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观察(上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观察(上半月)
教育观察(上半月)

月刊

2095-3712

教育观察(上半月)/Journal Survey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学类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多元化教学改革探索

    刘金文文晓岚莫智雯覃英凤...
    82-8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目前,该课程存在知识点体量大、概念抽象、与医学专业发展衔接不紧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素质、学习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广西医科大学重新确定了"知识—能力—素质"三维课程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多元化教学探索:通过教学与专业发展、思政及科研的融合,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构建"SPOC+BOPPPS"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自主性;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实现双课堂协同育人;建立多元化考核和评价体系,获取实时学情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医学类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多元化教学改革

    指向创新素养的大学研讨式教学研究

    鲁莉萍张杭君
    85-8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讨式教学指向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是当前高等教育推动科教融合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素养培养和开展研讨教学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研讨式教学的开展需要设计指向创新素养的目标,聚焦创新素养的精选案例导入,开展以实际创新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实施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评价任务.

    创新素养研讨式教学自主学习

    数字化背景下基于设计思维的机械设计系列课程项目式教学研究

    宋鸣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的发展对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提出了新要求.然而,传统的机械设计系列课程不仅难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在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上也不尽如人意.为提高教学效果,机械设计系列课程可以引入设计思维,从教学活动、实践环节、项目选题、线上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群五个方面出发,优化课程建设.

    数字化机械设计设计思维项目式教学

    协同育人视域下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张吉强吴涛王君刘苏哲...
    92-9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重要性认知不足、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山东航空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新探索与实践.通过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和成立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组建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协同发力的协同育人教师团队,构建思政课和非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思政育人内容体系,建立课程思政体系质量多级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了研究生专业能力、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

    协同育人课程思政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

    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

    周媛滕影
    97-9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面向国家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演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复合知识背景和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新人是环境类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青年科技人才支撑为目标,探索环境类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和实践贯穿课程全链条;融通两个课堂,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组建跨学科授课团队,建立协同育人的工作队伍.以上措施能够有效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思政教育说教性强和专业教师育人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等问题.

    新工科环境人才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建设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思考

    金立乔赵华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场域理论视角下,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存在意愿不够强烈、渠道不够通畅、角色功能不够明确等问题,其原因包括学校场域管理模式僵化、教师场域千人千面、学生场域意识缺失、校外场域情况复杂等.对此,辅导员应提高思想站位、提升综合能力、树立教育理念、发挥自身优势,成为课程思政场域耦合的协同者、学校场域的推动者、教师场域的助推者及学生场域的先行者.

    场域理论辅导员课程思政角色定位

    高校共青团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

    刘朝霞罗明惠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共青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必然举措、关注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但是,当前高校共青团存在文化育人内容空泛、引导机制有待优化、思想引领效度不足的问题.因此,高校共青团要在思想育人中涵养文化自信、在组织育人中培育文化自信、在文化育人中厚植文化自信、在实践育人中践行文化自信、在网络育人中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育人工作.

    高校共青团文化自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廉洁社团参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推进路径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

    赵剑光黄峤巧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校应重视校园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坚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为大学生扣好廉洁律己的"第一粒扣子".高校廉洁社团在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校宣传、弘扬廉洁文化和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点发力渠道.当前高校廉洁社团参与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主体意识欠缺、机制尚未完善、活动创新遭遇瓶颈等现实困境,实效性有待增强.高校应从强化思想引导、完善组织机制、打造精品活动等方面重点发力,保证高校廉洁社团有效参与大学生廉洁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廉洁社团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高校廉洁社团大学生廉洁教育廉洁文化

    新时代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索

    王美娜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德建设是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是,当前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体系不完善、路径不健全、机制未成型的问题.基于综合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应采取以下措施完善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加强制度管理,完善教师培养方案;推进环境建设,发挥师德引导作用;应用现代载体,积极吸收先进师德资源;进行研学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开展师德竞赛活动,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培养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国内院校混合式教学研究热点与演进动态的可视化分析

    陈忠吉安妍邓昕才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系统全面展示国内院校混合式教学研究热点与脉络演进,选择 2002-2023 年中国知网收录的1281 篇核心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ATI、NetDraw和CiteSpace等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混合式学习效果影响因素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三个热点;相关研究演进脉络可以划分为初步探索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平稳成熟期四个阶段.未来国内院校混合式教学重点可以围绕加强混合式教学评价、丰富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探索、拓展多学科课程领域和促进学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研究热点演进动态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