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方雯霞

双月刊

2096-8876

jyjykx@sina.com

010-85773355-2274 85745896-8816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甲3号中国检科院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Journal Quality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离自北京口岸进出口食品的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筛查分析

    赵晓娟刘婧洋魏咏新张西萌...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北京口岸进出口食品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111株进出口食品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3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在111株大肠埃希菌中,88株有耐药性,耐药率为79.3%,其中38株菌为多重耐药.头孢氨苄耐药率最高,达62.2%,四环素、萘啶酸、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在25%~35%之间,同时检出ESBLs大肠埃希菌9株.北京口岸出口食品中分离大肠埃希氏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菌株相比菌耐药率普遍偏低,耐药谱基本一致.出口食品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检出率(49.3%)远高于进口食品来源的大肠埃希菌(9.5%).在111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检出率为8.2%,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不仅有较高的耐药率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应继续倡导畜牧业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合理使用高效抑菌抗生素,避免滥用.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进出口食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分析不同食品基质中多种新型合成大麻素

    郭思言蔡翔宇郑文景渝...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分析不同食品中新型合成大麻素的检测方法,利用高分辨质谱对合成大麻素类化合物特征碎片分析,建立二级谱图库.样品经甲醇提取,沉淀蛋白后,提取液过HLB固相萃取柱净化,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含0.1%甲酸的2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扫描,全扫描-自动触发二级扫描模式监测,用基质配标法消除基质效应,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1~50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均>0.999.饼干和蛋糕中大麻素类化合物的检测限(LOD)为3 μg/kg,定量限(LOQ)为10 μg/kg,饮料中大麻素类化合物的LOD为0.6 μg/kg,LOQ为2μg/kg.大麻素类化合物在3种不同食品基质中进行3水平的加标回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1%~10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10.3%(n=6).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回收率好,可以满足常见食品基质中新型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同时测定,利用二级碎片谱图库可实现对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有效鉴定.

    新型合成大麻素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食品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衢枳壳中多种农药残留

    雷美康彭芳陈瑶许源...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衢枳壳中224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GC-MS/MS分析,内标法定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224种农药均在0.01~0.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LOD)为0.01 mg/kg;在0.02 mg/kg、0.05 mg/kg和0.10 mg/kg 3个水平下进行加标试验,在0.10 mg/kg添加水平,224种农药的回收率为53.06%~100.5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5.03%~16.79%;在0.05 mg/kg添加水平,除禾草敌等12种农药外,其余212种农药的回收率为50.56%~104.44%,RSD在3.90%~19.17%;在0.02 mg/kg添加水平,除敌敌畏等41种农药外,其余183种农药的回收率为34.72%~112.50%,RSD在6.27%~26.70%.该方法适用于衢枳壳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和确证.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农药残留衢枳壳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鱼子酱中12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陈玉娇江利兵谢俊郑婷...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次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鱼子酱中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异恶唑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等12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根据鱼子酱脂溶性的特点,试样采用正己烷溶剂预溶解,用乙酸乙酯提取2次后经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MCX)净化,用InertSustain Swift C18柱(150 mm×4.6 mm,5 μm)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串联质谱进行测定,以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磺胺类药物在1.00~20.00 ng/mL范围内12种测定物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方法定量限(S/N>10)为1.0 μg/kg.对阴性鱼子酱在3个添加水平下(1.0 μg/kg、2.0μg/kg和5.0 μg/kg)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实际样品中12种测定物质的平均回收率在72.9%~11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9%~11.0%之间.应用本方法对2018-2020年采集的320个鱼子酱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均为未检出磺胺类药物残留.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日常大批量鱼子酱样品中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

    鱼子酱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磺胺类药物残留量

    高温条件下车载香薰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分析

    贾红丽王萍张艳艳程建伟...
    32-3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拟夏季高温条件(40℃),用1m3环境舱对25批次车载香薰样品有害物质释放量进行研究.试验用吸附管采集环境舱内样品释放的空气,经TD-GC/MS分析样品中总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量,并探讨其成分.结果表明,样品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释放量均符合GB/T 27630-2011标准;13批次样品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量不符合室内空气GB 50325-2020标准要求.经质谱NIST库检索定性,车载香薰样品中VOCs主要为酯类、烷烃类、醇类、蒎烯等物质,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建议车载香薰产品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其在赋香的同时确保车内空气质量.

