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医药
江苏医药

黄峻

半月刊

0253-3685

yiya@chinajournal.net.cn

025-57711507,83216587

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江苏医药/Journal Jiangsu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5年,由江苏省卫生厅主管,江苏省人民医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以广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办刊宗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报道以临床为主的医药卫生学术成果,为专业人员提供学术信息,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起江苏省文献库的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莪术醇通过Sirt1-p53信号通路诱导肝星状细胞衰老减轻肝纤维化

    金春吴逢婧冯丁丁周杰...
    109-113,120,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莪术醇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莪术醇5、10、15、20、30、45、60、80和100 μmol/L培养人肝星状细胞株HSC-LX2 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选择三个浓度的莪术醇10、20、30μmol/L用于后续实验.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肝纤维化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1(Ⅰ)胶原及纤连蛋白的表达;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衰老标志物p16、p21、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与莪术醇0μmol/L比较,莪术醇20、30μmol/L处理后,α-SMA、α1(Ⅰ)胶原及纤连蛋白的表达下调,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增加,p16、p21、HMGA1 mRNA表达和p53蛋白表达增加,TERT mRNA表达和Sirt1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加入Sirt1激动剂SRT 1720 5 μmol/L后,p16和p21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 莪术醇能够通过Sirt1-p53信号通路诱导肝星状细胞衰老,从而减轻肝纤维化.

    莪术醇肝星状细胞细胞衰老肝纤维化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p53信号通路

    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李晓芳黄岳青王路刘标...
    114-120,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行手术切除的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257例中,管腔A型82例,管腔B型118例,三阴性57例.分析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管腔A、B型乳腺癌患者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不同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百分比、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及Ki-67表达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管腔A、B型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患者不同年龄、绝经状态、TILs百分比、PD-L1表达及Ki-67表达的患者比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患者不同组织学分级、TILs百分比、PD-L1表达及Ki-67表达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和管腔A、B型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S)率和无病生存期(DFS)率相仿(P>0.05).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OS率和DFS率均高于HER2阴性表达(P<0.05).结论 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表达乳腺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临床应根据不同的HER2状态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癌

    江苏启东地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人群HBV感染与ABO血型的关系

    陆玲玲陆建华严永锋樊春笋...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江苏启东地区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人群HBV感染与ABO血型的关系.方法 2018-2020年随机抽取江苏启东市乙肝干预研究队列中的12 21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6 595例(疫苗组),未接种乙肝疫苗5 619例(对照组).检测ABO血型、HBsAg、HBV表面抗体(抗-HBs)和HBV核心抗体(抗-HBc),分析不同血型与HB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12 214例中,AB型1 122例,A型3 585例,B型3 466例,O型4 041例.疫苗组HBsAg和抗-HBc阳性率分布为1.79%和4.76%,低于对照组的7.54%和23.88%(P<0.01).疫苗组中,AB型和A型血HBsAg阳性率分别为2.69%和2.30%,高于O型血的1.34%(P<0.05);与O型血比较,AB型血HBsAg阳性风险增加了1.01倍(P<0.05),A型血HBsAg阳性风险增加了72%(P<0.05).结论 江苏启东地区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发生HBV感染与ABO血型有关,AB型和A型血人群发生HBV感染的风险高于O型血.

    ABO血型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抗转录中介因子1-γ抗体相关皮肌炎的临床特征

    杨欢欢严婷婷章鑫周毅骏...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转录中介因子1-γ(TIF1-γ)抗体相关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2年.依据是否存在抗TIF1-γ抗体分为阳性组(23例)和阴性组(114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DM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诊断时间较长,用力肺活量和一氧化碳弥散量较高,DM相关典型皮疹和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技工手"和间质性肺疾病发生率较低(P<0.05或P<0.01).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球蛋白、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AST、ESR和IgA水平均较低(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TIF1-γ抗体阳性[OR=4.301,95%CI(1.182~15.642)]和DM发病年龄较大[OR=1.057,95%CI(1.007~1.110)]是DM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抗TIF1-γ抗体相关DM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对典型皮疹的识别有利于早期诊断该病.

    皮肌炎抗转录中介因子1-γ抗体恶性肿瘤皮疹

    心脏瓣膜置换术对5'-磷酸吡哆醛依赖的血清ALT、AST活力检测的影响

    奚静洁俞雯雯凌震倪布清...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HVR)对5'-磷酸吡哆醛依赖的血清ALT、AST活力检测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单个瓣膜HVR的22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3天的血清标本,不同时间点血清ALT和AST活力均分别采用VITROS 5600干生化分析仪(干片法)和Beckman Coulter 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法)检测.计算两种方法检测ALT和AST活力的测量偏倚.测量不同时间点的血磷浓度.结果 22例HVR患者术前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第2天和第3天ALT活力测量偏倚高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第3天的AST活力测量偏倚高于术后即刻和术后第1天(P<0.05).女性患者术后第3天ALT活力测量偏倚高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各时间点血磷浓度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天血磷浓度低于其余时间点(P<0.05).结论 HVR患者术后ALT活力测量偏倚增大可能与低浓度血磷有关.HVR患者术后采用含5'-磷酸吡哆醛的干片法检测可得到更准确的血清ALT活力,有助于病情变化的临床监测.

