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观察(上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观察(上半月)
教育观察(上半月)

月刊

2095-3712

教育观察(上半月)/Journal Survey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范豪韦菲菲黄荣学
    40-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多学科交叉性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而言,传统工科育人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和高校自身发展定位,寻求新的专业发展途径.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以"四个一"为建设思路,通过构建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模块化核心课程体系、内培外引强化教学团队工程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完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及配套资源、健全以多方主体为评价对象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等措施,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推进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智能制造工程产教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医学类院校新工科建设的"课赛习设"全链条环扣式创新模式探究——以川北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

    武博祝元仲王小娟梅玉倩...
    44-4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更侧重医学技术层面,在工学理论与应用层面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未能实现医工的有效交叉融合.因此,基于自身优势和特色高质量建设"新工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医学类高校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和挑战."课赛习设"全链条环扣式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将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竞赛、实习、毕业设计四大模块,并实现交叉渗透,进行阶梯式、融合性的课程设计和管理模式改进,为医学类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体系模式创新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新工科医学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创新教育模式"课赛习设"全链条

    "一基地、双精准、三协同"产教互融育人实践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例

    蔡立锋董其炜毛云江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共筑产教互融育人平台、共搭学生"四能"提升路径、共拓校企导师成长空间,实施"产、学、赛、服"的"双精准"育人,以及培养过程、师资建设、管理评价"三维协同"贯穿"双精准"育人全过程,有助于职业院校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产教互融育人的"四维"发展目标:一是精准服务对接,赋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搭建高水平产教融合载体,校企协同发展初具成效;三是强化竞赛引领,形成"赛育互动"新局面;四是发展产教融合基地,打造高技能人才的"加油站".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协同育人

    高职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一线四维"探索与实践

    黄民燕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课程,需要进一步关注职业核心素养,保证课程教学与实际职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取与职业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在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学材料、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学实施和构建四维教学评价等路径,构建"一线四维"(即以职业核心素养为主线,融合"岗课赛证"四个维度)的综合育人模式,提升高职公共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成效.

    "岗课赛证"高职英语"三全育人"职业核心素养

    新文科背景下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张建顺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数据审计是贯彻落实科技强审和审计信息化建设理念的最新实践.当前大数据审计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期,大数据审计人才需求快速增加.然而,高校大数据审计专业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需求,表现为开设大数据审计专业院校数量较少且开设质量不高.在系统总结大数据审计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提出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建议:一是重视课程思政与师资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二是优化大数据审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强化大数据与审计学的融合,提高大数据审计实践课程比例,探索建设大数据审计实验室;三是推进大数据审计产教融合,探索高校大数据审计专业建设、大数据审计社会需求、学生学习动力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机融合.

    新文科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背景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研究

    朱美华郑雁玲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流产业正经历技术变革和转型升级,高校需积极适应现代产业和科技革命的变化.当前,我国物流产业面临需求与高校物流人才供给不匹配的矛盾,这是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的重点.为解决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传统模式影响及高校资源局限性等问题,高校应注重引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采取变革学院模式、创新教学体系、优化协同机制、集聚资源、创新教师队伍及校企深度合作等措施,以适应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

    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物流人才培养

    基于竞赛引领的"岗课赛证"融合融通探索与实践——以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何力赵宇瑛梁梓枫
    63-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融合融通育人模式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实践过程中,该模式面临人才培育前瞻性不够强、融合融通次序不够明确、教学设计不够合理、考核评价模式不够科学的困境.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实施"岗课赛证"融合融通育人新模式,以竞赛为引领,强化岗位调研、优化教学设计、深化考核评价,比赛获奖数、教学满意度、岗位匹配度、学生竞争意识都有了较大提升,为食品检测类专业人才培育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岗课赛证融合融通竞赛引领综合育人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

    基于问题与任务导向理念的过程控制课程教学改革

    周哓玲李静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程控制课程涵盖检测仪表、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等多个专业领域,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要求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系统分析及设计能力.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存在课程的整体连贯性欠佳、缺乏师生互动沟通、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为此,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基于问题与任务导向理念的教学改革方法,以问题为课堂切入点,设计灵活的互动、翻转课堂,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课程知识,并以任务为导向,提倡团队合作,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为工具,解决实际系统设计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任务导向问题导向过程控制教学改革

    高级助产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路径探究

    万丛芳刘珊钟娅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级助产学课程存在理论知识抽象难解、学时分配不合理、实训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应从壮大师资队伍、锤炼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项目、构建多元化考核机制等方面着手,将高级助产学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充分融合起来,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教师培养渠道,锤炼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考核机制,从而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的有效路径,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培养满足助产岗位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助产专业高级助产学理实一体教学方法

    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四段式能力培养路径探究——以信息填空为例

    王乃莹刘长江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听力理解是大学阶段需要提高的语言技能之一,四段式听力模式提供了新的听力教学路径.以图式理论为基础,依据听力理解过程中新图式的演变,对三段式教学重点做出调整,可以实现听力理解与新图式的完善并重.四段式听力教学模式如下:预测,构建新图式;一听,校验新图式;二听,丰富新图式;三听,巩固新图式.

    图式理论英语听力理解教学路径四段式听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