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测量与评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

月刊

1674-1536

yclypj@126.com

0731-88090435

410012

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271号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内

教育测量与评价/Journal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期刊,重点面向基础教育,主要读者对象为一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刊物坚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密切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积极推动我国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理论品位、实践指向、通俗表达”是本刊的风格追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

    胡典顺黄嵩涛
    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索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样本学校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存在显著差异;从个体层次来看,学生的数学学习投入、数学学习习惯显著正向预测其数学核心素养;从组织层次来看,教师对学生数学认知的激发能显著正向预测其数学核心素养;从跨层交互作用来看,教师对学生数学认知的激发程度,显著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投入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解释力,但其影响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解释力不显著.建议提高教师对学生数学认知的激发程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他们的数学学习投入.

    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学习投入数学学习习惯认知激发

    小学生空间观念核心素养测评及启示

    周达李翊铭
    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据此,选取6年级21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测评框架,开发测评题目,并采用测验法对其展开空间观念素养的现状调查,了解学生在空间观念上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空间观念上整体表现良好,但差异较大;在平移维度上表现较好,在轴对称、方位和三视图维度上表现一般,在旋转维度上表现有待加强.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对空间观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学生对有关生活经验的积累.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空间观念

    基于ECD模型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核心素养评价:设计、实施与反思

    黄真卢晶
    2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背景下,低年级无纸化测评已在全国各地小学开展,然而如何综合、科学地测评低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一直是基础教育测评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遴选小学低年级学生可评估的7个基本要点,在此基础上,依据证据中心设计(ECD)模型,从学生模型、任务模型、证据模型、组合模型、呈现模型和交付系统模型角度架构出小学低年级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并付诸实施.实施效果显示,基于ECD模型的小学低年级核心素养评价提供了多角度的综合评价方式,既提高了测评的科学性,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评价素养.为了更科学地应用ECD模型评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今后应依托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理解测评模型的深度与广度;注重证据收集的全面性,平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借助信息技术,真实、全面地刻画学生核心素养画像.

    "双减"证据中心设计(ECD)核心素养评价小学低年级

    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研究进展与热点综述——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张思佩邓阳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Citespace对关键词为"拔尖创新人才"的3105篇有效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探索从1978年至今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的整体趋势、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证、重高教轻基教、重培养轻贡献等特点.基础教育阶段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聚焦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外延、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早期培养的人才发现与选拔3个方面.未来,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应积极探索建立可操作的拔尖创新人才评价标准、搭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联动平台、探寻数字化赋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Citespace拔尖创新人才可视化分析研究趋势

    在整本书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和过程评价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实证分析

    杨志明胡诗静刘爽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具有重要价值,但在现实中这种高阶思维能力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也缺乏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结合一项为期14天的整本书阅读实验项目,探讨思维导图和过程评价在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方面的效果.结果显示:基于过程评价的思维导图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综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元认知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但不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提升的幅度和速度有所不同,体现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非均质化和非线性化特点.

    过程评价思维导图高阶思维能力整本书阅读

    数字世界中的学习:PISA 2025数字化学习技能测评审视与启示

    简敏武小鹏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数字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学习方式不断变革,学习技能测评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议题.2025年,PISA将在评估周期首次纳入数字化学习技能测评,基于"以证据为中心设计"的评估框架,通过技术赋能,并基于多维报告外显学生在模拟数字学习环境中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PISA 2025数字化学习技能测评启示我们,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评估,也要关注学生非认知能力的评估,可以采用以证据为中心模型设计认知和非认知能力评估框架,借助隐形评估方式创建更真实交互且不引人注目的学习和评估环境,为学生带来更具个性化的学习和评估体验.

    PISA2025数字化学习技能学习技能测评教育数字化转型

    ChatGPT赋能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反馈的实证研究

    王一航毛延生董亚娟
    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以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ChatGPT为依托的智能型反馈手段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反馈的可能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ChatGPT赋能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反馈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就量化维度而言,ChatGPT提供的反馈有助于提升文本的词汇广度和深度;就质性维度来看,ChatGPT提供的反馈有助于高中生提升语言使用的准确性、生动性和人本性.在人工智能与教育事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依托ChatGPT开展读后续写反馈不仅有助于优化英语写作的互动质量,而且有助于拓宽英语写作的元语用教学资源,对于推动英语学科教学的数智化转型也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ChatGPT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二语写作反馈智能反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使用研究——基于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视角

    陈月婷李晓华
    8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教师对劳动人物形象的理解与研究、利用劳动人物形象进行备课、运用劳动人物形象开展教学、使用劳动人物形象后的反思这4个维度,对小学语文教师使用劳动人物形象的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能够主动制定劳育目标,内容组织较为灵活,但对劳动课标等上位材料及劳动人物形象的认知不足,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劳动教育资源利用较为充分,时间安排充足,但劳动人物形象使用效果不佳,使用中经常遇到困难.这提示教师应吃透国家有关劳动教育政策,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深入分析劳动人物形象,充分挖掘人物的价值意蕴;围绕劳动人物形象特征,实现人物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将经历转化为经验,提升劳动人物的使用效果.

    统编版教科书教师使用教科书教科书使用水平劳动人物形象

    短视频成瘾如何影响小学生学业发展——内部学习动机和师生关系的作用

    赵利曼郭可梦邵越洋刘坚...
    9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短视频成瘾对小学生学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关乎少年儿童成长的重大问题.抽样调查我国T市309所小学,探究短视频成瘾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发现:小学阶段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比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男生比女生、寄宿生比非寄宿生的短视频成瘾程度更深;小学生短视频成瘾程度越深,学业成绩下降越明显;内部学习动机在小学生短视频成瘾与学业成绩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师生关系能够正向调节短视频成瘾对内部学习动机的影响,由此减缓短视频成瘾对学业成绩的负面影响.为此,建议教师通过专题教育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短视频成瘾风险的认知,提升学生批判性分析媒体信息的能力;建立关爱和支持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并增强学习动机,以减少其对短视频的心理依赖;设计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认知和情感参与的机会,转移学生对短视频的过度关注;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字媒体使用习惯和时间管理技能,有效预防短视频成瘾带来的负面影响.

    短视频成瘾内部学习动机学业成绩师生关系

    投稿须知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