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军事历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军事历史研究
军事历史研究

朱少华

季刊

1009-3451

jshlshyj@163.com

0531-810143 021-81810143

200433

上海市四平路2575号

军事历史研究/Journal Military Historical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研究军事历史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季刊,该专业唯一的中文核心期刊。内容涉及广泛,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从理论到实践,从战略到战术,从军事文化到军事人物均涵盖其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国抗战时期中共山东敌后武工队研究

    王士花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冀鲁边区环境恶化较早,1940 年即出现敌后武工队性质的组织.1942 年夏季之后,中共在山东陆续组建敌后武工队.武工队精干灵活,行动多样.作为开展敌占区工作的突击力量,打击、争取与分化瓦解伪军、伪组织是其主要任务;宣传组织民众,建立基层党组织与抗日政权,变敌占区为游击区进而为隐蔽的游击根据地是其重要目标.抗战后期,武工队活动区域扩展,武器配备与队伍建设加强,在城市近郊、铁路沿线与矿山等战略要地与日军华北特别警备队展开"秘密战",成为坚持边沿区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向战略要地渗透的尖兵.山东敌后武工队在坚持抗战、恢复与扩大根据地、准备抗日反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山东敌占区敌后武工队华北特别警备队

    庙宇、庙会与戏台:中共创造的"抗战空间"——基于黎城县乡村庙宇的田野调查

    郝平刘鹏
    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抗战时期,中共依托敌后根据地的乡村庙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对于有着"无庙不成村"的山西来说,乡村庙宇成为了中共抗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该省黎城县乡村庙宇的田野调查,可知中共对乡村庙宇进行了多元利用,创造出了以抗战为目的的政治活动、文教活动、军事活动、后勤保障等空间类型.而相较于庙宇这一固定抗战空间,由其辐射衍生的庙会与戏台,也是中共用来影响并改造民众生活、宣传动员民众抗战的重要阵地,成为流动的抗战空间.它们有力地推动了敌后抗战的胜利.深入理解抗战空间与抗日战争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抗战史研究的题中之义,更是深化抗战史研究的重要路径.

    全国抗战乡村庙宇庙会戏台中共抗战空间黎城县

    全国抗战时期八路军药品供给问题研究

    王璐璐李飞龙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抗战时期,八路军坚持敌后游击战,在大量消灭日伪军的同时,自身也有数万人的伤亡,因此持续稳定地获取医用药品至关重要.不过,由于日军与国民党的军事封锁、根据地羸弱的经济基础,以及八路军生产能力的制约,致使药品供应出现困境.基于此,八路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通过设厂自制、多路径购买、接受社会捐赠和从日伪军缴获等多种渠道,不仅基本满足了军队伤员的用药需求,还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原则的确立,进而为新中国卫生工作建设方针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对八路军药品供应的讨论,既要看到物资、技术本身,还要关注其背后承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复杂逻辑.

    全国抗战八路军药品供应医疗工作

    明代"擒斩功"论略

    任柳
    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明代,擒斩敌人可获军功,即"擒斩功".洪武二十八年前,擒斩仅获赏赐,并未作为武职升授依据;到洪武二十九年,武官擒斩"倭贼"者被纳入升职之列;至永乐元年,擒斩名颗多寡亦开始作为旗军群体升职依据;宣德后,擒斩获功标准逐步量化并作为法规被确定下来,此后成为明代军功之主流.但在不同战事中,擒斩所获之功也因擒斩的对象、地域,被擒斩的敌人重要性以及擒斩首从贡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擒斩获功之诱惑,冒功、买功以及贻误战机等问题也不断出现,朝廷分别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与惩治.有明一代,擒斩功在激励将士奋勇作战、稳定西南和北部边疆安全、促进国家军功体系之完善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擒斩功明代军功冒功买功

    庚子俄乱后长顺与吉林捕盗队之建设

    汪振兴
    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庚子俄乱后,吉林将军长顺为恢复在俄国入侵下损失殆尽的吉林军事力量,多次同俄占领军当局交涉,获准组建捕盗队;同时在俄国的压力下积极筹集军费与军械.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签署完成后,长顺利用相关条款,不仅完成了捕盗队兵员增募工作,而且招募本地民人、统一捕盗队编制并划定其驻地,使捕盗队走上了正规化建设之路.在大韩帝国不断制造边境事端的情况下,长顺在延吉编练吉强军,为后来应对韩军入侵打下了坚实的军事基础.长顺对捕盗队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庚子俄乱期间遭到破坏的吉林军事体系得以恢复,吉林地方形势得以稳定、边防得到巩固,也为继任者在吉林地区编练新军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吉林地区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长顺庚子俄乱吉林捕盗队吉强军

