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给水排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给水排水
给水排水

关兴旺

月刊

1002-8471

gsps@vip.163.com

010-68302907;68362263;68316321;883754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德胜凯旋A座402

给水排水/Journal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64年,是中国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设有城市给排水,工业给排水,建筑给排水,施工、材料与设备,策略研讨,科技信息综述,标准规范交流园地,计算机技术,研究生论文摘要,信息市场等栏目。主要报道内容:给水排水行业的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新标准以及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法规等。主要读者对象 建筑设计院、市政设计院、工业设计院、自来水公司、运行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安装公司、设备制造厂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背景下城镇污水系统减碳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辰王盼杨雪袁悦...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分析了污水系统中源头收集、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等不同环节的碳排放情况.为促进污水系统减污降碳,基于污水和污泥资源化能源化的属性,从工程可应用可实施的角度,提出了源头提质降碳、污水热源回收和再生水资源回用、污泥高值化利用等减碳技术.工程实例通过上述单一技术或者组合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碳减排规模效益.无论是新型城镇化还是城市更新进程中,应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选择减碳技术,降低直接和间接碳排放.

    城镇污水系统碳排放提质降碳资源能源回收工程实例

    京津冀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现状与发展研究

    李骜高伟孙菽含魏桂芹...
    8-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对京津冀建制镇污水处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京津冀建制镇污水处理水平呈现较大差异与不均衡.北京、天津建制镇经济较发达且城镇紧凑度较高,污水处理设施几乎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效能仍需提高,污水处理率为69.57%和78.81%;河北省建制镇因建成区面积大、地貌复杂且镇区分散,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建制镇比例仅为65.28%,远低于全国水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存在大量空白,人均投资仅为44.2、31.7元/人,缺乏对污水常态化资金支持.因此,加强京津冀污水收集处理现状的研究,从污水处理模式、科学制定标准、建立污水价格机制以及设计规划等方面提出优化意见,对京津冀建制镇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京津冀建制镇污水处理现状可持续发展

    建制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要点探讨

    雷轰张俊王硕冯硕...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制镇污水处理对于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全面建设绿水青山有着重要的意义.调研发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计和排放标准多数直接套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标准,给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带来了较大的负担.研究结合资料和现场调研发现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要点,以期为后续工程在节省占地、节约投资、优化运行等方面提供借鉴意义.

    建制镇设计要点污水处理厂

    湖北省"高品质"饮用水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吴铭轩张凯周艳春冯志...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对湖北省城市居民饮水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地区发展对居民饮水水源的选择有影响,家庭收入越高越倾向饮用包装水与使用家用净水器,年龄层次较年轻的调研对象更倾向饮用包装水,饮用方式更倾向于直接饮用.根据对湖北省内的"全面提质"高品质饮用水项目和48个"部分提质"高品质饮用水项目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湖北"高品质"饮用水项目存在投资资金压力大、水质标准支撑不足、技术路线繁杂、监管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综合湖北省内24家水司、67名行业专家及管道直饮水企业等行业调研意见,为湖北省"高品质"饮用水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高品质饮用水供水模式调研分析

    以双膜工艺为核心的城市平急两用水厂中试研究

    钟燕敏张红辉刘志远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梁子湖水厂为国内较早的大型平急两用水厂,以平原湖泊为水源,应急供水规模50万m3/d,日常供水规模20万m3/d,在净水流程中采用了双膜工艺,并开展了中试研究.中试结果表明,针对原水低浑浊度、高有机物、季节性高藻等问题,采用沉淀—臭氧活性炭—超滤—部分纳滤的净水工艺,出水水质良好、运行稳定,并可较好应对低温低浊、藻类暴发等季节性水质问题.臭氧活性炭环节可有效缓解纳滤有机污染,超滤膜对于浊度有着很好的控制,二者对工艺流程总体的稳定运行有积极作用.运用中试结果,梁子湖水厂开展了工艺设计,纳滤规模10万m3/d,对应日常工况CODMn可保持在1.5 mg/L左右,应急工况CODMn可保证在3 mg/L以内,并投加二氧化碳调节原水pH以降低残余铝含量从而减轻日后可能的纳滤膜污染.

    城市平急两用水厂超滤纳滤中试

    优质水源条件下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运行模式探讨

    郭红峰王佳函张嘉恩方榕华...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厂引入优质水源后如何管理好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O3-BAC),降低生产能耗的问题,以确保水质安全、设备设施可靠的前提下,在J和N水厂分别开展停用和小流量运行O3-BAC的生产性试验,重点分析了停用O3-BAC对水处理效果、炭滤池和重点设备的影响,并对小流量运行O3-BAC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初探讨.结果表明,在原水为优质水源的条件下,若停用O3-BAC,常规工艺处理高pH原水时,出厂铝会升高;炭池停用45 d内,滤料上微生物活性急剧下降,重启运行后65 d后仅恢复至停用前的64%;炭池停用再启动后,出水氨(以N计)含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且增长量随停用时间延长而增大,最高可升至0.7 mg/L,24小时后达到稳定;停用时间小于6个月,提升泵等重点设备性能无明显变化.若采用小流量运行O3-BAC(超越水量约60%),N水厂电耗和氧耗分别下降8.80%和28.72%.

    优质水源降低能耗运行模式微生物活性小流量运行O3-BAC

    "城市平急两用多功能防涝设施与系统专栏"开栏语

    李俊奇
    42页

    国内外城市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系统综述

    张鑫男李俊奇李小静刘迪...
    43-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超出源头减排和雨水管渠承载能力的超量径流,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系统作为城市大排水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减轻城市内涝灾害并提升城市防涝韧性.明确了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的定义,详细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空间及其功能,总结国内外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系统发展现状,探讨相关政策、标准,指出当前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理论和技术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梳理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的理论框架.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案例,总结经验并提出未来平急两用排水防涝发展的建议.

    平急两用极端降雨雨水多功能调蓄排水防涝

    基于平急功能复合的城市防涝系统韧性提升规划策略

    孟德娟王强宋万祯张晓昕...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暴雨频发背景下,提高防涝系统韧性是统筹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与防涝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极端暴雨情景下对北京中心城区进行现状内涝风险识别和灾害影响分析,从空间规划角度提出提升防涝系统韧性的思路是实现空间的平急功能复合,采取优化重要设施布局、挖潜蓝绿空间、利用道路和地下空间等策略增加涝水的行泄通道和蓄滞空间,对排水防涝设施进行"融合式"布设,增加应急抢修设施和物资储备场所.对提高北京市及其他超大城市防涝系统安全韧性具有参考作用.

    平急功能复合防涝系统韧性提升空间规划

    上海中心城区应对极端暴雨平急两用设施规划方法探索

    李鹏程龚晓露谭琼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极端天气造成的内涝灾害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相应各地的排水系统提标建设不断提速.然而针对超标降雨,一方面无法超标提标,另一方面,超标降雨事件发生概率低与设施平日效益难以发挥的矛盾也难以解决,因此平急两用成为一种较为合理的技术手段.然而,针对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的工程标准,发挥效益的针对对象,启用恢复的方式等相关研究较少,影响了平急两用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选取上海中心城区Z排水系统,探索采用"六步法"解决极端暴雨下平急设施的规划问题,通过积水风险叠加重点对象,按照高风险对象200m范围规划平急两用设施,可降低重点对象在极端事件的内涝风险,研究可为平急两用设施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参考.

    极端暴雨中心城区平急两用六步法设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