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孙忠福

双月刊

1673-4270

xb2059396@sina.com(文科稿件);jn2052413@sina.com(理科稿件)

0531-82052413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2号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与发展研究

    石岱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混合所有制办学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化合".在政策的引导下,一些职业院校早在 2014 年就开始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一些试点单位在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运行机制、办学模式不成熟,产权归属、受益分配不清晰,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协同不紧密等问题,很多改革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瓶颈.结合国内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情况,针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区域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发展研究

    共同体视域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内涵、特征与路径优化

    武智王伟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一体、两翼、五重点"中的"两翼"之一,既是一个理论热点,也是一个实践难点.职业教育本身的"跨界"属性要求构建产教深入融合机制、持续动力机制、协同育人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从共同体视域出发,进一步厘清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内涵及显著特征,进而探索可推行的实践路径.实践中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应重点从"产业+教育""企业+学校""生产+教学"不同维度建设共同体,发挥政策导向的同时,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逐步走向深入,行业企业等组织为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合作

    特色化专业群构建思路分析——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

    刘杰刘伟闻顺杰
    13-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挑战下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其建设的核心是专业群建设.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双向选择、相互影响、耦合发展.从战略思维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架构,兼顾共性和个性的发展.着力围绕内涵建设,夯实并创新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达到专业需求、共性要求、相互关联要求的集群构建内在要求,促进集群产教融合平台下"三教"改革的协同发展.

    专业群智慧物联网信创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建设发展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吴佩如李利娜杜赫娜
    18-2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数字化转型提出的新要求,专业群建设存在数字化升级改造缺乏顶层设计、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教师数字化素养不高、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不足、管理缺乏数字化等问题.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产教融合、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深化数字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进专业群管理数字化等策略,优化专业群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建设发展路径.

    数字化转型专业群内涵建设路径

    以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教学实施策略探究——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

    李艳英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课教学是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围绕专业课教学过程研究如何以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进行专业课教学策略设计并实施,从维度、要素两个层面厘清创新素养内涵,探索以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目标的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策略.基于学情分析,分别从改革教学方法、重构教学内容、渗透课程思政、数字资源与智能化实训设备相结合、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课程团队、改革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突破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固有模式和瓶颈,形成特色鲜明、运行顺畅的教学实施策略,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目标.

    高职学生"电工电子技术"创新素养教学实施策略

    PBL教学法在"酒水知识与调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唐美玉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酒水知识与调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教学工作实践,针对"酒水知识与调制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应用PBL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工作,并提出应用策略,达到理实一体、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效果.

    "酒水知识与调制技术"PBL教学法教学应用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刘新东赵健刘俊梅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落实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岗课赛证"融通、全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举措.以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为例,针对"药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从选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强课程条件建设等方面对"药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课程有效地服务于专业建设,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产教融合"药理学"课程改革

    数字化背景下教学决策的困境、应用和变革路径

    孟皎牛军周新洁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决策是课堂中的重要环节,具有不确定性、连续性和交互性的主要特性,同时也面临着学生人数制约教学决策的精准度、教学环境增加教学决策的复杂性和教师素养限制教学决策的高效性的困境.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对课堂活动的深度参与,教学决策从基于经验转向了数据驱动,从人文范式转向了技术范式,从解释主义转向了实证主义,决策路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

    数字化教学决策课堂改革

    大学生志愿服务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研究

    刘思琦袁艾兰沈子渲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资源匮乏、师资队伍不足等.在此背景下,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特色,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把思政课理论教学育人目标突出实践导向,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因此,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关联性,分析二者的内在逻辑,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路径,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第三课堂充分结合的"三课堂"联动育人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利于培育德技并修的有用人才.

    志愿服务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职业教育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杨晓飞陈路萍
    52-5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已成为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通过对轨道交通类课程思政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轨道交通类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挖掘了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方式,通过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案例数据库,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教学中.以"铁道概论"课程为例,阐述了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考核中,旨在为轨道交通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轨道交通课程思政数据库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