    40℃lm3环境舱车载香薰苯系物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数字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范宏博蔡永洪李月玥梁志坚...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毒力基因数字PCR检测体系,为Hp诊疗提供一个精准、灵敏的毒力定量检测方法.根据Hp毒力基因vacA和cagA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质控菌评估检测特异性;以梯度法设置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对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梯度稀释的DNA为模板,评估检测灵敏度;采用不同浓度模板开展重复性检测,评估检测精密度.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可特异性地检测vacA和cagA基因,不受大肠杆菌等细菌干扰.vacA和cagA基因的最佳反应温度分别为55.0℃和57.9℃,最佳引物工作浓度分别为650 nmol/L和550 nmol/L,线性分析的拟合度R2分别为0.999 1和0.999 5,不同浓度样品的变异系数(CV)值均小于10%.本研究建立的Hp毒力基因vacA和cagA数字PCR检测体系具有特异、灵敏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为Hp病理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持.

    幽门螺杆菌vacAcagA数字PCR精密度重复性

    补肾壮阳类中成药中15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研究

    朱泽兵郭娅张德伟张华...
    42-4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补肾壮阳中成药中15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方法.将试样经乙腈超声萃取,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通过液质色谱柱进行分离,并进行梯度洗脱,对15种化学物质进行测定.经检测15种化学物质在4.574~223.552 ng/m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在0.996以上;平均回收率为84.6%~115.3%;精密度为 0.14%~0.52%,RSD 为 0.66%~1.48%;检出限为 0.024~0.334 ng/mL;定量限为 0.072~1.002 ng/mL.该方法精确度高,灵敏度强,专属性好,检测下限低,可用于补肾壮阳一类中成药中15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定性检测和含量检测.

    补肾壮阳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僵蚕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及风险评估

    马晓静张亦萌崔业波马彧...
    50-5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僵蚕药材及其饮片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残留量进行分析,并对黄曲霉毒素B1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为僵蚕药材及其饮片的市场监管提供依据.样品经提取后,通过免疫亲和柱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YMC-C18(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乙腈-水(40∶18∶4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0 nm,发射波长为450 nm.对收集的24批次僵蚕药材及其饮片进行定量分析.采用暴露限值法对黄曲霉毒素B1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回收率良好;僵蚕药材及其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整体检出率较高,有1批黄曲霉毒素B1超出限量,黄曲霉毒素B,的MOE值≤10 000.僵蚕中黄曲霉毒素B1的暴露水平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需要引起关注.本研究可为僵蚕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和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黄曲霉毒素僵蚕高效液相色谱法风险评估

    新西兰进口食品卫生标准体系研究与应用

    杨文友王洪武冯翔宇冯英财...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西兰是全球最早制定进口卫生标准(IHSs)来监管和控制进口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的国家.本文研究了新西兰进口食品IHSs的管理体系、基本构成、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在比较分析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借鉴新西兰进口食品IHSs构建中国食品IHSs的设想,阐述了标准的编制原则、体系构成、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并以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牛肉、中国从新西兰进口奇异果为例,依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中的标准结构和编写要求设计了 IHSs的基本框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食品进口卫生标准特征新西兰中国应用

    进出口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标准与海关监管优化对策

    董强全世豪卞泽麟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是拉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新三样"之一.目前,国际上对锂离子电池的运输和进出口标准不一.缘于锂离子电池自身性质的不稳定性以及企业尚未普遍形成将锂离子电池作为危险品运输的意识,导致锂离子电池在运输过程中事故频发.此外,部分企业在锂离子电池进出口过程中存在不符合标准、不规范申报的情况.因此,海关作为执法部门,应对锂离子电池及其包装实施有效的鉴定和监管,制定行业标准,严防安全漏洞,确保锂离子电池进出 口环节安全.

    锂离子电池国际标准海关监管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