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671-1580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幼儿园引入非遗文化的课程价值及其实践策略——以"湟源排灯"为例

    张世蓉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海作为多民族聚居地,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湟源排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教育、传承意义.为了将"湟源排灯"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利用其独特的文化资源,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搜集相关信息,了解"湟源排灯"的背景,分析"湟源排灯"融入园本课程的发展价值,提出幼儿园引入"湟源排灯"园本课程的实践策略:幼儿园首先应构建相应的园本课程教学目标,建设教师排灯文化园本教研队伍,其次通过打造"湟源排灯"创意工作空间与环境主题网络等方式实施课程,最后改革课程评价,强调教师、家长、幼儿等多元主体的参与,从而实现幼儿在"湟源排灯"园本课程中的和谐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本课程文化自信

    5G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升级与路径选择

    丁晨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5G技术与高职教育深度融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需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锻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体"与"魄".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破除边界,形成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顺势而为,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相时而动,创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将理论与技术深度融合.

    5G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升级路径

    高职院校软装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与研究

    王琳琳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的教育任务.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时刻坚持质量导向,深刻把握"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质量内涵,才能做到科学设计建设路径,为社会输送高品质职业人才.本研究以高职软装设计课程为例,着重阐释了该课程的教育定位与学情,并进行了详细的课程教学设计案例探究,希冀为相关教职人员提供参考.

    高职软装设计课程教学

    中职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探微——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郑丽萍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职语文诗词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师亟需创新古诗词鉴赏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富有情趣的诗词鉴赏情境,激励学生参与品鉴、欣赏诗词活动,引领学生逐步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文基于《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教学,通过分析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价值、主要现状,结合具体鉴赏案例,运用有效的教学对策,切实提升鉴赏教学实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中职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价值现状实践对策

    体验认知观下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及素养的培养——以语言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

    韩松申云化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体验认知教学理念出发,紧贴语言学研究实施步骤,充分发挥实践体验的能动作用,通过创新英语语言学研究方法课程模式,培养研究生从发现问题、设计研究、实践方法,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呈现研究结果的能力.实验教学在课程满意度、丰富度、科学性及课程思政等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研究在探索培养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及素养的专业课程模式,创新外语人才培养理念,使学生具备科学、严谨、规范的研究意识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体验认知观研究方法课程模式英语语言学

    红色文化记忆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研究

    卢姗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是塑造集体记忆、形成国家与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还是历史转折时期个体的情感与抉择,都是对后代进行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在厚植文化根基、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更应该将红色文化育人的理念贯穿其中,这不仅是青年学生自我发展的关键,也关乎红色文化记忆的传承问题.

    红色文化文化记忆大学语文

    OBE教育理念下的外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理论与实践构念

    曹慧玲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注重教学和学习的持续改进.它不仅关注学习成果,还关注如何评价学习成果.课堂形成性评价是连接"教"与"学"的有效方式,在学业评价范式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分析课堂形成性评价的理论框架、实施工具与方法为基础,对外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构念进行系统阐述,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从而为促进外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研究和实践提供启示.

    OBE教育理念外语环境课堂形成性评价理论框架工具与方法

    内容语言融合理念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刘诗宇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专业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本研究针对东北某高校开设的内容语言融合国别区域文化课程,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借助半结构化访谈和课堂观察收集数据.研究发现,教师可采用讲解课内外语言和内容知识、多角度客观性阐述文化内涵、借助多媒体鉴赏文化产物、分享跨文化交流经历的分析型教学策略以及模拟跨文化情景、组织思辨活动、提供跨文化交流机会的经验型教学策略,从而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内容语言融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别文化课程

    混合式大学化学实验课的构建与实践

    白鹤龙付伟伟林海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教学是大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课时限制、实验设备限制等因素,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进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化学虚拟实验平台的建立,完成课前自主预习、课中监督与互动、课后分析总结的教学过程,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混合式大学化学实验构建

    大数据背景下"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徐达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序列分析"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人们可以通过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模拟出合适的模型,并预测未来走势.以往,该课程一般以理论知识为主,对知识的实践与应用不够.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跨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方式需要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本文首先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三个改革方案,即建立"双师型"创新教学方式、根据专业实施灵活性分类教学以及"平时作业+项目实践+闭卷考试"多轨道并行式考核形式,最后阐述了结论与建议.希望通过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大数据时代所需要的统计人才.

    大数据背景时间序列分析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