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观察(上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观察(上半月)
教育观察(上半月)

月刊

2095-3712

教育观察(上半月)/Journal Survey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验式教学法在康复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曾奕伍娟张琪刘雪枫...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康复教育实践环境单一且固定,学生课堂实践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足,职业素养培养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在课堂中融入多样化、启发性强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学改革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四个阶段,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功能障碍人群社会参与的模拟体验,推动反思性观察,促进形成功能障碍认知概念,创造运用习得的知识拓展第二课堂,丰富考核方式等举措,全面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深度学习和情感教育的升华.未来可进一步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康复医学相关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化策略,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参考.

    体验式教学康复作业治疗人文关怀实践教育模拟情境

    "岗课赛证"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研究——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宋柳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落实"岗课赛证"教学模式,可以从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的对接、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融合、专业技能与竞赛和考证的结合、课程内容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发展五个维度入手.

    "岗课赛证"高职教育教学模式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酒店管理专业"党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

    鲍青青唐凡茗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建立"党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能促进党建与课程建设相辅相成,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当前,高校"党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存在党建引领课程思政的力度不够、协同效应不充分的问题.对此,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从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育人机制及组织保障三个方面建立了"党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协同效应,提升了协同育人的合力,保障了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党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研究

    黄艺红
    90-9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 7 门主干课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主要从课程整合、学科规划和党建引领三方面入手.课程整合方面,建立"思政元素库",推出思政教学范例,对各主干课程的思政内容进行关联性拓展;学科规划方面,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围绕"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党建引领方面,以支部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组建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构建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全面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规划与立体设计.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课程整合学科规划党建引领体系构建

    基于"一元双核"的项目式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以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实训为例

    徐源泉焦伟贾艳红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理念对地理信息科学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挑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课程功能结构单一、重知识轻能力的缺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以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实训实践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构建"一元双核"的教学目标,从身边小事、国家时事和民族大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进行项目式实践教学,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案进行改革,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表明,"一元双核"的项目式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了思政育人的目标.

    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地理信息科学

    辅导员工作室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以"匠心领航"辅导员工作室为例

    曲杉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匠心领航"辅导员工作室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在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系、强化与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引导学生学业发展及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匠心领航"辅导员工作室成立以来的实践与运行成效来看,工作室应当从突出教育指导层次、强化辅导员能力与素养培训、灵活运用第二课堂、强化培养过程科学化管理等角度入手,积极主动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方法、新内容、新路径,努力为大学生营造更加优质的职业教育环境.

    辅导员工作室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匠心领航"

    新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民办本科艺术类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孙竹青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教学质量是民办本科艺术类高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民办本科艺术类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教学师资力量不足、质量评价内涵建设不深入、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反馈与改进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因此,民办本科艺术类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质量保障体系顶层设计;坚持因材施教,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供给体系;树立文化自信,构筑长效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坚持成果创新,打造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持续提升质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改进机制.

    新时代民办本科艺术类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多元智能视域下指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韦湘云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英语课程"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立足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育人理念上的创新融合,以理念融合、目标吻合、价值契合的逻辑进路,探索构建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然路径,是提高英语课程育人成效、达成核心素养目标、丰富人才培养内涵的关键举措.通过构建多维立体的评价指标、优化增值评价的指标占比、运用动态发展的评价方法、选择多方参与的评价主体,推进多元化、个性化、全面性教学模式变革,实现核心素养指向下英语课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

    多元智能英语核心素养教学质量评价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平台建设研究——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姚慧琳
    110-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诊断与改进平台是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诊断与改进平台存在信息治理认知不足、缺乏自主研发、平台关键功能有待加强、信息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对此,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通过做好前期诊改平台的调研工作、合理规划建设内容、消除信息孤独、完善平台建设机制、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有效路径,提高了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大数据诊断与改进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高职院校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赵昕张侨谢镕键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产教融合已成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需求的改变,急需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输出基地,担负着重要责任.目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融合流于形式、缺乏特色、效果欠佳,产、教各方责任义务不清晰,专业人才供给和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依然存在"两张皮"的问题.知识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应将绿色环保理念纳入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因此,基于五螺旋模型,应从政府、高校、产业、社会公众和自然环境五个方面推动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创新.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五螺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