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视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Journal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数学生态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周善伟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生态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新型评价模式,是对生态课堂、生态结构化教学等方面研究与实践的延续,也是对当下教育评价变革的积极回应.生态发展性评价具有评价内容动态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等特征,评价过程中致力于创建开放、平衡的评价生态,设置多元、综合的评价维度,寻求真实、个性化的评价证据,采取动态、对比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切实、持续地发展.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结构化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生态

    以评价任务实施生态发展性评价——《简单的数据调查与分类整理》教学与思考

    周善伟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发展性评价是基于生态视角进行发展性评价.《简单的数据调查与分类整理》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设置"为牙牙小朋友刷牙"的评价情境及三大评价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数据、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落实评价任务,发展数据意识,同时从教学生态、认知结构、能力结构、品格结构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动态、综合、切实的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

    《简单的数据调查与分类整理》评价任务生态发展性评价

    生态教育观下的评价实践创新——兼评周善伟老师的教学主张

    陈静
    58-59页

    提问引探究,分类促建构——《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与思考

    王美娟娄牡丹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的认识(总复习)》内容多而杂,可以先聚焦数的概念进行教学.教学中,呈现学生的不同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借助多个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数的意义,正确建立数概念的知识结构,并促进分类思想的理解、探究能力的提升.

    《数的认识(总复习)》知识建构分类思想"生问课堂"

    借助非良构素材,打通数的关联——《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与思考

    黄建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的认识总复习可以借助非良构素材,从未标数位的计数器入手,回顾计数单位及十进关系;在开放式的面积图上表征小数,体会小数单位的产生;在无刻度的数轴上找数,建立整数单位、小数单位、分数单位之间的关联.

    《数的认识(总复习)》数的意义计数单位非良构素材

    复习课教学当彰显"新"意——兼评两节《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

    顾志能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好的复习课,学生既能巩固旧的知识,又可得到新的收获.要教好复习课,可在四个方面彰显"新"意:教学目标上挖掘新的内涵,学习材料上体现新的元素,教学过程中组织新的探究,学教方式上展现新的面貌.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学习材料教学过程学教方式

    基于问题支架,构建乘除法模型——《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与思考

    李贵霞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属于数的运算教学内容,与前面的"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相关联.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为学生搭建学习新知的支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迁移、逆向思维等途径构建乘除法模型.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问题支架模型意识

    展开形成过程,感悟度量本质——《角的度量(第一课时)》教学与评析

    汤建英王婕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角的度量单位的产生是一个均分、细分的过程,而角的度量工具的构建过程可以设计成一个叠加、合并的过程.教学《角的度量(第一课时)》,可以通过比一比、量一量、分一分、算一算等数学活动,充分展开角的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构建度量工具的过程中逐步把握角的度量的本质,发展量感,提升推理意识.

    《角的度量(第一课时)》度量本质度量单位

    用学习工具助力"转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与思考

    徐利萍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节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时,可以设计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工具,引导学生在操作、对比、归纳等活动中逐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感悟转化思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习工具转化思想数学实验

    绳墨规矩,曲直方圆——"尺规作图"题目一组

    徐妍
    77-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