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小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小学版)
教学月刊(小学版)

陈永华

月刊

1671-704X

xiaoxuebanyw@jxyk.com

0571-88210809;88213169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教学月刊(小学版)/Journal JIAOXUE YUEKAN(XIAOXUE BAN)
查看更多>>本刊以“为课改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宗旨,面向小学各科教学。注重理论指导,突出实践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一种力量叫生长

    杨慧
    1页

    "倍"的意义不仅是除法运算的结果

    齐美郜舒竹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在教学中将"倍"理解为除法运算的结果.通过对文献的考察发现,"倍"具有关系和运算两种意义.从皮尔斯符号学产生意义的角度来看,指示物、符号与解释项三个要素密切相关.对"倍"的理解依赖于个体经验与具身操作,而非机械模仿、简单计算.因而进一步提出,在数学课程设计与教学中,应综合"倍是关系"与"倍是运算"两种意义,使学生对"倍"的理解更加全面.

    倍的认识关系意义

    2022年版课标中"数量关系"主题的价值意蕴与教学策略

    李国强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数量关系"专设为一个学习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数量关系作为一种心理图式,其本质是数学模型,源于问题解决,根植于四则运算.为更好地开展"数量关系"主题教学,教师要重视问题基本结构分析,关注学生问题解决思维培养,通过"创设多元化问题情境""利用直观图形""重视问题基本结构分析""体验数量关系建构过程""全程贯穿、循序渐进"等措施,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实现数量关系学习进阶.

    数量关系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源于情境 类比抽象 应用深化——以"分量+分量=总量"模型构建为例

    盛国平盛勤杰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量关系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分量+分量=总量"这一数量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加法模型,体验数量关系的构建过程,并将模型应用于实践.

    "分量+分量=总量"数量关系模型构建现实情境

    基本模型:指向乘法数量关系的一致性

    杨春晓李国强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量关系教学中存在"关注问题具体特征,忽视量与量之间内在关联"的问题,这一认知局限主要源于对"数量关系一致性"的关注不足.因此,对于乘法数量关系的教学,教师应聚焦一致性,在分析问题、探讨价值的基础上,以基本模型为抓手开展教学.实施中可采用以下策略:低段教学聚焦"每份数",夯实认知起点;线段表达,凸显乘法的内在联系;融合多元,构建统一模型;拓展应用,彰显模型价值.

    乘法数量关系基本模型一致性

    强化关键概念理解 体验关系模型构建——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卢洁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速度、时间和路程"是常见数量关系中的要素.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对学生而言,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速度概念的建立,导致学生缺乏模型意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深化学生对速度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构建数量关系,使学生在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关系模型的构建与价值,从而培养其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数量关系模型意识几何直观

    聚焦数量关系 发展推理意识——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探索规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张淑娴钟立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规律"作为小学数学"数量关系"主题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推理意识的重要途径.以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探索规律"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可运用发展学生推理意识的三个步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三个步骤具体为:深入了解学情,确定推理意识培养的起点;经历有序思考与归纳推理,培养推理意识;实现数量关系的迁移应用,提升推理意识.

    数量关系推理意识探索规律

    如何在图式中理解相差关系

    张优幼
    32-33页

    如何在练习中厘清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施志摩
    33-34页

    如何通过专项练习促进对"最优方案"的理解

    丁玉成
    3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