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田智

季刊

2095-3771

jnsfxyxb@126.com

0474-4875862

012000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工农大街59号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ning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集宁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文理各科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材建设路径探析

    周玉敏吴文龙郭团玉
    54-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决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载体即教材建设问题,是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基础和关键.现有教材建设不同程度存在挈领性精神内核相对不足、产业链对接基础相对薄弱、永续性发展内容相对缺乏等问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材建设的路径参考,必须基于国家需求导向重塑教材精神,基于产业需求导向重构教材体系,基于发展需求导向重整教材内容,以求夯实毕业生职业精神、专业思想、发展能力等就业能力素养根基.

    "三个需求"导向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马丽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过程性评价本质的探析和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的必要性分析,借鉴实践经验,对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体系建构设计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该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以及实施策略.提出协同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聚焦评价流程设计、创新评价内容方式、做好评价总结反思、优化评价方案等多元要素,探讨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最终构建起三位一体多元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从课程育人目标、教师职业素养、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总结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的现实意义,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性评价

    多维一体: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的达成——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

    冯海霞郭鹏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运用"产出导向"理念,将按照多层面向、反向方向设计切合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制定教学大纲外,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策略尤为重要.应彻底打破传统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运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等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教学方法,构建"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颠覆无的放矢且滞后的评价方式,建立以对接目标、及时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评价策略.如此,可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进而夯实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达标体系的基础.

    课程目标达成反向设计学生中心学的课堂教学评价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级德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歌根塔娜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出导向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之一,其目标是促进外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有效学习的发生.文章通过介绍课程思政的背景、产出导向法的核心思想,提出对具体课程高级德语的思政教学实践的路径方案,展示课程的具体案例.

    课程思政产出导向法高级德语

    符号学的来龙去脉与基本原理综述

    徐望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符号学是关于意义的学问.万事万物对于具有主体意识的人都是携带意义的"符号—物"双联体,人类社会的文化系统就是符号表意系统.对于符号问题的关注与研究,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符号学诞生于 20 世纪初,主要的创始人是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与美国的哲学家皮尔斯.迄今,符号学有五种主要模式.20 世纪 20 年代起,中国符号学在国际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把符号定义为"意义的直观可感知的形式".符号的功能在于表意.在人类社会中,符号发挥着不断积累与深化意义,持续建构社会文化的显在功能.符号都由两个基本部分构成:一是符号本体,二是符号伴随文本.

    符号学符号意义符号功能符号构成

    先唐时间观念的形成及特色研究

    樊伟峻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唐时期的时间观念,是在多种思想文化交融交织的丰富而复杂的背景下形成的,因而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历史学家对时间观念的感知是与其人文关怀紧密联系的,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意义.文学家对时间的认知则与时间流逝、感时不遇、穷通幽显等个人身世遭遇密切相关.思想家对时空观念的重视,背后隐藏着国家建构、权力话语等深层次思考.

    先唐时期时间观念形成特色思想文化

    唐宋之际文人画中的寒林意象探析

    周奕希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寒林意象源于山水题材的林木意象,在历经唐五代,直至北宋的文人画发展中,成为极具阶段特征和文人审美趣味的经典意象.它保留着唐五代的绘画传统,继承林木意象的表现技巧与认知价值,呈现出基于法度谨严、笔墨精妙的自然山林样态.与此同时,它又试图摆脱设色巧丽的装饰特性,以"运墨五色具"替代色彩,从外在世界回到内在的精神表现与人格寄兴,彰显"寒"的多样生姿,传递寒而不冷、寒而生趣的比类与喻征意义.

    唐五代北宋文人画寒林意象

    英国喜剧中黑色幽默风格配乐初探——以英国"伊灵喜剧"电影时期(1947-1958)配乐为例

    沈力
    92-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灵喜剧"电影音乐因其特定历史环境和特有的英式幽默风格在世界喜剧电影音乐中独树一帜.英国喜剧能作为广受世界观众喜爱的影片类型,与电影音乐不无关系,仅从"伊灵喜剧"配乐中就可见一斑.其配乐风格不落窠臼,技术性与艺术性并存,产业化与个性化兼有,与好莱坞喜剧片音乐对比鲜明.本文将探讨"伊灵喜剧"配乐中的黑色幽默,从黑色幽默风格音乐和其背后蕴含的现实主义色彩两方面入手,将之放在时间的横向轴与空间的纵向轴中,列举些许片例进行研究;与不同时期、不同年代英国喜剧电影音乐进行对比;与不同国家喜剧电影音乐进行对比,体会"伊灵喜剧"电影音乐表现出的独特味道.

    "伊灵喜剧"电影配乐风格黑色幽默

    江苏盱眙方言里"寡"的意义及功能研究

    修蓉薛宏武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梳理描写了盱眙方言里"寡"([xuɑ31])的多项意义及功能,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衍生关系.基于此,文章还分析了"寡是(的)"的话语标记功能、形成机制及"寡"产生音变的原因.

    盱眙方言意义及功能内在关系话语标记

    优化内蒙古应急志愿服务机制的对策研究

    斯芹
    106-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志愿服务已成为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本文立足内蒙古应急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现状,从法制建设、联动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剖析内蒙古应急志愿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内蒙古应急志愿服务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应急志愿服务人才队伍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