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于凯生

月刊

1672-6758

jxdx.xb@163.com

0467-2395013

158100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和平南大街99号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Journal 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集文、理、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所设栏目内容广阔,覆盖上千个学科。《学报》将努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急鸣”的学术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宗旨,直接面向科研、面向国内外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哲人贤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赋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联动机制

    王锋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育需求,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必要建立数字赋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联动机制.该机制通过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大学生身心健康监测与预警机制、推动深度融合以及构建联动平台等实施路径,实现了教学评价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联动.

    数字赋能高校体育教学学生身心健康联动机制评价体系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

    何震柯心霞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当前网络传播事业对高素质传播人才的现实需求,开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塑造网络价值理性为教学理念,应用"案例+问题"深度融合驱动教学方法,运用对分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创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教学.

    网络与新媒体课程教学网络价值理性案例与问题融合混合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道路和制度研究

    郭亮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根植于中国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体系,为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提供明确回答,同时形成了重要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奠定了思想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体现对教育性质、目的、任务和培养目标的全面论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中国特色教育理论道路制度

    AI赋能的创意生成在短视频创作教学中的思考

    陈培波郝凤丽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传统教育模式和内容生产领域.特别是在短视频创作这一新兴媒介中,AI赋能的创意生成从剧本创作到特效制作显示出巨大潜力与挑战.试探讨AI如何推动短视频创作教学的革新,分析其对提升教学效率、促进个性化学习以及增强学习者创造力方面的潜在贡献及带来的优势,并对AI赋能进行作品创建存在的艺术性、道德隐忧、版权界定等问题提出进一步思考.

    人工智能创意生成短视频创作教学思考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培训路径研究

    陈锦兰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迅猛发展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试通过对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的专业发展需求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师资培训模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适应教师成长的培训路径.该路径强调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工作的结合,强调教师的持续自我更新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分析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建立多元化的培训资源平台、推行个性化的成长规划以及营造开放包容的培训环境等策略.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培训专业发展培训路径

    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朱禹潼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教育理念偏失、育人模式单一、教育内容缺乏体系化以及评价机制缺位等问题.试针对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劳动教育课程、搭建双创实践平台、发挥劳动模范力量、健全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多维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路径.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大学生

    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徐红宇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需要不断解决新问题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系统高效的实践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索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体系的建设方法,系统梳理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提出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体系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建设方法等,以期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参考.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体系顶层设计实践创新育人实效

    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量表编制及检验

    王明志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索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模型结构及问卷研制,以审视其思政课获得感现状与特点,采用SPSS24.0,AMOS24.0数据软件及自编问卷等方法实施调研.结果表明: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量表共30个项目,由认知、情感、行为3个维度构成,解释贡献率达74.82%,研究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从总体上看,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呈现显著降低趋势;在是否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年级变量上其思政课获得感分别呈现身份差异、光环效应和年级高低不同特点.

    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量表编制

    体育舞蹈课程思政改革与优化路径研究

    刘阳张德明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旨在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关键.为提升体育舞蹈思政教学改革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着力探究体育舞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剖析、摸清体育舞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状,从明确课程目标、突出育人理念融入思政元素、巧用教学方法、善用教学评价和加强师资队伍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优化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

    体育舞蹈课程思政优化路径

    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逻辑、核心认知及发展进路

    张宁王孟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是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技术作为信息时代发展的有力引擎,能够嵌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逻辑,实现教育样态丰富、教学结构优化、实践方法进步、反馈调节完善的迭新图景.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审视数字理念了解不深、数字基础发展不足、数字信息处理不当等现实困境,还应明确大思政课在赋能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加强核心认知.基于此,必须从深植数字思维、统合数字资源、聚合建设合力、把握"变"与"不变"等发展进路出发,生成数字技术助力大思政课建设的新动能.在推动大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发展趋势下,深入研讨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致思路向,对于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技术大思政课建设内在逻辑核心认知发展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