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王尚义

月刊

1004-5872

jxyglcn@163.com

0351-2275134 2275244

030031

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Jour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分三个版。中学版为中学教育服务,小学版为小学教育服务,理论版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师法律素养在教育惩戒中的作用及体现

    刘冬梅杜学爽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惩戒对教师的法律素养,特别是依法施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惩戒的重要实施者,教师的法律素养对自身的教育惩戒行为具有规范作用;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又使得教师的法律素养对学生行为养成具有"示范"作用。对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惩戒观,保证惩戒行为于法有据,保障教育惩戒程序正当,把握教育惩戒的法律边界,通过依法施惩实现对学生积极的教育影响。

    教师法律素养教育惩戒规范作用示范作用

    知识建构理论融入课堂教学研究

    钱洁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建构理论强调知识是在学习社区中由学习成员互动产生并持续改进的,以通过培育社区、围绕观点的学习、积极的学习者为主要原则。将知识建构理论引入课堂教学,应体现设计思维,注重知识可视化,引入开放的学习资源,旨在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

    知识建构学习者可视化

    杜威视域下学与教的审美化路径研究

    郝晓红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一个经验是圆满实现的经验,它带有自身的个性和满足,具有审美性。经验的圆满实现依赖于做与受的动态平衡,任意的和机械的活动都被排除在外。杜威的"一个经验"应用到教育领域,学生学习经验和教师教学经验的审美化成为可能。学生要有机会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并从中获得满足。教师要热爱教学与学生,热爱知识与学习,利用学生经验和教材进行知觉创造,与学生民主合作,共同促成经验的圆满完成。杜威与孔子都坚持生活与学习、教学的连续,注重经验的创造与更新,学有所乐,教有所乐。

    杜威学习经验教学经验教学审美化

    学校美育解决现代审美问题的三个维度

    刘悦钧袁一渟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商业逻辑之下,"文化商品"的繁荣虽然丰富了文化商品的数量,但也使得"审美对象"的认知难以分辨,干扰了人们的审美知性。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之中,审美多元化也同样出现,各种对美的赋予都有正当化理由,反而贬低了美的价值。此外,"认知"和"理由"的双重危机,使得社会的审美判断力出现了"镜像化""虚拟化"的倾向,美的受众安于"审美镜像"中进而沉湎于欲望满足这一最低的要求之中。作为学校教育的美育,可以摆脱商业化逻辑而更为全面地呈现"审美对象",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逻辑不断培育人在审美之中对各种价值观的理性选择能力,进而建构起涵括家国之大美、个人之小美及二者之辩证的审美判断能力体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校美育须要丰富和拓展美育资源,提高学校美育课程教学者、教学管理者的美育素养,更要以媒介创新方式准确将大美之义理表述清晰,使处于成长成才阶段的学生能够向着更高的审美目的而努力奋斗。

    学校美育知性与理性审美判断力

    教育舆情治理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

    田嵩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舆情治理为教育现代化明确意识形态导向,为教育治理凝聚民心与共识,同时也为教育生态实现三重优化。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具体体现为:多重观点表达下民众教育舆情治理诉求的整合、多元治理主体共存下教育舆情治理目标的统合,治理理念分化下教育舆情治理路径的选择以及权责边界模糊下教育舆情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其优化对策在于:依托社会现实情境,推进城乡教育价值联动;洞悉民众教育治理诉求,科学衡量治理实效;深入治理本质,剖析教育舆情作用机制;明晰权责边界,促进治理主体间协同配合;激活教师主体参与,共同打造教育名片,从而提升教育舆情治理效果,推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舆情治理教育现代化教育生态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精准化配置研究

    王星李怀龙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发展至今,"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已在深度推进,如何进一步从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师资配置视角提高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因此,提出了精准化配置的研究思路:首先,概述了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师资配置发展阶段,包括传统教师资源配置、网络教师资源配置、教师资源精准配置三个阶段;其次,提出了师资精准配置模式,包括夯实基础,即构建区域基础教育优质流转师资信息库,设计载体,即依托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精准流转平台,规划路径,即形成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精准配置实施机制;最后,从配置主体、配置方式、配置动力和配置设计方面提出了精准配置的优化策略。系统研究优质师资精准化配置能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创新研究思路。

    教育信息化2.0区域基础教育师资配置教育均衡

    优质均衡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配置困境与对策

    蒋颖刘佳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关键在于优化师资配置,尤需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村薄弱初中的师资配置。基于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证调研发现: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资源配置与城镇学校相比,存在数量配置、结构配置、质量配置方面的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补充机制不完备、教师流动机制不通畅、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等。为此,提出了增量师资配置、调整师资存量、提升师资质量的政策建议。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配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实验学校的溯源与展望

    张杰陈国华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学校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我国近代以来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近代中国的实验学校萌芽于清末民初,兴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基本完成了制度化,为适应抗战时期的需要进行了特殊化改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模仿苏联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在"文革"时期基本上停滞,20世纪70到90年代回到正轨并不断发展。追溯中国近代实验学校的历史与发展进程,立足于对实验学校现状的审视,发现当前我国实验学校的办学优势不够明显,学校师资建设不够重视。展望未来,应深化实验学校与师范院校、教育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实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形成实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实验学校历史溯源现状审视未来展望

    现代学校教育惩戒的"三线"范式

    梁智敏袁毓玲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惩戒的本质在于教育警示与引导,是赏识教育的理性补位。要想帮助教育惩戒理性回归学校,就要把准规范,守好教育惩戒"基准线";优化流程,谱好教育惩戒"节奏线";强化支持,建好教育惩戒的"补给线"。

    现代学校教育惩戒教育治理

    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异化表征及矫正策略

    付亚丽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美育发表了重要指示,推动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中小学美育工作仍然是五育中的短板,存在美育认识的狭隘化、美育实施的形式化、美育评价的功利化等异化现象。鉴于此,中小学美育工作可以从美育融合、美育衔接、美育创新三方面入手:推动审美的生活化;建立多维的学校美育体系;美育评价改革灵活化、创新化,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培养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

    中小学美育工作美育认识美育教学体系美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