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张俊平

月刊

1005-6009

jsjyjygl@21cn.com

025-86275606

210036

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Journal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f Jiangsu Education
查看更多>>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本刊职务:一是教育行政的思想库——致力为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提供政策资讯、科学理论、典型经验和参考消息;二是教育教学的大参考——致力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前沿理论、思想方法、教学辅导和参考资料;三是教育民生的代言人——致力真实再现学校、教师的生存状态,传达教师心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全景式教学探微

    戴雪晴杨树亚
    60-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发展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没有未来的教师,就没有未来的技术,标显了教师的未来教育之高位,更标注了教师"用信息技术托起高质量教学"的专业发展之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全景式教学,能融炼智慧技术,聚合生长力量,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景式教学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技术

    幼儿园体感游戏教学中的技术应用研究

    严星路慎立莉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体感游戏,以接近真实的三维场景呈现给幼儿,通过肢体动作与游戏互动,让幼儿获得拟真实的体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在体感游戏中要关注情境模拟、身体行动与状态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将身体与环境融为一体.

    游戏具身认知理论体感游戏

    用信息技术点亮学习轨迹

    沈书生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教育的推进中,南京市建邺教育人一直走在率先探索的道路上.他们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全景应用,既注重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尝试,也注重技术的教育效能,以信息技术覆盖人的整个成长过程,运用技术优化教学决策,在追求学习新生态的道路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

    学习新生态信息技术学习空间

    增强升腾儿童想象的文化自觉

    夏翠莲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想象是儿童最宝贵的品质、最具活力的成长动能.小学学校文化从本质上讲,应该是儿童文化,是能够升腾儿童想象的文化.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从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实践过程与价值呈现等方面,探析让学校文化升腾儿童想象的操作策略,以期推进现代化学校治理的创新跨越,达成文化育人的教育愿景.

    学校文化儿童想象创新实践

    构建富有想象力的小月芽创意园

    徐叶兵陆文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月芽创意园是属于儿童的、充满创意的、由儿童自主参与设计的升腾儿童想象之所.我们期待以文学想象滋养儿童创意之根,用艺术想象浇灌儿童创意之田,让科学想象绽放儿童创意之花,从而实现儿童伟大想象的蓬勃发展,创造美好世界.

    创意园文学想象艺术想象科学想象

    "金问号"课堂激活儿童想象

    丁红生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问号"指向学科知识学习中的关键问题,关键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需要儿童的想象."金问号"课堂尊重学生,尊重学习规律,尊重学科知识,让学生在遐想中求问、在猜想中探究、在联想中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力.

    儿童想象"金问号"课堂高阶学习

    "少年人才汇"唤醒儿童道德想象力

    张琪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年人才汇"以开发活动课程、建立体验制度等方式,丰富儿童道德想象.小学是生涯发展的启蒙阶段,学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趣味化、多样态的职业体验,在具身道德学习中提升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能力,初步形成生涯规划意识,唤醒道德想象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打下基础.

    少年人才汇道德想象生涯规划

    令人担忧的隐喻

    张晓东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造是这个时代和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儿童文化的本质所在,必须让教育充满了想象和创造;否则,教育便难免沦为"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学生成了"会走路的百科全书",教师变成"实用知识的零售商",从而让人类失去精神家园.

    隐喻想象教育迷失

    用"新教育"促进"新儿童"发展

    陈平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在变,无论他们的身高,还是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理解力、价值观,抑或是参与社会的意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智能设备、海量的信息资源、庞大的社交平台等构成的"新生态系统"催生了"新儿童"的出现.随着"新儿童"的出现,教育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多,但核心问题是如何能让儿童健康成长.

    新儿童新教育育人目标

    以"小幼衔接"缓解"幼小衔接焦虑症"

    张剑澜刘彩凤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幼小衔接的焦虑往往是家长、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针对幼小衔接,学校可采用"小幼衔接"的方式优化管理,合理规划小学新生的课程内容,研发校本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游戏化教学方式,开启家校协同模式,从而推进小学入学适应教育,解决衔接焦虑问题.

    幼小衔接小幼衔接小学入学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