    心脏瓣膜置换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磷酸吡哆醛血磷

    宽胸气雾剂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怀莉张秋实谢晓林刘路平...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宽胸气雾剂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0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宽胸气雾剂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PCI术后均服用冠心病常规用药,宽胸气雾剂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宽胸气雾剂,每天3次,每次2喷,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1个月和3个月,宽胸气雾剂组SF-36评分和SAQ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3个月时的SF-36评分和SAQ评分高于治疗1个月(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宽胸气雾剂组SF-36中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智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宽胸气雾剂组SF-36中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宽胸气雾剂组SAQ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宽胸气雾剂组SAQ中心绞痛发作频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宽胸气雾剂能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冠心病生活质量宽胸气雾剂

    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联合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B1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

    刘坤杨超徐宗源刘绪忠...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联合补充维生素A(VitA)和维生素B1(VitB1)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术前检测行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术+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的100例NMIBC患者血清VitA和VitB1水平,并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上述NMIBC患者依据血清VitA和VitB1水平分为维生素缺乏组(A组)和正常组(C组),两组又分为A1、C1组(术后口服VitA和VitB1)和A2、C2组(术后不口服VitA和VitB1),每组20例.比较A1、A2、C1、C2四组术后1年和2年的无肿瘤复发率、无尿荧光原位杂交(FISH)复发率以及术后1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四组术前和术后1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NMIBC患者血清VitA和VitB1水平均降低(P<0.05).与A2组相比,A1组术后1年和2年无肿瘤复发率和无尿FISH复发率升高(P<0.01).四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术前相比,A1组术后1年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结论 NMIBC患者可能存在VitA和VitB1缺乏.对缺乏VitA和VitB1的NMIBC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联合补充VitA和VitB1可有效降低NMIBC复发率,可能与诱导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分化有关.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维生素A维生素B1吉西他滨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术

    缺血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姚悦汤淇柯毅恒阮水良...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269例IC患者分为轻症组(220例)和重症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IC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重症组男性、腹部手术史、便秘、陈旧性脑梗死、腹胀、腹部压痛比例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血清肌酐、D-二聚体均高于轻症组(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钠离子和血便比例低于轻症组(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方程式为-5.276+0.960×腹部手术史+0.076×NLR-1.364×血便+1.656×腹部压痛+0.030×血清肌酐+0.480×D-二聚体.既往手术史、腹部压痛以及NLR、血清肌酐和D-二聚体较高是重症I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便是重症IC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预测模型预测重症IC的AUC为0.840,其预测的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61.4%.结论 既往手术史、腹部压痛、血便、NLR、血清肌酐和D-二聚体是重症IC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缺血性结肠炎预测模型

    骨髓成分变化对健康成年人腰椎骨髓扩散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

    韩铮胡亮潘江峰夏秀梅...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髓成分变化对健康成年人腰椎骨髓扩散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影响.方法 分析140例健康成年人上腹部磁共振图像,其中男69例,女71例.在两点法水脂分离图像上,测量L1椎体骨髓脂肪分数.在扩散加权成像(b=800 s/mm2)上,根据L1椎体骨髓与邻近竖脊肌信号强度比值,计算腰椎肌肉标准化扩散信号值(mnDWI);并测量L1椎体ADC值.根据骨髓脂肪分数分为低、中、高脂肪含量三组,比较不同性别腰椎mnDWI及ADC值的差异,并分析男性、女性腰椎骨髓成分与腰椎mnDWI、ADC值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低、中、高脂肪含量组中,女性腰椎mnDWI高于男性(P<0.05).低脂肪含量组中,女性腰椎ADC值高于男性(P<0.01);而在中、高脂肪含量组中,男性和女性腰椎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腰椎mnDWI与脂肪分数呈负相关(rs=-0.36、-0.55,P<0.01).女性腰椎ADC值与骨髓脂肪分数呈负相关(rs=-0.63,P<0.01).结论 骨髓成分变化对健康成年人腰椎mnDWI及ADC值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骨髓腰椎扩散加权成像脂肪分数性别

    急性肺栓塞并发肺动脉高压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赵扬李伟张忠满朱轶...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H)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PH组(并发PH,77例)和NPH组(无PH,78例).对患者相关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并发PH的风险.结果 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Lasso筛选变量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N端脑钠肽前体[OR=1.000 4,95%CI(1.000 1-1.000 7)]、中性粒细胞计数[OR=1.396 4,95%CI(1.108 5~1.801 0)]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OR=3.706 2,95%CI(1.481 5~10.150 8)]是 APE 患者并发PH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拟合优度R2为0.372,C指数为0.820.列线图预测模型与各独立影响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0.778、0.705和0.634,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 采用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便捷、早期识别并发PH的APE患者.

    急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列线图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