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济宁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济宁医学院学报
济宁医学院学报

白波

双月刊

1000-9760

jyxbbjb0909@163.com

0537-3616266

272067

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路16号

济宁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的宗旨,促进医学教育发展和医学科研进步,发现和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时效性激励护理联合通气体位管理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蔡国玲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时效性激励护理联合通气体位管理在重症呼吸衰竭(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2 月在医院接受常规护理联合通气体位管理的 40 例重症RF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 2023 年 3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医院接受时效性激励护理联合通气体位管理的 40 例重症RF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连续干预 2 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 2 周时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两组干预 1 周时、干预 2 周时 6min 步行距离;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运动训练依从性调查问卷(EARS)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 2 周时焦虑、抑郁水平及康复依从性.结果 干预 2 周时,观察组FEV1、FVC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运动耐量干预2 周与干预1 周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 周时,两组间HAMA、HAMD干预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AR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效性激励护理联合通气体位管理可改善重症RF患者肺功能指标,增强患者运动耐量,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康复依从性.

    呼吸衰竭时效性激励护理通气体位管理康复依从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风险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司海霞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高危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 2016 年 9 月—2022 年 9 月于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 118 例产后出血高风险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9 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 20U静脉滴注联合米索前列醇0.6mg口服,观察组予以缩宫素 20u静脉滴注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250μg宫体注射或臀部肌肉注射.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及平均止血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 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4.95,P<0.001),产后 24h和 2h出血量差值比较无明显差别(t=0.86,P=0.39);经治疗后两组间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FⅦ、FⅧ和F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T和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9.79,P<0.001).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降低产后出血高风险患者的 2h产后出血量,调节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高危孕妇产后出血凝血因子凝血功能

    临床药师参与抗凝管理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

    杨培民索贞宋燕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口服华法林的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抗凝管理对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9 月于我院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132 例,随机抽取 66 例作为观察组,由临床药师、护士和住院医生联合抗凝管理,另外 66 例作为对照组,由住院医生、主管护士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抗凝管理.探究两组间华法林抗凝管理的效果和安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NR(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P<0.05);观察组患者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89.39%)优于对照组(5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94,P<0.001);出血性事件发病率观察组(9.09%)则低于对照组(3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抗凝管理可以显著提升非瓣膜房颤患者抗凝效果与安全,应当加强临床药师对抗凝防治的监护管理.

    非瓣膜房颤华法林抗凝剂药物治疗效果

    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其干预

    骆飞莉李嘉颖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对 1200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以该量表为试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追踪测进行测量,对试验组实施8 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大学生隐性逃课呈中等水平(均值 2.71 分);大学生隐性逃课在性别(t=2.725,P<0.05)、学校类型上(t=3.432,P<0.05)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上(F=1.740,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隐性逃课的时间效应(F=6.667,P<0.05)、组别效应(F=4.627,P<0.05)均显著,且隐性逃课的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5.922,P<0.05).结论 大多数大学生较少出现隐性逃课,但 24.5%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程度高;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水平,且效果具有持续性.

    隐性逃课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实验

    实习护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王丹龙囡囡陈君俞荷俊...
    234-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HPV疫苗接种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黄山市4 家综合性医院共 536 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36 名实习护生中,HPV疫苗接种愿意为 67.5%,总体接种率为 6.9%,75.6%的实习护生听说过 HPV/HPV 疫苗,认知合格率 78.5%.女性(OR=1.692,95%CI:1.032~2.772,P=0.037)、本科(OR=1.899,95%CI:1.091~3.306,P=0.023)、有性行为史(OR=4.516,95%CI:2.408~8.470,P<0.001)、有恶性肿瘤家族史(OR=7.789,95%CI:1.905~31.844,P=0.004)、认知合格(OR=15.053,95%CI:7.843~28.890,P<0.001)的实习护生HPV疫苗的接种意愿较高.结论 实习护生HPV疫苗接种意愿处于中等水平,HPV相关知识的认知仍不全面,需加强HPV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鼓励医学专业学生参与同伴教育,同时倡导政府优化HPV疫苗的预约方式并在疫苗接种费用中给予一定支持,进一步提高接种率.

    HPV疫苗实习护生HPV接种意愿影响因素

    日照市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刘志强初佳玮王若楠聂瑜...
    238-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较晚,医养康养缺乏健全的体系和完善的法律支撑.在此背景下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老年社会工作者人才短缺、认同感低、综合服务能力不足以及福利制度不完善等.日照市在居家医养康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体系不完善、供需失衡、服务内容和资源缺乏、专业人才和资金缺乏以及养老认知存在偏差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建立社会监察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扩大医养康养覆盖面、加强对老人的人文关怀.总之,构建居家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该体系应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并致力于提高他们主动健康意识,全面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最终实现为服务社会贡献自身价值的目标.

    社区居家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体系可行性

    脓毒症患者血管麻痹机制研究进展

    孙静怡李文强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是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时表现为血管麻痹性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血管麻痹是一种病理性的低全身血管阻力综合征,主要特点是低血压和血管对收缩药物的低反应性.造成血管麻痹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脓毒症,其次是心脏手术,烧伤、创伤,某些药物等也会导致血管麻痹.血管麻痹缺乏统一的临床定义,其病理生理学复杂,涉及内皮源性舒张因子的释放、ATP敏感钾通道的过度激活、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 平衡的破坏、氧自由基的过度产生等,对这些机制的理解为脓毒症血管麻痹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去甲肾上腺素作为脓毒症患者容量复苏后血管麻痹治疗的首选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像血管加压素等二线药物的出现预示着血管麻痹的治疗将有更大的潜力.

    脓毒症血管麻痹机制

    MCP-1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孙丽华胡芳志
    24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2 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且长期慢性高血糖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但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作为CC趋化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MCP-1 与T2DM并发症中的大血管、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相关联,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本文就MCP-1 在T2DM及其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论述.

    糖尿病MCP-1CCL2糖尿病肾病免疫

    阶梯治疗理念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

    许笃亮张久宾
    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常见的关节退变性疾病,也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其核心是关节软骨的慢性进行性损伤和退变.一些患者在接受了各种保守治疗方案后,疼痛症状依然得不到有效缓解,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能会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但在阶梯治疗的理念下,通过保膝手术可保留关节解剖结构与功能.本文就KOA不同阶段的手术治疗方案做一综述.

    膝关节骨关节炎阶梯治疗膝关节周围截骨术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

    氯胺酮抗抑郁药物动力学及临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夏蕴轩魏萌刘燕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临床应用的抗抑郁药物存在起效慢、缓解率低等不足.氯胺酮通过多重互补的抗抑郁机制和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表现出了优异的快速抗抑郁作用,且患者耐受性较好.本文对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药物动力学及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氯胺酮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