    民国时期《孙子兵法》的校勘研究

    邵青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孙子兵法》因政府提倡兵学而受到进一步重视,同时受"整理国故运动"影响和抗日救亡、寻求御敌之道的现实驱动,校勘《孙子兵法》的相关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以陆懋德的《孙子兵法集释》、易培基的《读孙子杂记》、张之纯的《评注诸子菁华录·孙子》、陈启天的《孙子兵法校释》最具代表性.民国时期《孙子兵法》的校勘成果是在批判吸收历代关于《孙子兵法》校勘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主要有三类:一是勘误字、乙文;二是校衍文、脱文;三是重订错简.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孙子兵法》原文中长期存在的"鲁鱼亥豕""佶屈聱牙""扞格不通"等问题,也为当代《孙子兵法》校勘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孙子兵法》校勘陆懋德易培基张之纯陈启天

    全国抗战时期蒋介石争取美国军机的援助

    张北根
    7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抗战时期,争取制空权非常重要,蒋介石为此向美国寻求飞机援助.由于美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飞机主要用于援助英国和满足自身需要;珍珠港事变爆发前,美国害怕卷入中日冲突,其对华援助以不触怒日本为原则.这些因素导致蒋介石寻求美国飞机援助经历很多困难.1940 年年中以前,蒋介石希望通过对美借款购买美国军机,但无效果.1940 年 6 月以后,蒋介石加大了争取美国军机援助的力度,通过派宋子文、毛邦初等赴美游说,并亲自与来访的美国特使居里会谈争取,但至珍珠港事变爆发前,中国只得到100 架美国军机.珍珠港事变爆发后,中美成为盟国,蒋介石理直气壮地寻求美方租贷飞机,美国也逐渐增加了对华军事援助.中方通过争取,到 1942年年底接收美机 169 架.1943 年,美国开始向中国提供新式飞机.自 1944 年下半年开始,美方开始大量援华飞机.美国援华飞机对于中国抗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因美国在抗战后期才向中国大量输入飞机,所以这些飞机后来也成为国民党蒋介石挑起内战的军事资本.

    抗日战争蒋介石宋子文美国军机罗斯福军事援助

    全国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敌货贸易的治理——以洛阳为中心的考察

    王鑫宏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抗战爆发后,敌货贸易日益猖獗,洛阳成为国内敌货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敌货的泛滥不仅严重影响洛阳的城市经济发展,对全国抗战大局也带来极大的破坏.国民政府和河南省政府采取多方面举措对敌货贸易进行治理,如颁布查禁敌货法规,设立省、县查禁敌货委员会等组织,开展市面、邮局、火车站、渡口等场所的日常敌货检查,惩治不法分子等.由于查禁敌货相关组织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查禁难度大、查禁敌货的人员以权谋私等原因,治理效果不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敌经济战面临的困境及自身治理能力的低下.

    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敌货贸易第一战区洛阳

    俄共(布)、共产国际与蒙古人民军的组建(1919-1921)

    谷继坤
    9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月革命后,蒙古革命者很快组织起来,并派遣代表团秘密前往苏俄寻求援助.苏俄方面对于蒙古代表团的援助请求,经历了从谨慎应对到积极援助的过程.1920 年 10 月恩琴白卫军进入外蒙古是苏俄态度转变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原因.在苏俄的援助下,蒙古人民党游击队成立并不断发展壮大.1921 年 6 月苏俄红军以追剿恩琴白卫军残部为由进入外蒙古,扶植蒙古人民党掌握政权并着手创建蒙古人民军正规部队.共产国际驻远东全权代表舒米亚茨基为组建蒙古人民军设计的蓝本被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全盘接受并贯彻实施,至1921 年9 月,蒙古人民军正式组建起来.蒙古人民军的创建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外蒙古局势变化及其所引起的苏俄对外蒙古政策联动是关键因素,而这一事件也折射出当时苏俄对华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外交政策.

    俄共(布)共产国际舒米亚茨基蒙古人民军

    英国与1950年代印度的空军建设——以英印战斗机交易为核心

    刘恒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在印度独立后的空军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派出军官管理和训练印度空军之外,供应战斗机和零配件是英国维持影响力最重要的方式.英国阻止印度购买苏式伊尔-28 轰炸机与英印"猎人"战斗机交易两个案例表明,它对印度空军的装备供应政策,既有阻遏苏联的冷战动机,也有推动武器出口、确保印度空军对英制装备和技术依赖的帝国利益考量,凸显英国南亚政策中帝国意识与冷战意识交织的特点.

    英国印度空军战斗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