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671-1580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学建模教学探究

    贾秀利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长,而应用数学能力是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中的关键.数学建模课程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数学建模课程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以及基于数学建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提出可实施路径.

    数学建模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融合角度下大学数学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丁晗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大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这与人才培养目标也不相符.对此,应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观等不同角度出发,侧重于知识应用和实践,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强化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数学知识和思维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

    学科交叉融合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数字化外文资源嵌入国际关系教学初探

    常贝贝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技术从多个维度推动教学领域的新陈代谢,赋予了教学全新的内容.就国际关系专业而言,全球性特征决定了其文献资源拥有多元的类型和庞大的体量.本文以文献类型体系为架构,阐述了国际关系教学基于学校文献保障和互联网的主要英文文献资源,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助力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专业文献资源获取利用体系,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国际关系数字化文献资源

    "双碳"背景下建筑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

    王舒张宏阁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双碳"背景下,探索建筑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不仅有助于建筑行业降低能耗、绿色发展,还有助于充实高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目前,建筑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还存在课程体系有待完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未来建筑类高校必须实现课程及学科设置的生态化,与家庭、社会合力培育学生生态意识,结合建筑专业特色,创新生态教育实践,完善建筑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

    "双碳"建筑类高校生态文明生态教育

    依托多维互动理念的大学生英语授课模式的构建

    刘应红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英语作为全球通用型语言,在很多学习活动、贸易项目交流中成为语言沟通的桥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机制及育人体制的持续改革,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注重培育高端型应用人才,英语作为中国走向国际的重要语言形式,自然也被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本研究依托多维互动理念,在解读该育人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几项可行性较高的教学策略,希冀借此为高校相关教职人员提供参考.

    多维互动高校大学生英语授课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语文精品"金课"构建策略

    刘洋靳淑梅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语文精品"金课"的构建策略.首先,文章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金课"的构建内涵,强调其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文章着重讨论了在线课程建设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在线教学平台、组建"金课"教师团队、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在线教学等,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结合,为大学语文精品"金课"构建工作赋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学语文"金课"

    高校混合式课程线上资源协同共建教学思路

    郑雯雅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校智慧教学模式的兴起,信息技术的介入为高校混合式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不仅丰富了线上资源建设,而且为混合式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基础.那么,积极针对线上教育资源开发开展多主体协同共建工作,就成为当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发展及改革工作的重要助力.本文以高校混合式课程线上资源协同共建作为研究重点,探讨该建设工作开展的意义,发现协同共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思路,希冀借此为相关教职人员提供参考.

    高校混合式课程线上资源协同共建

    微课教学策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林磊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意义的教育强国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就是教育数字化,高校要想提升面向社会输出人才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就必须全面推进新时代信息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程,应用微课化教学策略,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为毕业求职插上"云翅膀".为此,本研究以微课化教学为研究重点,分析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梳理微课化课程建设思路和流程,组织教学实践活动,验证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以期为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质量带来参考.

    微课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基于学生主体性的高职院校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陈丽杨志超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尊重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课程建设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应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主体价值追求为中心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从学生主体认知视角出发做好课程建设、组织课程实施、落实诊断改进,构建基于学生主体性的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支撑学生主体价值追求实现,助力课程质量螺旋上升.

    学生主体性高职院校课程质量保证体系

    "中文+职业技能"模式在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余丹丹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推进,国家和政府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坚持教育以"一带一路"为支点,加快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增强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这一背景下,"中文+职业技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加强对"中文+职业技能"在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围绕这一课题展开研究,阐述高职院校应用"中文+职业技能"育人模式的意义,分析高职院校落实"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面临的阻碍,提出"中文+职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中文+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