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671-1580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贝叶斯统计中共轭先验分布的教学研究

    孟祥斌陈丽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验分布在贝叶斯统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共轭先验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学生对共轭先验分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贝叶斯统计方法的学习效果.目前的大多数教材通常是先介绍一些常见分布的共轭先验,然后再证明其共轭性质.然而,这种教学方法缺乏深度和灵活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在更广泛的指数族分布下,给出参数共轭先验的一般表达形式.接着,针对一些常见分布,通过从指数分布族结构推导出其待估参数的共轭先验,使得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共轭先验的本质,还能学到一种更为灵活的共轭先验选择策略.这种从一般到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贝叶斯统计的理解深度,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共轭先验的能力.

    贝叶斯统计共轭先验分布指数分布族

    浅谈"问题导向"与"职业角色模拟"相结合的法学案例教学

    宋双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学是一门实践理性的学科,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又要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法学本科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需通过实践教学的过程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民法典》颁布后,笔者在所讲授的本科债法课程中进行了助力教学理念及模式设计的转换,形成了法学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导向"与"职业角色模拟"相结合的案例教学创新方法.希望通过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和改进,助力本科生形成对知识和能力的贯通,培育创新性思维,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

    问题导向职业角色模拟案例教学法

    浅谈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

    刘乃嘉
    143-1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已然来临.在此背景下,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兼具高校事业发展的共性化规律与内部审计工作的个性化特征,在原有工作体系上由新时代催生出新要求,主要体现于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精神的系统性培育与常态化锤炼.本文以高校内审人员的职业精神为主要切入点,围绕高校内审人员工作环境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新时代高校内审人员职业精神

    近二十年国外应急语言研究综述与启示

    李霞
    14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应急语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应急语言研究与创新亟待加强.以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2003-2023年间发表的国外相关论文,对该领域研究的总体趋势、跨学科性、研究热点领域进行梳理综述,可以勾画出国外该领域研究的宏观脉络.研究发现,国外相关研究跨学科性较强,多为实证类量化研究,十分注重评价指标构建和效果评估类研究,关注弱势群体的语言服务需求和权力,且社交媒体研究成为新媒体时代应急语言研究的新兴热点.对国外应急语言研究特点的总结,为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我国应急语言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与启示.

    应急语言计量可视化CiteSpace

    从古诗研习到古诗研讨的进阶策略探析

    鲁俊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就高中语文古诗阅读教学在双新背景下的变革探讨进阶策略,分析现阶段古诗教学的现状与困境,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思维旨趣为目的,以学生主体为本位,以发展性评价为驱动,在学生本位的古诗研讨活动中重建立学生的阅读思维,通过开放性的研讨题目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从时间、空间、身份认同、民族发展等角度去发散性思考,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增进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使其勇担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

    古诗研习古诗研讨进阶策略

    从《沧浪之水》看池大为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刘玉婷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较之评论界将《沧浪之水》定性为知识分子小说或是官场小说不同,本文尝试从文学社会学层面将其定性为关系小说,拟从"差序格局、社会角色、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等概念入手来剖析围绕在池大为左右林林总总的关系,分析他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进而拓展至中国人的关系研究.通过讨论可以看到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理论对关系研究以及文学外部研究的贡献,在"小人物、大角色"双重角色身份转换和"硬关系"情境中心中体悟《沧浪之水》独特的艺术成就,探索跨学科研究的魅力.

    差序格局关系社会角色

    论中华水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及模式

    王佳高帆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语学习和交流需要一定的文化情境,情境中学习到的人、事、物才更生动、更具体、更鲜活.从中华水文化视角切入,融入相关水文化知识、历史、故事、寓言、习俗等,以情叙事、以境感人,借以达到水乳交融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华生态文明故事的能力,激发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水文化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基于此,本文从中华水文化的含义和内容出发,分析其融入教学的意义,旨在从主题讲解和文化对比两方面探讨中华水文化融合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路径.

    中华水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意义模式

    黄士陵篆刻边款品评语词及审美取向研究

    池县委董存建
    176-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篆刻史上,黄士陵作为"晚清四家"之一,不为时风所缚,出入秦汉,上溯三代,以其丰富的学养、深厚的功力和广博的见识构筑起极富个性的"黟山派"印学风格.黄氏整合不同流派及丰富的金石资料为己所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精华,强化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不随人脚踵,胆敢独造,终营造出既古典又充满现代气息的艺术样式.对于印坛可谓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文章从其篆刻边款中梳理出"秀""瘦""光洁""古"四个品评语词,谨结合相关资料展开论述,试言明其印学的审美取向.

    黄士陵边款品评语词审美取向

    "国际中文教育"新释义下文化教学体系的重构

    丁蕾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已历经70多年的发展.其名称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变更为"国际中文教育",彰显了"中文"教育的内涵日渐丰富,提示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们务必根据新的概念释义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国际中文教育如持续将理论与实践的触角局限于"语言教育"领域,难以满足学科发展需求.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已被赋予"文化教育"的使命.围绕"国际中文教育"新释义进行价值重估,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文化教学内容的选择、贡献维护国家安全之策三个方面进行文化教学体系的重构,才能真正有效地将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理念传播出去.

    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

    数字化转型 为幸福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