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学术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学术月刊
教育学术月刊

吴重涵

月刊

1674-2311

jyxsyk@126.com

0791-86765836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韶赣江南大道2888号

教育学术月刊/Journal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理论期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社科期刊。主要研究对象为基础教育,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干部以及教研、科研、教育行政等部门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校课程的人学逻辑与实践意蕴——兼论"品质课程"的价值追求

    杨四耕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学立场是教育的核心立场,人学逻辑是课程的核心逻辑.学校课程的人学逻辑意味着:人是课程的终极目的,课程是人的生成方式.儿童和社会都属于学校课程研制的本体论维度,它们规范着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赋予学校课程以教育学内涵和社会学意义.学校课程是在"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平衡系统,处于失衡到平衡、再失衡再到新平衡的变化过程,呈现出"平衡循环"和不断"趋向平衡"的运动规律.基于学校课程的人学逻辑,学习是"现实的人"的学习,是自我探索、社会建构和伙伴交往过程.摒弃"学习即认知"的狭隘观点,是学校课程变革的时代焦点.当我们把学习视为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和伦理性实践的时候,学习便是探寻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过程.把课程的全部涵义统一于"学习实践"之中,对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课程人学逻辑现实的人学习实践品质课程

    如何让个体主动选择职业教育:基于信号理论的分析

    孙帅帅徐国庆
    10-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体主动选择职业教育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标志.信号理论认为造成个体不愿意主动选择职业教育的主要原因在于雇主发射的优势信号未能沿着传递机制传递到个体.正常情况下,作为优势信号的专业技能信号和技术知识能力信号沿着教育传递机制和社会传递机制传递到个体,从而促使个体主动选择职业教育.由于职业启蒙教育制度不健全、雇主发射优势信号模糊以及大众传媒对优势信号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阻断了上述优势信号传递机制.对此,应从完善职业启蒙教育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机制以及营造优势信号传递舆论环境等方面入手破除优势信号传递机制的阻断因素.

    职业教育信号理论技能型社会个体教育选择

    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事财匹配与不匹配——基于对美国联邦政府基础教育角色演变的考察

    魏建国
    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事财匹配与不匹配是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普遍现象.以各个历史阶段出台的重要教育法律为线索对美国联邦基础教育事财匹配的演变状况予以梳理和总结,展示了联邦基础教育监管和调控事权的扩张与缩小和联邦政府基础教育投入占比升降之间的宏观匹配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美国联邦政府基础教育事财匹配的三个调控机制即立法调控、行政调控与司法调控予以分析.在研究宏观层面事财匹配的同时,对微观层面的事财不匹配问题也予以研究,探讨了造成事财不匹配的两个重要原因,即无经费授权与经费不足授权.

    教育资源配置事财匹配事财不匹配监管与调控事权

    产教融合的运行困境及其突破机制研究——基于博弈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万伟平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各地产教系统融合不深入、实践效果不理想、绩效低下等情况广泛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产教目标难以深度契合,资源有效共享难以实现等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运用博弈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分析框架可以发现,由于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合作结果不确定、法律制度支撑不足等造成了产教融合的运行困境.为更好突破以上困境,需建立"理性"调适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决策,构建信息联通共享机制,完善治理结构与契约治理,明确产教融合结果预期,完善制度供给,强化制度执行.

    产教融合运行困境突破博弈论新制度经济学

    知识与能力并重视角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

    马玲玲顾栋栋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有助于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应用性.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中,很多地方高校都面临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脱节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导致高校的人才供给与地方的人才需求未能顺利衔接.为此,地方高校应当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以知识与能力并重为根本指向,优化理念认知、课程设置、平台载体和运行机制等,构建多元协同、高效运行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地方高校知识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早发现早预防:校园欺凌衍生的干预防线与实证研究

    赵福江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防校园欺凌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回答如何"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是世界各国在预防学生欺凌问题上的共识,也是"预防"的关键.运用调查、访谈、案例分析、实验等多种实证方法,形成基于欺凌种子、欺凌初发、欺凌萌芽、标准欺凌、严重欺凌的"五道防线",实施"提醒—批评—警告—处分—判罚"的干预手段,从而逐级化解学生欺凌的衍生发展问题,为有效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提供借鉴思路.

    校园欺凌欺凌衍生干预防线实证研究

    个体竞争性对青少年学业表现和幸福感的影响:竞争氛围的调节作用

    周镭王玥侯舒艨蔡芃芃...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竞争氛围日益增长的现代社会,个体的竞争性与环境竞争氛围均对学生的学业表现与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通过对PISA中国四省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个体与环境两个维度考察青少年的个体竞争性、环境竞争氛围与学业表现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探讨环境竞争氛围在个体竞争性与学业表现、幸福感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学生的竞争性越强,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越好,生活满意度越高,积极情绪越多,越不害怕失败;竞争氛围越浓厚,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越好,越害怕失败,生活满意度越低;竞争性对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的正向影响作用随竞争氛围的加强而减弱,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的正向影响作用随竞争氛围的加强而加强,对失败焦虑的负向影响作用随竞争氛围的加强而加强.研究结果有利于学校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同时为学校构建适宜的竞争氛围,提高青少年的学业表现、幸福感等提供帮助.

    竞争性学业表现幸福感竞争氛围调节作用

    强化语言知识:英语课程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

    王卉黄颖思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出,体现了英语课程从重视外在的"知识的意义"到重视内部的"人的价值"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然而,核心素养的落地不能仅仅依靠"活动""交流""分析""思维导图"等策略,且这些策略的有效推行也离不开扎实的语言知识这一基础.无论是从语言学还是教学论的角度来看,语言知识都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科学、合理地抓好语言知识的教学.

    语言知识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寻求数字与纸质阅读之间的平衡:关联阅读的启示

    徐浩欧阳芬陈滔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背景下,数字文本与纸质文本均是学生阅读的重要资源,学生的真实阅读同时包含了数字与纸质阅读.然而,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存在多种冲突,要寻求数字与纸质阅读之间的平衡,需要明确当代学生的阅读实践特征.Turner等人提出"关联阅读(Connected Reading)"理论框架为我们指出了实践方向,在此基础上设计的阅读教学实践表明了当代学生倾向于使用数字媒介并根据个人兴趣而进行阅读,大多都乐于分享阅读内容且擅长使用数字媒介,以及多数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效管理注意力等特征.未来教学中可以从创建阅读讨论组、多样化的数字阅读策略指导、正确认识数字文本、设计合理的任务清单等方面引导学生,以此来帮助学生达到数字与纸质阅读之间的平衡,发展真实的阅读素养.

    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关联阅读阅读教学

    指向高质量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高校组织适配及其生成

    吴南中陈恩伦
    82-8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数字化转型改变了高校存在的基础环境,需要组织层面的积极调适予以协同推进.文章基于适配理论建构了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高校组织适配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指向中因为组织目标、组织资源、组织壁垒等造成的高校组织"失配"现象,提出了通过组织目标的适应性调整、组织结构的整体性调适、组织权责的一致化配置和组织控制的治理化转型,为组织及其人员提供认知引导、聚情共鸣、功用协同和保障架构,完成从功能适配、结构适配、价值适配和场域适配等组织适配内容的整体推进.高校组织适配的整体生成需要以适配原则为指引,通过梳理适配关系,建构资源、目标、任务和控制体系之间的运行机理,建设技术赋能与权力变迁双向调适的组织框架,完成组织的运行网络建构等四方面系统推进.

    教育数字化转型高质量高校组织适配信息化整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