能技术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为糖尿病社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6例 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3 例,均接受传统中医健康管理;另给予观察组每月一次的中医人工智能健康评估,指导患者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干预 12 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的糖尿病知晓情况和自我管理效能均改善,观察组得分为(79.98±8.01)分、(461.25±44.59)分,对照组为(77.41±7.64)分、(436.62±41.64)分,2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医人工智能健康评估模式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水平,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人工智能中医健康管理糖尿病服务模式

    成人依恋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与焦点解决思维的调节作用

    申开文杜学敏
    615-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依恋、生命意义感、焦点解决思维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揭示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抑郁的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成人依恋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焦点解决思维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 095 名大学生施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各量表得分间的关系;采用Bootstrap法分析生命意义感在成人依恋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大学生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抑郁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42,0.33);依恋焦虑、依恋回避、抑郁均与生命意义感(r=-0.27,-0.15,-0.38)、焦点解决思维(r=-0.22,-0.08,-0.38)呈负相关;均P<0.01.依恋焦虑、依恋回避既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抑郁,也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 18.16%、15.86%;焦点解决思维在上述中介作用的前后半段均起调节作用.结论 生命意义感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效应受到焦点解决思维的调节,训练个体的焦点解决思维可能有助于提升生命意义感、降低抑郁情绪.

    成人依恋抑郁生命意义感焦点解决思维大学生

    过渡理论视角下情绪障碍青少年复学体验的质性研究

    朱力缪群芳舒婉王晓宁...
    62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情绪障碍青少年在复学过程中的认知、态度和体验,以期为青少年顺利复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 16 名情绪障碍青少年复学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 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 共访谈 560 min,情绪障碍青少年的复学体验可归纳为14 个范畴、9 个概念和3 个主题.3 个主题分别为:面临复学过渡时,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并存;复学过渡期充满了挑战;顺利复学过渡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结论 情绪障碍青少年复学体验复杂,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病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整合社区、学校和家庭的资源,提供多系统、多面向的支持,以促进情绪障碍青少年的顺利复学.

    过渡理论情绪障碍复学质性研究青少年

    自我相关理论视域下不良教养方式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机制

    杨双燕
    627-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父母教养方式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文章基于自我相关理论,分析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重对孩子的接纳包容,减少不良控制方式,培养孩子的自我决定意识,帮助孩子形成积极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效能感,引导孩子不断接纳自我和完善自我,从根本上预防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

    教养方式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自我相关理论影响机制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

    王建芳郑利锋钱秀莲邵礼虹...
    63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探索有利于现代孩子成长的家庭教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中文版《9 项病人健康问卷》(PHQ-9)对衢州市区 6 所初中 876 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偏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868 名初中生PHQ-9 平均得分为(3.02±3.62)分.父亲关爱总分高于母亲关爱总分(t=34.948),父亲控制总分低于母亲控制总分(t=-21.603),均P<0.001;母亲关爱总分与控制总分呈正相关(r=0.728),父亲关爱总分与控制总分呈负相关(r=-0.625),均P<0.001.在控制性别和年龄段因素后,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728 和-0.622,均P<0.001.在控制其他教养方式后,PHQ-9 总分与父亲关爱总分、性别和年龄段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0.092 和 0.080,均P<0.05.结论 近 1/4 的初中生存在抑郁问题,约 7.5%存在中度及以上抑郁问题.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学生的抑郁水平有关,父亲更多的关爱可能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初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健康抑郁

    基于DPSIRM-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健康江西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周霞朱春梅傅文山
    637-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DPSIRM 模型构建一套评价健康江西建设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江西建设成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 2012-2022 年间健康江西综合指数,对健康江西建设成效进行评价.结果 选取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 6 个维度 14 个指标构建健康江西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熵权值最大的是"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熵权值为 0.12;熵权值最小是"卫生健康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熵权值为0.05.指标体系Cronbach's α系数为0.931.2012-2022 年,健康江西发展指数逐年增长,2012 年健康江西发展指数为 0.13,2022 年提升到 0.88.结论 基于DPSIRM-熵权综合指数法构建的健康江西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以此测算的健康江西发展指数逐年上升,该指标体系在健康江西建设成效评价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推动健康江西建设走向纵深提供评价依据.

    健康江西发展指数评价体系DPSIRM模型熵权法

    杭州市上城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叶琪佳张春宇蔡燕燕赵燕凤...
    641-64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杭州市上城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本地区RDS患儿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1 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新生儿一般资料和RDS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测新生儿发生RDS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 10 184 例新生儿,其中发生RDS 100 例,包括男性 63 例、女性 37 例;新生儿RDS患病率为 0.98%;胎龄 25~31 周、32~33 周、34~36 周、37~38 周、39~40 周新生儿 RDS 的患病率分别为51.28%、5.80%、3.22%、0.84%、0.35%;出生体质量 992~1 499 g、1 500~2 499 g、2 500~4 000 g、4 001~4 211 g新生儿RDS的患病率分别为 55.77%、6.71%、0.1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35 岁(OR=5.296)、胎龄≤36 周(OR=8.380)、妊娠期糖尿病(OR=5.312)、妊娠期高血压(OR=4.493)、胎儿窘迫(OR=3.974)、出生体质量≤2 499 g(OR=17.228)、剖宫产(OR=4.970)、难产(OR=1.865)均为影响新生儿发生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杭州市上城区新生儿RDS的患病率为 0.98%,且风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重点关注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高龄产妇和胎龄≤36 周、低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流行病学影响因素

    110例年轻癌症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年新颖乐霄
    646-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年轻癌症生存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构建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 110 例年轻癌症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家庭功能和创伤后成长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年轻癌症生存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年轻癌症生存者的生活质量评分[M(P25,P75)]中,认知、躯体和情绪功能得分较高,分别为 83.33(66.67,100.00)分、73.33(33.33,93.33)分和 66.67(50.00,75.00)分;恶心与呕吐、腹泻得分较低,分别为 16.67(0,50.00)分和 0(0,33.33)分;总健康状况评分为 50.00(33.33,66.67)分;除认知功能外的其他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均与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关怀度和创伤后成长评分[M(P25,P75)]分别为 8.00(6.00,10.00)分、55.00(43.00,70.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创伤后成长和性别是年轻癌症生存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轻癌症生存者的生活质量有待改善.可立足于积极心理学,通过改善家庭功能、促进创伤后成长,并根据癌症生存者的性别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年轻癌症生存者生活质量家庭功能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