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实践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实践与研究
教育实践与研究

窦才

旬刊

1009-010X

jysjyyj@vip.163.com

0311-66005922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

教育实践与研究/Journal Educational Practice & ResearchCHSSCDCSSCI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着眼于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势,全国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做好三个服务,即: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中小学教育管理服务。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研工作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改革中的"变"与"不变"

    郭学东
    1页

    "双减"政策落实效果优化与提升

    崔艳玲刘家依孙丽伟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实施以来取得多方面成效,但是也暴露出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困境、学校课后服务的现实困境、教师适应的能力困境、家庭教育的观念困境等一系列现实挑战和体制机制障碍."双减"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激发教师职业发展活力、普及科学教育理念,以此才能真正实现政策初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教育执法教师发展家校共育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下基础教育精品课融合推广路径与实践研究

    刘玲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精品课融合推广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能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能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区域间的教育差距.从校园新基础设施建设、师生数字素养培养、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惯性培养、创造和培养网络学习共同体场域文化、完善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维度探讨融合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应用推广路径,并从省、市、校等三个层级介绍实践的结果,为后续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基础教育精品课网络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教学点教师全科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高建华王成龙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小学教学点教师是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力量.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村小学教学点334名全科教师为调查对象,分析农村小学教学点教师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在全科培训方面应当系统构建培训模式、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以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学点教师教学质量,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农村小学教学点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全科培训

    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有效策略

    李柯马雯刘文霞李子明...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研究活动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有针对性地发现、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效果,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前提所在.针对什么是教学研究,为什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怎样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等问题,学校应注重团队的合作,聚焦集体智慧,循序渐进,坚持问题导向,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校本课程有效策略

    推进河北教育系统IPv6规模部署与创新应用研究

    李岩庞少博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河北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针对部署过程中发现的活跃用户少、入出流量不足、二三级内链支持度低等问题,河北教育系统统一思想加强保障、做好规划设计、科学选择过渡方案、规避网络安全风险,为高质量推进IPv6规模部署奠定基础.同时要不断提高IPv6创新应用水平,加强IPv6网络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一体推进建设,构建"IPv6+N"应用创新体系.

    数字化转型IPv6规模部署创新应用

    家长课程:家校共育新样态

    田静敏郭雅静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和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与合作共育格局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以家长课程为载体的家校共育新样态,可实现对家长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新时代高质量推进家庭教育的全新探索.通过从家长课程的内涵及理论依据出发,围绕课程建设个案研究中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架构、实施原则、教学实施和反馈评价五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提出发挥家长优势教育资源、鼓励家长全面深入参与和重视家校共育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家长课程家校共育协同育人新样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共育现状探析

    穆德佳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家校共育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当前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力度不够,如家校沟通不畅、教师专业素质偏低、亲子关系疏远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加强沟通、整合资源、提升能力等措施,有效提高家校共育的质量,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现状

    大中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衔接的建构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以新课标为背景

    袁绍辉王俊杰杨敏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力度也在逐步加大.连接大中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需建构逻辑与实现路径相支撑,从教育理念一致性、知识体系对接、能力培养衔接、教学方法融合等方面入手,能够将二者有效联系起来,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素养的提升.

    新《课标》大中学校体育健康课程建构逻辑实现路径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问题探析——以某高中阶段学校为例

    马彤韩丽郭奥楠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研究高中阶段新生心理健康状态,可为学校科学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构建和完善心理干预机制提供依据.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中新生开展测评,采用统计软件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3级部分新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焦虑、偏执是状态不佳学生中存在最多的心理健康问题.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分析显示,男生显著低于女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对女生的关注,在课堂教育主阵地中应加强冲动、抑郁、自卑心理品质的改善与提高.

    中学生心理健康恢复期调查分析