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中间体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中间体
精细化工中间体

王晓光

双月刊

1009-9212

j-fci@vip.163.com

0731-85357908

410007

长沙市芙蓉中路2段251号

精细化工中间体/Journal Fine Chemical Intermediat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湖南化工研究院主办、为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中间体协作网专业期刊。其专业报道重点定位于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及其它精细化工相关领域。辟有专论与综述、药物及中间体、染料及中间体、有机化工原料、功能材料、其它及专利信息等栏目,全面报道该领域的科研开发、工艺改进、市场信息等最新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美托洛尔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展

    邱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 S-美托洛尔的化学全合成工艺.S-美托洛尔的合成需要先拆分外消旋环氧氯丙烷,再与关键中间体4-(2-甲氧基乙基)苯酚对接,以苯乙醇、对氯苯酚、苯酚、对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乙酸甲酯、对硝基甲苯等为原料都可以合成4-(2-甲氧基乙基)苯酚.以苯乙醇为原料合成该中间体的工业化案例最多、成本最低,但硝化反应危险性大;产生的副产金属盐导致三废处理压力较大.使用对氯苯酚工艺和苯酚工艺的企业较少.对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乙酸甲酯等工艺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S-美托洛尔环氧氯丙烷4-(2-甲氧基乙基)苯酚

    高品质羰基二咪唑的合成研究

    兰世林刘金桥钟坤周波...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咪唑为原料,在70 ℃下与光气反应合成高品质羰基二咪唑,收率大于85.0%,含量大于98.5%.该方法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性高,产品收率和含量高,质量稳定,不易变色,杂质少,原材料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咪唑光气羰基二咪唑

    双酰胺类化合物引入环丙基制备新型杀虫剂的研究

    高鹏唐余陈诗桦潘彤...
    10-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酰胺类化合物中引入环丙基的结构改造,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升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杀虫广谱.以2-氟-3-胺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制备新型双酰胺类化合物N-[2-溴-4-(1,1,1,2,3,3,3-七氟丙-2-基)-6-三氟甲氧基苯基]-3-[N-(环丙甲基)苯甲酰胺基]-2-氟苯甲酰胺(BCPF).有利于该化合物进一步杀虫药效、作用机制及高效杀虫剂的研究.

    环丙基双酰胺类化合物2-氟-3-胺基苯甲酸甲酯2-氟-3-[N-(环丙甲基)苯甲酰胺]苯甲酸N-[2-溴-4-(1,1,1,2,3,3,3-七氟丙-2-基)-6-三氟甲氧基苯基]-3-[N-(环丙甲基)苯甲酰胺基]-2-氟苯甲酰胺

    8种杀虫剂对茶树茶小绿叶蝉防效比较

    龙楚云钟馥骏成淑芬黄至畅...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用于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的高效低毒药剂,选择8种杀虫剂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茶树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3、7 d防效分别为72.34%、90.34%和94.99%;其次为25%丁醚脲悬浮剂和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药后7 d防效分别为89.88%和86.06%;150 g/L茚虫威乳油、0.5%甲维盐微乳剂和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小绿叶蝉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不突出;10%联苯菊酯水乳剂和240 g/L虫螨腈悬浮剂虽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较差.8种杀虫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茶树安全.

    杀虫剂茶小绿叶蝉防治效果

    新型动物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地罗新的合成

    邓玉晓马居良孔祥雨闫磊...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泰乐菌素为起始物料,经还原胺化、水解、碘代、取代反应合成泰地罗新,纯度99.7%(HPLC),总收率60.1%,产物结构经质谱、1H NMR和13C NMR谱确证.该合成方法"三废"少,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操作简单,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泰地罗新泰乐菌素固体酸

    盐酸头孢吡肟精氨酸混粉工艺研究

    田洪年申新辉孙志远梁丙辰...
    22-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结晶温度、磨网孔径、混粉比例等条件为考察因素,盐酸头孢吡肟粒度为考察指标,优化了盐酸头孢吡肟精氨酸混粉工艺.优化的混粉工艺为:结晶温度9.0 ℃、磨网孔径1.0 mm、混粉比例1∶0.590、混粉转速8.1 r/min、混粉时间45 min、震荡强度65%.所得产品易于制剂分装,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盐酸头孢吡肟精氨酸混粉正交试验响应面

    多指标响应面优化枸杞提取工艺研究

    杜蓓李艺杨长花庞亚蓉...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枸杞中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和枸杞黄酮,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选取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浸泡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结果选取3个影响较大的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枸杞总多糖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加热回流法,浸泡1.0h,提取时间55 min,料液比1∶12(g∶mL),提取温度81℃,提取2次.总多糖提取率能够达到45.36%,总黄酮提取率达到0.29%.该方法提取率高、重复性好,高效环保.为枸杞中总多糖和总黄酮的提取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枸杞多糖枸杞黄酮响应面优化提取率

    一种头孢母核氢碘酸盐一水晶型化合物的合成

    赵民军赵燕青厉昆厉梦琳...
    34-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溶剂中六甲基二硅烷与碘反应制备成三甲基碘硅烷;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与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在咪唑氢碘酸盐催化下进行硅烷化保护后,加入三甲基氯硅烷、N,N-二乙基苯胺;加入三甲基碘硅烷进行卤化反应,加入吡啶进行取代反应,加入溶剂和水淬灭,得到7-氨基-3-(1-吡啶甲基)头孢烯酸碘化盐和氯化氢混合物;混合物通过加酸溶解、脱色,加入碘化钾,碱液调节pH析晶;得到类白色7-氨基-3-(1-吡啶甲基)头孢烯氢碘酸盐一水晶型化合物.化合物纯度99.28%(HPLC),PXRD检测具有晶型特性,加速稳定性良好.

    7-ACA晶型三甲基碘硅烷

    红霉素肟硅醚化绿色工艺研究

    单继雷汤旗曹塞北金勇...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红霉素肟硅醚化绿色合成工艺.以红霉素A肟为原料,盐酸甲醇为催化剂,进行硅醚化反应,并优化了反应条件.优化条件下,硅醚化反应收率96.4%,产品纯度94.4%.该工艺可以替代现有盐酸吡啶为催化剂的硅烷化反应,达到绿色合成、降低原辅料成本、并减少三废的目的,适合工业化生产.

    红霉素A肟硅醚化反应盐酸甲醇绿色合成

    对羟基苯甘氨酸母液中一种杂质的分离与结构确证

    李开波余伟森张宗卫程奇灵...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萃取、解离、析晶、过滤等操作,提取对羟基苯甘氨酸母液中的一种杂质双(4-羟基苯基)乙酸.考察了萃取剂及萃取条件、析晶时间等参数对杂质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条件下,杂质纯度达99.1%(HPLC).杂质结构经MS、1H NMR、13C NMR、2D NMR等表征确证.

    对羟基苯甘氨酸双(4-羟基苯基)乙酸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